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曲肢葬 4000年前的上海早期移民怎么生活?最新挖掘的广富林文化遗址或许能告诉你答案。他们住的是土烧房或者干栏式房屋,墙体中掺有木、竹的茎;他们主要以稻米为食物,也吃猪肉、麋鹿肉等;他们大量使用陶器炊具。“广富林文化遗址的发现,对复原上海先民的历史以及长江流域文明的传承研究,乃至中华文明的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此次考古总负责人、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宋建表示。 和...
记者从山西省文物部门获悉,山西绛县聚宝斋日前发现一套“四神”瓦当。 这套瓦当共四块,每块大小、分量基本相等,瓦头为圆形,直径18厘米;瓦筒呈半圆形,长10厘米。在瓦头上,分别是“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 “四神”在古代分别代表天上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星宿。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四神”的明...
考古人员在古墓发掘现场工作(7月11日摄)。 7月15日,河南省商水县考古工作者对日前发现的一座汉代古墓的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出土了一批汉代青釉瓷罐残片、汉代五铢古钱币等文物。有关专家根据古墓建造方式和规模推断,此墓建于东汉晚期,墓主人身份高贵。 7月15日拍摄的汉代古墓中出土的古钱币。新华社发(杨正华 摄)
出土东晋瓷钵 出土东晋瓷盏 出土东晋四系罐 东晋墓葬(一号墓) 今年4月份,宁波高新区管委会社管局文教科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梅墟街道上王村龙山北麓发现数座被盗扰的古墓。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这一信息后,立即组织专家现场察勘,并决定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6月初,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共清理出三座东晋时期纪年墓葬和一座东汉墓葬,出土数件...
苏州考古专家近日在该市城北的相城区黄埭镇发掘出了十三个墓葬,其中有三个汉墓、一个宋墓,其余墓葬跨越元明清各代,并同时发现类似唐代砖窑的遗址。 据介绍,苏州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黄埭镇高坟墩取土现场发现了两处红土,经初步判断,这两处不同于周边黄土的红土为唐朝人烧窑留下的“纪念”,是烧窑时的高温让窑旁的黄土变成了红色。由此推断,此处类似唐代砖窑的遗址要比明朝永乐年间受封的御窑还要...
在这些商城遗址上,普查人员发现的众多陶器碎片。(榆文摄) 我省文物普查工作近日又取得重大进展。文物普查人员在清涧县李家塔镇地区的无定河支流旁的山峁上发现商代石城遗址6处。每处商城之间相距5千米到10千米,均匀分布在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这6处商城遗址所处区域里的各条支流小河呈树枝状分布,最后全汇入无定河。有一处商城城址,与无定河干流之间的距离是40千米,也是6处商城遗址中距离无定河...
图由宣文管所提供 为配合中石油在达州宣汉境内的天然气勘探开发,近日,受中石油委托,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宣汉县文管所一起,对宣汉周家梁净化厂及其管道施工现场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汉代遗址4处,清代墓群3处,这些遗址和墓群均为新发现。 从6月中旬起,考古人员围绕周家梁净化厂主厂区及其管道沿线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调查。考古人员发现,尤其是围绕净化厂的4处汉代遗址——陈家坝、建设坝、周家梁和天车坝遗址令人...
记者从河南省开封市文物普查办公室获悉,兰考县文物普查队日前发现了岳飞后代——清朝武进士岳秀山的旧居。 据介绍,新发现的清朝武进士岳秀山的旧居位于开封市兰考县阎楼乡小李庄村,为岳飞第三子岳霖的三子岳珂的后裔——清同治甲戌年(1874年)科举武进士岳秀山旧居。宅占地约300平方米,现有旧居三间,坐东朝西,长9.5米,宽5.5米,砖土结构,蓝砖,小灰瓦,重梁起架,房檐为砖雕图案。 旧居后为岳武穆王祠...
记者从河南省南阳市文物部门获悉:该市卧龙区一拟建住宅小区工地日前发现春秋古墓群,随葬铜器数量大,保存较为完好,出土编钟石磬等文物。 据介绍,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一拟建住宅小区进行文物钻探时,发现一大型古墓群,共发现东周至汉代的古墓31座。这些墓大多数为土坑墓,考古人员对南部两座古墓进行了发掘,出土随葬青铜器26件,包括铜编钟两套17件、石编磬一套。 据专家介绍,该地过去曾多次发现春秋战国时...
考古人员介绍围壕内分布的土层情况。 工作人员展示出土的文物。 13日,经过三个月的紧张发掘,烟台市考古人员在牟平区照格庄遗址范围内发现一条岳石文化的南北长260余米、东西长150余米的完整壕沟,对于研究胶东半岛东夷文化当时的聚落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照格庄遗址是1972年发现的,经确定为距今3500年至3900年岳石文化的典型遗址,曾发现十分丰富的岳石文化遗迹和遗物。2008年4月...
近日,我市考古人员对莱山区大郝家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首次发现晚清时期的兵营遗址。 在1000多平方米的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岳石文化时期、汉代以及明清时期的遗迹,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首次在烟台地区发现的晚清时期的半地下式兵营。据测量,这两排整齐排列的12座半地下式房址,多为3米宽、5米长,深入地下部分达70厘米左右,内部保留有利用地势做出的土炕,其中11间为通铺,只有一间为中部分离的双铺,初步分...
辽宁省朝阳市日前又发现多处红山文化积石冢群。专家称,其中一处积石冢群是继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后,20多年来在辽西新发现的面积最大的积石冢群。 据朝阳市博物馆馆长尚晓波介绍,在该市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文物普查人员在境内大凌河流域某地发现了红山文化时期陶片,随后在南北长80米,东西长40米的范围内,发现连成一片的大小7个积石冢。 积石冢附近地面上有大量散落的红山文化时期筒形器、彩陶器残片...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甘泉县境内近日发现了大量古代崖居群,均选择在地势险要的石崖上,远远望去,类似于石窟。有关人士称,这些崖居的开凿年代应不晚于宋金时期,并持续至清末民初。 甘泉县位于延安南三十七公里处,因境内有隋炀帝赐名的“美水泉”而得名。甘泉县历史悠久,西周即有记载,秦置雕阴县,北魏初设临真县,唐武德元年置伏陆县,天宝元年改为甘泉县。 此间文物工...
日前,黄岩区文物普查队在上郑乡蒋东岙村大尖山发现一处大型铅锌矿工业遗址。该矿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至2002年停产关闭,开采时间长达32年之久。现存矿区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原为大型国有企业,职工600多人,全矿由采矿、造矿及后勤机关三大部分组成。铅锌矿现存大小矿洞十多处,矿区生产设施液压方车、小火车轨道等。虽被雨雪冲刷有所腐蚀,但整体基本完整,全矿建筑基本尚好。 据当年对黄岩铅锌矿地质勘探表...
记者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部门获悉:该市孟津县日前发现一块距今200年反映道光年间治安状况良好的石碑,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民风具有一定价值。 据介绍,这块距今200年反映道光年间治安状况良好的石碑,是在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清县衙遗址附近被发现的。经测量,该石碑高107厘米,宽54厘米,厚13厘米,碑体用青石刻制,石碑正中刻有“狱空三载”4个大字,左侧刻有“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