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京 吕成龙 长沙窑是我国唐代的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而得名。其遗址分布于长沙市西北约25公里处的湘江东岸铜官镇附近的石渚瓦渣坪一带。该窑的主要区域在石渚,瓦渣坪只是石渚的一小块地方,石渚在唐代归长沙管辖,现归望城县管辖,所以长沙窑又有“望城窑”“铜官窑”“瓦渣坪窑”“石渚窑”等称谓。 长沙窑与岳州窑都位于湘江上游沿岸,唐人陆羽在所撰《茶经》中提到岳州窑,并从饮茶的角度把它评为唐代六...
图片:长沙铜官窑遗址 图片:铜官窑出土文物 【背景材料】 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的形成源远流长,据《监略妥注》载:“舜陶于河滨,而器不苦窳”。即在殷商之前,舜帝就带领先民在湘江一带开始了制陶之业,进行原始的手工制作。从长沙铜官窑遗址出土文物和积淀深厚的陶瓷碎片考究,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已创造性地表现在造型、成型、烧成、装饰等诸多方面,构成了全方位的陶瓷手...
高22.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1厘米。 喇叭形口,祖短颈,蛋圆形深腹,平底,肩部前置八棱短流,两侧安模印龙纹系,颈至腹部配宽带状曲柄。系流处饰褐色斑状釉,釉彩凝聚晶莹,有自然流动感。外罩青袖,胫下至底露胎,灰白色。 长沙窑器物装饰的系钮,多为半环形,模式印纹系钮有团花、卷草、连珠纹等。而龙纹少见。这种模仿金属器钮式样,运用到瓷器的装饰之中,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艺术,生动地反映了长沙窑瓷器造型装...
继去年“亲历考古现场,亲手发掘文物”湖湘考古志愿者活动第一季在湖南长沙开展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不但广大长沙市民积极热情地报名参与,还吸引了众多外地朋友的关注。通过对志愿者进行基本的考古知识培训和亲临考古现场发掘古墓葬、拼陶片等实践活动,不仅使大家掌握了基本的野外考古知识与技能、对考古发掘工作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而且通过近距离接触历史文物、感悟历史文化,增强了对文化遗产的自觉保护意识。2...
鸡形壶,因以鸡形为主要装饰物而得名,流有张口、闭口之分。张口者数量较少,可实用;闭口者则纯作装饰,或用于陪葬。鸡形壶实则是对原有的盘口壶进行艺术改良,在肩部一侧安动物头,另一侧置尾,前后对称,并保留两系,有环形、条状形系。鸡形壶最早出现在三国时的东吴晚期,历经两晋南北朝的不断演进至唐代,后逐渐被执壶所替代。 山东青州博物馆馆藏青釉斑彩鸡形壶,是1965年由麦秸市街旧古董商人李徵山手中征集入馆。口...
前天是第34届国际博物馆日。湖南省特教中专学校的28名聋哑学生在长沙市博物馆讲演室参加了一场特别的鉴赏会。 这场名为唐风妙彩——品味长沙窑装饰之美的鉴赏会由长沙市博物馆主办,在选题上特别结合了特教中专学校学生美术教育的专业需求,分讲演、观摩与绘画三个环节,持续了两个半小时。 讲演中,导赏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是通过手语老师和多媒体字幕、画面实现的。导赏老师特意降低语速,介绍了...
长沙窑兴盛于中、晚唐时期,五代时期开始衰落。作为曾经楚国的首都,长沙是浪漫的楚文化荟萃之地。1974年出土的马王堆汉王墓器物,更是名震寰宇。长沙窑器造型及纹饰独特,变化多端,正是继承了这楚文化的精华。 唐代长沙窑其实是在20世纪的50年代才被发掘出土。根据史载,长沙窑是在其近郊岳州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在唐以前烧造的岳州窑器并不带色。长沙窑的特点便是成功地烧造出釉下褐绿纹饰,并以模印贴花、堆塑...
说千年以前的唐代瓷器“海派”,其实一点不夸张,只要见过长沙窑的器物就明白了。 长沙窑位于湖南长沙铜官镇一带,又称铜官窑。它兴盛于唐代中晚期,一直延续到五代。长沙窑烧制的器物以青瓷为主,器形品种有碗、碟、瓶、罐、瓷枕等等生活器皿,但是,它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首先是有大量异族风格的器形,像大口的双系罐,短流的执壶,显然是西亚一带的汲水器。另一个更显著的特点,就是釉下...
长沙窑制品有瓷胎与陶胎之分。陶胎土质不纯且带砂,烧成后呈褐色或铁灰色,断面粗糙、吸水性大,习称缸瓦胎。瓷胎大多呈灰白色、香灰色、青灰色,含铁1.5—2.5%,含二氧化硅72%—76.34%,含氧化铝16.67%—20.73%,含二氧化钛在1%左右,二氧化硅/氧化在4.09 ±0.5,化学组成相似于浙江青瓷和景德镇瓷器,是具有南方鲜明特征的一种属富氧化硅质的瓷胎。 产品烧成温度约在11...
长沙窑位于湖南长沙北郊30公里的石渚湖至铜官镇一带,故又名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唐代诗人刘言史咏茶诗云。“湘瓷泛轻花”,《水经注》载:“铜官山土性宜陶”,杜甫途经铜官写下的《铜官渚守风》赞诗等文献记载和国内外大量考古出土文物考证,长沙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其烧制出来的瓷器品种丰富,美观精致,实用性强。这些瓷器在青釉下加绘彩色花纹...
长沙窑器具敦实的造型、写意般的釉下装饰图案是对楚地民风生动活泼的反映。其装饰题材体现了湖湘人平和、朴实,热爱生活的特征,书法装饰和伊斯兰图案则反映了对现实的关注,装饰中的佛教文化形象又表现出受道家学说的影响,这两个特征表现出长沙窑陶瓷器具兼具了入世和出世的精神之美。 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大致兴起于唐代中期,于五代逐渐衰落。唐代时,我国瓷器已大量外销,外销陶瓷品种多样,除邢窑白瓷、越...
长沙窑: 中国的陶瓷技术和工艺到了唐朝已经达到第一个高度。以后各朝所创造的陶瓷新品种,在唐朝都可以寻找出渊源和雏形。过去人们总是认为唐朝炻器有唐三彩瓷器,北方有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南方有越窑为代表的青瓷——秘色瓷。地方窑口有四川的邛窑,湖南的岳州窑,浙江的越州窑,安徽的寿州窑等等。 从唐代的历史发展看,其早期和中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陶瓷业出现发展兴隆的局面,正所谓,南有青瓷...
揭秘历史悬案:唐代陈元通夫妇墓谜团被破解(图) 经过近4年的抢救性发掘和清理,昨日,位于厦门仙岳路后坑村路段的陈元通夫妇墓出土的60多件文物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 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靳维柏称,这批文物的级别档次是目前厦门最高的,同时,此次发掘中全省首次出土长沙窑瓷器,填补了福建省考古发现中没有长沙窑瓷器文物的空白。 墓志铭 最早记载厦门历史 陈元通夫妇墓在出土一批珍贵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