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13日,作为今年文化遗产日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记忆传承中国梦——‘十二五’全国文物保护成果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留住乡愁——中国传统村落摄影展”“丹青记忆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同时开展。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燕平,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谭家玲等出席开幕式。 “记忆传承中国梦——‘十二五’全国文物...
昨日上午,由宁波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宁波博物馆承办的《宁波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中山广场展出。这是我市庆祝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主题活动之一。 我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绩显著,收藏有文物的单位从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扩展至各个行业领域;文物收藏单位从文物系统内的十几家扩展到全社会近百家,大量国有单位文物被认定、记录。展览的...
记者从自治区群艺馆了解到,今年的6月13日正值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西藏将从6月12日起至19日在自治区群艺馆举办“第二届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及“非遗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以此庆祝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启动10周年。 据介绍,为进一步加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加大宣传力度,西藏将从6月12日起至19日在区群艺馆举办“第二届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成果展以图文、...
4月30日上午,由浙江省文物局主办,江山市委、市政府,浙江自然博物馆承办的“大美江山——江山市生态文明成果展”开展仪式在浙江自然博物馆一楼大厅举行。省政协副主席陈艳华,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江山市委书记吕跃龙出席并讲话。观众及央视、新华社等宣传媒体代表500多人参加了开展仪式。 金兴盛厅长指出,近年来,江山市深入贯彻“八八战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突出“生态立...
4月2日上午9时,山西.临汾帝尧古都文化旅游节“陶寺遗址考古成果展”在襄汾县陶寺遗址隆重开幕。 陶寺遗址位于襄汾县城东北7.5公里的崇山西麓,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是龙山时代晚期超大型都邑聚落遗址,是从时空上考古探索中国文明核心形成、最初中国诞生的重要节点,为探索中华文明核心的形成提供了关键证据。1988年,陶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寺遗址考古成果展展览时间...
在安阳博物馆展览的《流过往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展2个月以来,先后有超过2万名观众前来参观,特别是元旦假期,参观人数近5000人次,远超安阳博物馆往年同期参观人数的最高历史纪录。 本次展览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展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文物保护成果的大型展览。展览调集了原来分散存放在各考古发掘单位的各类文物6000余件,按照南水北调工程由南而北的流向,对库区及干渠沿线南阳、平...
观众在欣赏一辆战国时期西戎贵族的礼仪用车(复制品)。 “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目前正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展期至2015年3月15日。据了解,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五家单位联合组成的课题组,于2004年启动了早期秦文化与西戎文化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十年来,该课题...
秦文化与西戎文化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 夏红民出席开幕式 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11月30日,由甘肃省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展。 副省长夏红民、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出席展览开幕式并致辞。 “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是早期秦文化考古调查项目的一次阶段性成果展示和野外考古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通水之际,为充分展示我省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文物保护成果,由省文物局、省南水北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安阳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流过往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如上图。新华社发),11月19日在安阳市博物馆开始展出。 国家文物局、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省文物局、省南水北调办、省文化厅,以及来自郑州、南阳、驻马店、平顶山、许昌、新乡、鹤壁、安阳等市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出...
11月19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在河南省安阳市博物馆开展,共展出该项工程沿线8个城市选送的珍贵文物3000余件。图为观众在陶俑展台前参观。
开幕仪式现场 展览现场 8月28日,由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合作推出的“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暨敦煌研究院建院70周年数字化成果展”在敦煌研究院兰州分院艺术馆开幕。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膺,以及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文联、省文物局领导,省直文博单位领导、敦煌研究院职工及社会各界嘉宾参加了开幕仪式。连辑在开幕仪式上致辞并与李膺共同为展览启幕。 本次展览首次...
6月14日,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成果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列数了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国家级出版物奖项的非遗出版物,以及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与非遗保护相关的出版项目131项。此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4日。图为观众观看非遗保护出版物。
近日,“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在香港开幕。三水区共有6件文物入选了该展览,分别是青玉玦、白玉玦、青玉斧、青玉凿、圈足陶罐、三足陶鼎。上述六件文物均出土于白坭银州贝丘遗址。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历来最大规模以粤港澳三地考古文物为主题的展览,借展单位超过30个,展出文物精品超过700件组。重点展品包括三地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精美陶器和石器、广州南越国和南汉时期宫殿和帝陵出土的建筑构件和随葬器物,从阳...
名为“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的展览将由6月11日至9月1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专题展览厅举行。观众可以免费参观。本次展览展出超过700件精选自粤、港、澳三地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文物,探讨三地从旧石器时期至明代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全面展示过去数十年来三地的考古成果、考古技术的进步及公众考古的发展。重点展品包括广东、香港及澳门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石制工具和饰物、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越王墓发现的重要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