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打捞上来的有着精美花纹的瓷器碎片18日上午,漳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阮友好收拾行囊准备离开漳浦县,他要立即赶往福州汇报工作。至此,考古队员在漳浦县为期10天的水下考古工作结束,他们发现了一艘南宋古沉船,从海底捞出了瓷器、漆器、北宋铜钱等百余件文物,而该船的年代比正在发掘的“南澳一号”还久远。“现在只是完成初步调查,我们将向上级申请经费,接下来准备做大规模的水下考古发...
潜水员准备潜水 吊篮出水 工作人员对文物进行冲洗 出水文物 考古队队长崔勇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为不断拓宽中国水下考古的新视野,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所列2010年水下考古工作“一号工程”为契机 ,5月16日,国家文物局网站特派记者前往广东汕头,深入“南澳Ⅰ号”古沉船水下考古现场,实地考察了这艘古沉船及所载文物的保护...
古沉船上打捞出的青花仕女大盘位于广东汕头南澳岛海域的“南澳Ⅰ号”明代古沉船的大规模打捞前天重新启动。当天共有8箱文物出水。明代郑和下西洋所乘船只究竟有多大、构造如何,迄今为止学术界仍争论不断,有专家认为,“南澳Ⅰ号”的考古工作或有助于发现明早期郑和船队船只秘密。推断目的地东南亚据悉,本次考古发掘的重点是将船体内文物清空以避免台风袭击,之后将进行船体打...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今日,广东汕头市南澳县海域的明代古沉船“南澳Ⅰ号”重启打捞后的出水文物将第一次对媒体展示。在广东省文物局的组织下,包括《广州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将在今日登上“南天顺”打捞船一睹水下沉睡数百年的文物。本报记者昨日提前赶赴南澳岛,并率先获得首批出水文物的部分照片。记者了解到,自4月上旬重启“南澳Ⅰ号”文物抢救性发掘以来,目前已近一...
近日,首个全国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负责“南澳Ⅰ号”、“南海Ⅰ号”水下考古发掘项目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卜工参加了会议。昨天,他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结合“南澳Ⅰ号”谈中国水下考古的现状。 “南澳Ⅰ号”沉没或与超载有关 记者:有专家说,中国水下文物遗产很丰富,沉船远不止“南澳Ⅰ号”、“南海Ⅰ号”? 卜工:可以这么说,中国沿海的古代沉船是比较多的。首先,中国古代的海洋贸易...
作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的“一号工程”,“南澳I号”明代古沉船水下考古发掘工程开工在即。 “南澳I号”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前期工作从2009年开始进行,目前已准备就绪。考古发掘工作队由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广东省文物研究所共同组成,汇集了全国水下考古的精英。 根据水下考古必备的天气条件,工程计划在第一个工作季内完成船上文物的发掘打捞,并探测评定出船体保存情况,为之后的船体...
广州11月11日电 因长时间受恶劣天气影响,世人瞩目的“南澳一号”打捞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主管部门决定将“南澳一号”打捞工作推迟到明年。 “南澳一号”水下考古队领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主任崔勇介绍说,考古人员原计划在东北季风到来之前完成水下清理和文物打捞工作,待所有船载文物出水后,11月份对古沉船进行打捞。但由于今年天气反常,打捞进度缓慢。目前水下考古队仅仅完成了对沉船附近散落文物的打捞工作。考...
广州11月11日电 因长时间受恶劣天气影响,世人瞩目的“南澳一号”打捞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主管部门决定将“南澳一号”打捞工作推迟到明年。 “南澳一号”水下考古队领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主任崔勇介绍说,考古人员原计划在东北季风到来之前完成水下清理和文物打捞工作,待所有船载文物出水后,11月份对古沉船进行打捞。但由于今年天气反常,打捞进度缓慢。目前水下考古队仅仅完成了对沉船附近散落文物的打捞工作。...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水下文物普查的总体部署和安排,2009年9月19日,由山东省文物局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牵头组织,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青岛基地协助的2009年度山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拉开了帷幕。 在前期水下文物陆上普查工作成果基础上,山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队首先对威海、烟台海域的水下文物遗存疑点展开了工作。经过近10天的工作,初步确认了两处水下古沉船遗址,新发现了水下文物遗...
“南海Ⅰ号”挖掘现场 ■ 新闻缘起 随着装载“南海Ⅰ号”的水晶宫重新注满海水,南宋古沉船“南海Ⅰ号”的博物馆内首度试发掘工作9月27日结束。 据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魏峻介绍,本次对“南海Ⅰ号”的试掘工作有三个目的:一是检验在博物馆里进行挖掘工作是否可行。其次是“南海Ⅰ号”...
挖掘现场 收藏古船及出土文物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有望在今年年底向公众开放 经过十多位考古潜水员历时40天的“水晶宫”探宝,“南海Ι号”首期试挖掘工程昨天圆满完成。本次挖掘发现,这艘浸泡海底800多年的古木船船体木质保存完好。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副馆长张万星告诉记者,根据事先安排工程进度,首次露脸的水底“沉箱R...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