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时报讯 (记者 李杉 通讯员 陈洋 郑华馨)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海I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工程将于6月底正式启动。为了迎“南海I号”的“落户”,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也将于6月竣工,年内有望向公众开放。记者昨日从省地税获悉,随着“南海I号”打捞工程启动,带动了阳江海陵岛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税收增长近12倍。...
TOM科技讯 (邹波)中国社科院刘庆柱16日在接受TOM科技采访时称,“南海一号”古沉船上有些瓷器的花纹是西亚的而不是东方,还有已经发现的镏金腰带,1.7米长,是西方的风格,甚至还发现了眼镜蛇的遗骨。如果这船是中国的,那么怎么会有这么多外国风格的东西?研究这些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形态、经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来往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我们对“南海一号”...
由国家博物馆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众多沿海省市的考古人员共同组成的西沙考古队,近日结束了对远海古沉船“华光礁一号”为期近两个月的发掘清理工作。目前清理保护的青白瓷、白瓷等珍贵文物近万件。 据《海南日报》报道,从已经发掘出水的瓷器器型、图案看,这些文物都是外销瓷器,而一些画有仙人、仙鹤,并镶有小龟的碗,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西沙考古队副队长赵嘉斌介绍:“华光...
图一为巨型沉井。 图二考古队员正清理“南海一号”上的文物。 北京日报讯据《人民日报》报道,举世瞩目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打捞工程进入最后阶段,用于打捞的巨型沉井8日晚启程前往沉船所在地阳江海域,预计9日到达。按照整体打捞的实施计划,今年7月左右“南海一号”将重见天日。 在5日上午10时,该沉井已在交通部广州 ...
中新社海口五月六日电由国家博物馆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众多沿海省市的考古人员共同组成的西沙考古队,近日结束了对远海古沉船“华光礁一号”为期近两个月的发掘清理工作。目前清理保护的青白瓷、白瓷等珍贵文物近万件。 据今天《海南日报》报道,从已经发掘出水的瓷器器型、图案看,这些文物都是外销瓷器,而一些画有仙人、仙鹤,并镶有小龟的碗,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西沙考古队副队长赵嘉...
南海一号古沉船上打捞出水的文物越来越令人惊喜,也越来越令人感到古船的神秘莫测!记者20日随同广东省文化厅、省考古所和广州打捞局等有关单位,乘坐“穗救拖3”,登上南海一号打捞现场的作业船“南天柱”号。 据了解,从4月11日-19日,船上工作人员持续不断清理古沉船舷上的凝结物。从这些坑坑洼洼的大块黑色凝结物中,考古人员目前已采集、清理出文物65套,30...
打捞现场(林福龙黄墩良石勇摄) 出水瓷器 平潭古沉船考古 追踪 专家初步认定该船为中转船 昨日下午1时40分,国家水下考古队4名水下考古人员带着种种疑问跃入福建省平潭县屿头乡碗礁海域水面,对“碗礁一号”进行考古。这也是今年6月下旬发现该沉船以来第一次公开、大规模的挖掘,目的是对沉船进行测绘和挖掘沉船内的物品。 多项指标可能创全国第一 据考古前期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