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首次出土长沙窑瓷器 陈元通夫妇墓葬亮相(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揭秘历史悬案:唐代陈元通夫妇墓谜团被破解(图)

经过近4年的抢救性发掘和清理,昨日,位于厦门仙岳路后坑村路段的陈元通夫妇墓出土的60多件文物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

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靳维柏称,这批文物的级别档次是目前厦门最高的,同时,此次发掘中全省首次出土长沙窑瓷器,填补了福建省考古发现中没有长沙窑瓷器文物的空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墓志铭

最早记载厦门历史

陈元通夫妇墓在出土一批珍贵文物的同时,还为研究厦门早期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两座墓中出土的墓志铭尤为重要,是福建出土唐墓中体量最大的墓志铭,也是厦门出土的仅有的唐代墓志铭和年代最早的墓志铭,是迄今为止记载厦门历史的最早实物见证。

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靳维柏介绍,厦门开发较晚,关于早期记载的历史也很少。过去复原这段历史,主要依据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及一些族谱等。这些资料或成书较晚或语焉不详,使人对厦门早期历史的认识不甚明了,许多认识都是经推测而来。此次发现的墓志铭,成为记载厦门历史最早、最可靠的实物见证,将填补厦门开发历史记载的空白。

“墓志铭辨识花了很长时间,有几十个字认不出来,用了好几个月。辨识出来后还有断句问题,为此还请了我国最著名的考古学家之一、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刘钊教授帮助完成”靳维柏说。

陈元通墓志中记载:“颖川陈公终于泉州清源郡嘉禾里之私第……公讳元通,清源同安人也”;陈元通夫人汪氏墓志记载:汪氏“终于清源郡同安嘉禾里之第”。

据此得知,陈元通卒于唐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此时厦门岛隶属于设在泉州的清源郡,机构设置为“嘉禾里”。里是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唐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可见当时厦门岛的居民数量还很少。

在汪夫人墓志中有“清源郡同安嘉禾里”的记载,而史料记载,同安是在晋太康三年(282年)首次置县,短时即废。唐贞元十九年(803年)置大同场,至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又升大同场为同安县。陈元通夫妇去世时,同安县已不存在,但墓志中仍记“同安”,当为文人喜用前代称呼,崇尚悠久历史的一贯文风。

此外,墓志铭也肯定了厦门在唐朝时期属于同安嘉禾里。

长沙窑瓷器

全省首次出土

出土的褐绿彩瓷罐出自唐代名窑——长沙窑。长沙窑瓷器创烧于安史之乱之际,盛行于唐朝中晚期。古代长沙窑是世界陶瓷釉下多彩的发源地,它以釉下褐绿彩和模印贴花装饰为主要特征,有出色的釉下装饰技法。长沙窑瓷器之前曾在其他12个地方发掘出土,在福建则是第一次发现,填补了福建没有长沙窑瓷器文物的空白。

邢窑白瓷碗

北方瓷器典型代表

邢窑是北方瓷器的典型代表,创烧于北朝时期,繁盛于唐朝。特点是类雪类银(白),纹饰少,多素面,瓷质细腻,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清时期。

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郑东称,在陈元通夫妇的墓藏中发现的褐绿彩瓷罐和白沙瓷碗,分别出自当时两大名窑——长沙窑和河北邢窑。“能用上这两个窑的瓷器,都是当时的达官显贵”郑东表示,由此可见陈元通家确实很有钱。

陶仓

厦出土的最大陶器

陶仓是冥器,专门为随葬而制,表示家里丰收、富足。陶仓最早出现于东汉。东汉时期士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壮大,因为古代随葬品都有严格的等级限制,不能僭越,所以庶族地主不能按照士大夫的等级随葬,就做陶仓随葬。除了陶仓,还有猪圈、水井、楼房、陶望楼(小别墅)。但是到了唐朝,等级制度不是那么严格,随葬品也是五花八门。此次出土的陶仓是厦门出土的最大陶器。

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靳维柏介绍,这个厦门目前为止出土的最大陶仓,也见证了陈元通家的富庶。

昨日上午,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召开陈元通夫妇墓出土文物情况说明会,本次考古共出土银碗、邢窑白瓷碗、青釉碗、长沙窑双系罐、银冠饰、银盏、铜钱、铜簪、墓志铭等文物60多件。

专家称,文物的精美度和研究价值在历年的厦门考古发现中首屈一指,其中有不少文物将成为厦门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

关于厦门城的开发史,“南陈北薛”的说法由来已久,可是这“陈”和“薛”所指何人,却一直是个“历史悬案”。2004年初,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位于仙岳路后坑村路段的“陈喜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结果发现,历代相传的陈喜墓和陈喜衣冠冢,其墓主人实为陈喜之孙陈元通及孙媳汪氏;由这座双冢双穴墓出土的两块墓志铭也因为承载着可能破解“南陈北薛”疑团的历史信息而成为了文史界关注的焦点。经考证,两座墓室距今约1150年,是福建省迄今发现的最大唐代墓葬,也是厦门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墓葬的发掘,也是福建省唐代考古重要收获之一。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