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历时半个月,首都师范大学与故宫博物院专家组对位于永登县的鲁土司衙门及所属的妙因寺、感恩寺、东大寺、显教寺等旧址的考察取得重大发现。数量大、保存完整、有确切年代记录的一件件文物,展示了明清两代藏传佛教东进与汉文化西传的交融,为明代汉藏文化交流的研究提供了佐证。尤其是旧址遗留的大量坛城图案和绘于明代的壁画以及拱间壁画,扩充了国内研究藏传佛教结构的范围。 联合考察队由首都师范大学与故宫博物院的汉藏佛教...
继六和塔开化寺遗址、清行宫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后,杭州西湖申遗考古发掘工作再获重大发现——在湖滨路和庆春路交叉口处,湖畔居茶楼右前方,考古人员已成功发掘南宋钱塘门的夯土墙基、门洞遗址及香糕砖砌道路等遗迹。这一发现,对界定西湖东线,实证历史上的城湖关系,提升遗产真实性等具有重要作用,也将为西湖申遗成功增添砝码。 从考古现场可以看出,离湖滨地面近2米深处,青灰色的香糕砖砌道路,从西湖边一直向庆春路方...
157年前的明朝爱国英雄姜曰广抗敌失败,率全家32人投塘自尽殉节,他死后身葬何处一直以来成谜。近日,我省文物普查工作者在丰城市浠湖姜家村东发现了姜曰广墓,此谜终于有了答案。 姜曰广墓位于姜氏村祠左前侧30米,墓室基本保存完整,发掘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据悉,姜曰广是同田浠湖村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清顺治二年(1645年),江西提督金声桓与部将王得仁在南昌起义抗清,将姜曰广接至南昌...
日前,家住桐乡市梧桐街道文昌社区的马文炎老人拿出了一件自己珍藏多年的宝贝,这让文物普查人员惊叹不已,原来,这是一部保存相当完好的宗谱,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根据相关史料初步判断,这部《徐氏宗谱》系丰子恺的岳父徐芮荪亲笔所修。 退休工人家里的宝贝 今年68岁的马文炎退休前在桐乡丝织总厂工作,他一直珍藏着外公过世时留下的一部宗谱,但他不知道这部宗谱有什么价值。最近,工作人员让他填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自贡市又有新收获,沿滩区文物普查队近日在仙市镇鱼洞村七组发现自贡迄今为止最大的人工石室。 据介绍,该石室名为“避宣”,系清代文人宋时湛和罗金声主持修造,竣工于清嘉庆戊午年冬(1798年),建筑面积175平方米,共有6开间,洞内建筑面积123平方米,洞外平坝84.64平方米。洞口原在半山崖中,凿山之石渣填成了平坝。石室为主人生前避难所,死后置灵居,后因...
日前,笔者从大新县博物馆获悉,该县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共发现新文物点30余处。 根据国务院部署,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07年开始,历时5年,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做好文物普查工作,大新县采取分时段分区域的工作方式深入全县1346个自然屯进行拉网式普查。目前共发现新文物点30余处,其中有桃城镇宝贤村崖洞葬、爱国村大王古塔、德立村头马屯古城墙等...
三晋大地处处藏宝,正在进行中的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断有新发现。截至目前,山西省已走在野外调查前列的23个县,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191处,其中新发现文物597处。 从昨天的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工作汇报会上获悉,今年起,山西省“三普”工作转入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各市组队,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全面铺开野外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截至目前,全省不可移动文物已登记1191...
重庆市文物考古者近日在重庆大足县发现一处反映巴渝民间信仰习俗的清代壁山神碑刻。 据了解,该壁山神碑刻名为《东灵寺清乾隆四十九年碑》,位于重庆市大足县中敖镇东灵寺遗址。碑文记载了清乾隆四十九年,当地的民众和僧人等募资塑造了壁山神及其二位夫人像的情况。碑额“兆民咸赖”以及碑文“壁山神圣二位夫人”是“万民威灵显之神也”,说明了当时...
委内瑞拉古生物学家11日宣布,首都加拉加斯东南部出土了一批早已灭绝的似剑齿虎的化石,类似的发现在南美洲尚属首次。 据法新社报道,这些化石在2006年的一次石油勘探过程中被发现,出土化石包括6具似剑齿虎化石,其中一块完整的头骨化石最为珍贵。化石的年代可追溯到180万年以前,委内瑞拉古生物学家阿斯卡尼奥·林孔将其称为“南美洲60年来最重要的发现”。 似剑齿虎的外貌...
海洋鱼化石 日前,黎城县洪井乡洪井村村民韩国良在村南山坡上挖供水管道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海洋鱼化石,化石上面嵌着的鱼头、鱼体脊柱、鱼刺等轮廓清晰可见。 今日上午,记者在韩国良的指引下来到化石所在的山坡上,只见一块桌面大小的青石上嵌着一条鱼,鱼的形体丰满、栩栩如生。身长25厘米,宽6厘米,鱼头、鱼体脊柱、鱼刺等轮廓清晰可见,但鱼鳍部分有些残缺。 在这块青石上,除了鱼体外,还有贝壳、软体海洋水生...
目前,抚顺市已完成三县一区7个乡镇、83个行政村的文物普查工作,共调查不可移动文物遗存地点129处,其中新发现文物遗址88处。 据悉,抚顺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为期两年,总面积11272平方公里,普查涉及行政单位1369个。今年4月1日起,抚顺市启动了普查工作,至6月30日,共调查不可移动文物遗存地点129处。其中,复查32处,新发现88处,消失9处。新发现的88处文物遗存地点,遍布抚顺市望花区、...
近日,在靖安县仁首镇茂埠村发现一处商周时期古城墙遗址。 12日,记者在靖安见到了这一段沉睡了3000多年的古城墙。古城墙遗址位于茂埠村的一个丘陵上。婉似长龙的一道泥坎圈出一块足球场大小平地,泥坎上已长满树木和杂草,据介绍,这道长满树木和杂草的泥坎就是商周土筑古城墙遗址。在依然巍峨的古城墙的东、南、北三面,有三个豁口,据说这就是古城的东门、南门和北门。在东门口,城墙依然巍峨耸立,土墙断面泥土紧密,...
近日,江安县文物普查队在江安百竹海仁和乡发现一座清代古墓葬群。截至昨(11)日,百竹海已发现文物点46处,其中有8处文物是最新发现的。 据介绍,这些墓葬群地处仁和乡会龙村大漂水岩半山腰,四周竹林、树林十分茂密,人迹罕至。由于隐藏在深山密林,古墓保存得相当完好,这个墓葬群由7个古墓组成,是当地土著居民范氏家族墓,均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墓葬。这些坟墓宽11.4米,碑高4米,碑宽3.2米,碑上有铭文...
一件精美的白色马形瓷器近日在甘肃省武威市被发现。专家认为,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西夏马形瓷器。 这件西夏瓷器是著名西夏学家孙寿龄等9日在考察甘肃省武威市塔儿湾遗址时发现的,白釉、黑花,浮雕,尽管已经残破,只保留了头部和颈部,但具有重要的考古和研究价值。 孙寿龄11日向记者介绍说,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西夏人非常重视养马,但在保留下的遗物中,此前只在宁夏境内发现过马形石器,马形瓷器一直没有发现...
近日,萧山区文物普查队在义桥镇新坝村下埠自然村南部新发现石质备战粮仓。粮仓朝向南偏东10°,建于1969年。 粮仓面阔3间13.4米,进深7.39米,建筑占地面积99.03㎡。粮仓用石条砌成,拱劵顶,内墙和屋顶用水泥抹光,粮仓坚固实用。1969年,原义桥公社贯彻“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建储备粮仓库233间,下埠石质备战粮仓是迄今发现仅存的3间粮仓,并且建筑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