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发现六处商城遗址 有助于探寻“鬼方民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这些商城遗址上,普查人员发现的众多陶器碎片。(榆文摄)

我省文物普查工作近日又取得重大进展。文物普查人员在清涧县李家塔镇地区的无定河支流旁的山峁上发现商代石城遗址6处。每处商城之间相距5千米到10千米,均匀分布在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这6处商城遗址所处区域里的各条支流小河呈树枝状分布,最后全汇入无定河。有一处商城城址,与无定河干流之间的距离是40千米,也是6处商城遗址中距离无定河干流最远的城址。6处商城都分布在每两条支流小河交汇处的险要山峁上。其中,有的为一座单城;有的在一座山梁顶部的两个小山峁上分别建两座石城;还有一处商城遗址分布在一座大山梁上,大山梁顶部有三个小山峁,每个小山峁上建一座石城,它们成犄角之势,互相依托,相互照应。

这些石城均位于山峁顶部,其城墙有的是依托土崖和石墙互相补充而建成的,有的则是完全用石墙和夯土墙而建成的。这些城墙都是相对封闭的环形城垣。石城石墙的砌法均为自然小片砂石交错平砌,高0.3米——2.8米。其中名为辛庄商城的一处商城遗址残存有夯土墙,残墙高3米左右,长约30米,夯土层厚约5厘米——6厘米,外观非常整齐,而且土质十分坚硬。

在这些商城遗址中,还发现了众多陶质文物碎片。陶片均属于泥质夹砂灰陶,纹饰有雷纹、细绳纹、篮纹等,可辨器形有甗、鬲、罐等。这些器物多数为“敞口”器,器形较大;绝大多数陶器是用手捏制而成的,少量陶器是经过远古时期的器械“慢轮”修整而成型的。

我省无定河流域被我国学术界认为是商代晚期的“鬼方民族”活动的主要区域。过去,考古学家在这一带曾发现出土过较多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如龟鱼纹盘、蛇首剑等。此次发现的商城遗址均位于以前在此地发现的李家崖商城的西北、无定河的西岸的较大区域内。这6座商城的发现为考古人员重新认识和研究以李家崖商城为代表的“鬼方文化”开辟了新的空间,也为进一步全面探寻“鬼方文化”的分布和内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