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月21日至25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文物局、福建博物院承办的数字中国“互联网+中华文明”展,亮相在福州举行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国家文物局始终强调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和拓展文物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时代精神,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丰富文化供给,促进文化消费,...
近日,由安徽省文物局主办,安徽博物院、安徽名人馆承办的“寻珍数典薪火相传——安徽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安徽名人馆展出,将持续到4月22日结束,共展出文物390余件。 为真正实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安徽省文物局精心策划举办了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本展览从百万件文物中遴选出390余件展品,分为“硕果累累、普查历程、保护与利用...
由省文物局主办,安徽博物院、安徽名人馆承办的“寻珍数典 薪火相传――安徽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日前在安徽名人馆开展。 2012年至2016年,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我省成立省、市、县普查机构78个,摸底排查国有单位47000余家,登录文物藏品 303994件 (套),实际文物数量1158334件,其中一级文物 2221件(套),二级文物5152件(套)...
记者日前从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获悉,春节期间,“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共迎来1.7万人次入馆参观,全体讲解员春节期间坚守一线岗位,为参展观众服务。 春节期间,各地推出丰富的文化大餐、多彩的文化活动,尽显过年浓郁文化氛围,过个文化年成了不少地方的新年俗。许多家长特地利用假期,带着孩子前来观看海昏侯国出土文物,学习汉代历史文化知识。西汉精美的青铜、陶瓷、玉器、金器等...
日前,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甘肃省博物馆承办的“陇右丝路 寻珍录典——甘肃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分为“全面部署”“开展工作”“丰硕成果”3个单元,展出了汉彩绘木独角兽、北周彩绘石佛头像、北宋铭文方砖、宋绞胎瓷盘、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瓷香炉等珍贵文物,详细总结了甘肃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工作情况,系统梳理和汇总了该省可移动文物资源,将甘肃悠久的历史、厚重的...
1月14日,“铲释三城——宁镇扬三地考古成果展”在镇江博物馆开幕,这是南京、镇江、扬州三地近年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首次“抱团”集中展示,对了解、研究三地的历史发展状况、探索地域文明有着重大意义。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宁镇扬三座城市比邻而居,文化同根、民俗同源、发展同脉,独特的地理交通条件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宁镇扬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年来,三地考古工作者紧握手铲这...
1月16日,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甘肃省博物馆承办的“陇右丝路 寻珍录典——甘肃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从全面部署、开展工作、丰硕成果三个单元,详细总结了甘肃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系统梳理和汇总了甘肃可移动文物资源,对甘肃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进行了充分展示。 2012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全面启动全国第一次...
1月18日,记者从省博物馆获悉,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甘肃省博物馆承办的“陇右丝路寻珍录典——甘肃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展。 本次展览分为全面部署、开展工作、丰硕成果三个单元,展出了诸如祖鹿头骨化石、鸷鸟形金饰片、汉彩绘木独角兽、北周彩绘石佛头像等珍贵文物。本次展览详细总结了全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系统梳理和汇总了全省可移动文物资源,将甘肃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3周年之际,为充分展示河南省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文物保护成果,由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市文物局主办的“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正在郑州博物馆举行。 河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所经线路最长、涉及面积最大的省份,为保证工程进度,河南省组织人力物力在工程沿线369处文物点进行了为期10年的文物考古发掘,抢救保护10万余件珍贵文物,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多项发现...
日前,《共爱苕霅风物美——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考古成果展》在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钱业会馆展出。展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湖州市文物局主办,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承办。 本次展览共分石曲振野、丘中锦华、砖室翰章三个部分。共展出40余件文物,均来自湖州铁公水项目杨家埠窑墩头墓葬群近两年来的考古发掘,其中有在湖州首次。 窑墩头旧石器时代遗址是湖州市本级第一次旧石器考古发掘,出土40余件石制品...
1日(2018年1月1日),“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在郑州博物馆开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俊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法建强,副市长刘东,市政协副主席吴晓君出席开幕式。 由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市文物局联合主办的此次展览共展出遗址70个,展出中线干渠在河南所流经的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和安阳八个地市出土的精品文物3800余件,上迄远古,下至明清,全...
昨日,“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在郑州博物馆开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俊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法建强,副市长刘东,市政协副主席吴晓君出席开幕式。 由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市文物局联合主办的此次展览共展出遗址70个,展出中线干渠在河南所流经的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和安阳八个地市出土的精品文物3800余件,上迄远古,下至明清,全面展示了源远流长、辉煌...
杭州是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坐拥两项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城市,还是全国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后世的我们留下诸多珍贵的工艺美术技艺。 2012年,杭州创全国之先,由市政府出资、出政策扶持传统工艺美术薪火相传,启动了为期5年的“工艺与民间艺术薪火传承计划”,为杭州五种工艺门类的五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徒。一时间,...
今年6月10日文化遗产日,“长兴县文物保护志愿者在行动”活动启动,成立了长兴县文物保护志愿者小组,对长兴8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进行了走访、查看。截止11月底,文物保护志愿者对全县17个乡镇(街道、开发区)100余个村800多处文保单位、文物保护点进行了巡查,巡查里程超过5000公里,参与巡查人次超过400人,提交照片、资料巡查记录1000余份。 文物保护志愿行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巡查保护不...
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展示扶贫开发工作成果,11月15日,由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物局支持,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淮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淮阳县文广新局、淮阳县平粮台管理处(平粮台古城遗址博物馆)承办的“手铲释宛丘——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在河南博物院开幕。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国家文物局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莉、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河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