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海洋考古学家布伦登-弗雷,身穿先进的深海潜水服Exosuit。Exosuit能够让潜水员的潜水深度提高一倍。弗雷等考古学家将对发现安迪基西拉机械装置的古代沉船进行考察。安迪基西拉机械装置公元前2世纪制造,由40个青铜嵌齿和齿轮构成,据信是最古老的计算器 安迪基西拉机械装置,是在安迪基西拉岛的一艘海底罗马货船残骸上发现的。此前进行的研究显示安迪基西拉机械装置...
蓝天碧海,金沙白浪,被誉为“潮汕屏障,闽粤咽喉”的汕头南澳岛,地处闽、粤、台三省海域交会处。这颗位于北回归线上“粤东明珠”,是广东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 2010年7月21日,“南澳Ⅰ号”打捞船“南天顺”满载着出水的万余件文物离开南澳海域,汕头边防支队云澳边防派出所官兵在守护了1000多个日夜后,全程护送打捞船驶往广州。而在水下考古队完成任务后,“南澳Ⅰ号”沉船守护工作转为常态化,边防官兵通...
2007年12月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成功,并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日前,人民网“行走新丝路”大型跨国全媒体报道团来到风光旖旎的海陵岛十里银滩,走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邀请黄铁坚馆长与我们一起为您揭秘“南海一号”从发现到打捞到文物保护背后的故事。 纯属意外的考古发现:“南海一号”惊艳出水 据黄铁坚介绍,“南海一号”的发现其实是一个美丽的...
马耳他司法、文化与地方政府部长欧文·邦尼奇25日上午在瓦莱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上月在马耳他海域发现一艘公元前7世纪腓尼基人的沉船,距今约2700年。 古沉船位于马耳他第二大岛戈佐岛附近120米的水下。邦尼奇说该船保存完好,船体长约16.7米,是迄今为止在地中海发现的最古老的沉船之一。 据了解,由法国国家科研署赞助的一个项目的人员最先发现这艘沉船,随后对该船进行了必要的研究。该...
日前,浙江宁波慈溪潮塘江元代沉船遗址野外考古发掘保护工作结束,此次发掘填补了浙江省元代海船发现空白。 慈溪市城区潮塘江排涝工程(宗汉街道新华村段)在近期施工时,发现一艘沉船。经宁波、慈溪两级文物部门鉴定,该船系元代沉船,于是立即组织实施抢救性考古发掘和应急保护。 考古工作者根据沉船的出土遗物、船体结构以及慈溪海塘筑造历史等综合分析,确定该船的年代为元代晚期。沉船船舱中发现有龙泉窑青...
4年前的7月份,世贸中心遗址施工人员意外挖出了一艘已经腐烂的沉船残骸,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而施工工作也因此被迫暂停。 近日,研究人员在经过对现场挖掘出的船体残骸研究后得出结论,这艘船始建于1773年前后,用的是来自费城(Philadeplhia)的木材。 外媒报道称,研究人员之所以能够得出这么精确的船只身份数据,完全取决于科学的鉴定方法。他们先将船体木材放置在实验室阴...
上个月,在宁波慈溪一工地上发现了一艘沉船,文物部门随即派员赶赴现场察看,初步确定系古代沉船,并采取应急措施启动现场保护。 至7月15日,由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实施的慈溪潮塘江元代沉船遗址野外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开始进入现场保护与整体迁移阶段。 这是慈溪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第一艘古代沉船,也是宁波继和义路唐代龙舟(1973年)、东门口北宋海船(1979年)、象山涂茨明代古...
从石浦港坐上快艇,往东南方向大约航行26海里,就是象山渔山岛。2008年,考古人员在这片海域20多米深的海底发现了一艘沉船。它被命名为“小白礁ⅰ号”。 这是一艘从宁波港始发,前往东南亚一带的木质远洋商贸运输船。清道光(1821~1850)年间因触礁沉没。 昨日,始于5月下旬的“小白礁ⅰ号”船体发掘工作暂告一个段落,沉船船体完全出水。 据悉,此次发掘工作除了新出水...
慈溪古沉船考古现场,每天两三百人参观。 慈溪潮塘江畔的一个工地“冲”出了一艘古船。本报的报道刊出后,这几天,慈溪大街小巷,都在谈论这艘船。在当地论坛、微博上,关于这艘船的传言愈演愈烈,有的说发现了金条,还有的说,这是明代宋代的官船。 为了挖掘古沉船的秘密,宁波文保所专家最近正式进驻慈溪开始了考古工作。 有没有最新发现?昨天,记者来到了考古现场。 考古现场 每天两三百人来参观 一条警戒线...
慈溪潮塘江畔的一个工地“冲”出了一艘古船。本报的报道刊出后,这几天,慈溪大街小巷,都在谈论这艘船。在当地论坛、微博上,关于这艘船的传言愈演愈烈,有的说发现了金条,还有的说,这是明代宋代的官船。 为了挖掘古沉船的秘密,宁波文保所专家最近正式进驻慈溪开始了考古工作。 有没有最新发现?昨天,记者来到了考古现场。 考古现场 每天两三百人来参观 一条警戒线外,几十个市...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技术人员正在对古沉船进行最后的检查。记者 李德领 摄 7日,记者了解到,备受关注的菏泽元代古沉船修复工作已基本修复完毕,将于4月16日免费对市民开放,为前来菏泽观赏牡丹的游客再增一道文化大餐。 7日,记者在市博物馆看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技术人员正在对古沉船进行最后的检查。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技术资料室副主任吴双成介绍,从2012年3月来,菏泽从事古沉船修复工作,目前已基本修复完毕...
为防止古沉船受损,考古人员正在为其抹药水。 船舱前部 古船周围和船上清理出来的青膏泥已被打包入箱 去年9月23日,本报曾以《中州渠放水,洛河滩冲出古沉船》为题,报道了偃师207国道洛河桥北附近的洛河滩里发现了一艘木质古船,据考古专家介绍,这是洛阳市洛河沿岸首次发现保存较好沉船。如今,3个多月过去了,古沉船的现场考古工作基本完成,专家们都有哪些新发现?古沉船的年代能否确定?未来...
考古,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让历史露出峥嵘一角,震撼世人。 2010年菏泽古沉船的发现,就极其偶然:谁也不会想到,在闹市区的地下,竟然会沉睡着一艘600多年前的元代古船;谁也不会想到,这艘沉船上,竟然还藏着数量众多的珍贵文物,其中一件元青花龙纹梅瓶,竟被专家估价1.5亿元……沉船和沉船上的文物,就像一个时光穿梭机,让人瞥到了元代人的生活状态,叙写出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传奇。 工地施工 惊醒沉睡6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