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记者从咸阳市文物局获悉,正在进行中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活动中,乾县发现中共乾县地下党秘密联络点。这个秘密联络点位于乾县县城高庙巷39号,现为居民许增禄私宅。 该宅为清末民初建筑,存有正房一处,厢房两间,保存基本完好。正房,面阔三间(主间3.5、次间3.1米),进深两间(2.5、5.1米),2层,一层高2.9米,二层高2.1米。硬山顶,屋面灰瓦。檐下有斗拱。东、西厢房面阔两间(6.94米),...
宿迁市宿豫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近日在进行全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宿迁市皂河镇区内发现了一块记载有皂河古镇集市交易行规的石碑。皂河镇为运河沿线重要的水陆码头,镇内保留有龙王庙行宫,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多次驻跸于此。这块石碑是嘉庆年间在镇内经营商户与镇内居民共同刻立的,其中包括我国清代最兴盛的晋商八家,鲁商六家。碑文主要内容是对当时皂河集市交易行规进行界定。经文物工作人员整理研究后认为,这块刻于...
4800年前的人造眼 2006年底,伊朗和意大利考古人员联合组成的科考队,在距离伊朗俾路支斯坦省57公里远的5200年前的“焚毁之城”(Burnt City)遗址考察时,发现了一个古人制作的假眼球。近日,关于这个假眼球的进一步科学研究和鉴定结果正式对外公布。 这只眼球是从一个25岁至30岁的已故女性尸骸上发现的,上面镶有0.5毫米细的金丝,用来模拟眼球上的毛细血管。眼球...
2008年世界各地频频传出重大考古发现的消息,让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为之兴奋不已。以下是其中最受瞩目的五大考古发现: 1.粪化石将北美土著文化推向更早 可以说,2008年最有趣的“文物”奖是一堆粪便。今年科学家对2002年在俄勒冈州一个洞穴发现的一堆粪便使用DNA提取新方法再次进行检查,他们惊喜地发现这堆粪便,也称粪便化石是人类的粪便,距今1.4万年之久,这标志着人...
人们在德国的一个古战场中发现了枪尖(上)和“希波—凉鞋”。(图片提供:C. S. Fuchs, Nieders chsischen Landesamtes für Denkmalpflege) 金属探测爱好者们可能在无意之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古罗马战场。这处大约公元200年的遗址位于德国汉诺威市南部100公里,如今正由考古学家进行发掘。这一考古发现使距上述年代...
发掘中的南城遗址 邯郸惊现河北最大的先商墓地!河北省考古再传喜讯。昨天记者采访了本次考古发掘队队长、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石磊,请他向读者介绍一下这件河北考古界的新鲜事—— 专家青睐南城遗址 “当初我们也没料到会有这么大收获。”石磊告诉记者,这次在邯郸发现的先商墓地位于磁县西北部南城村的西北台地上。“所以得名南城遗址,它也是南水北调工程重点文物考古项目之一,工...
179年前的清代官方“执照” 近日,剑河县在开展“锦屏文书”征集工作时,发现一份距今已经179年的清代道光八年(1829年)官方“执照”,虽然经年代风霜,纸张泛黄,字迹出现脱落,但“执照”四周花边还清晰可见,非常精美。这是该县继发现清代咸丰7年“功牌”官方文书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恐龙统治地球上亿年却像流星一样消失了,只留给现代人一丝若有若无的痕迹。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然而,今年以来在山东诸城发现的大规模恐龙化石群有望成为破解这一谜团的重要参考。 据了解,自1820年英国医生吉迪昂·曼特尔首次发现恐龙牙齿及骨骼化石以来,有关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赵喜进介绍,目前,科学界主要倾向于四种假说,即,...
近日,甘肃省庆阳市普查办和宁县普查办联合在宁县焦村乡西沟村组织开展文物普查时,新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遗址,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登记工作。 新发现的齐家文化遗址地处宁县焦村乡西沟村徐家崖(又称徐家嘴)西洼沟与大土堆沟交汇的沟边上,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50米,面积约14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5-3米,距地表2米左右。调查发现有文化层、灰坑、火烧硬面等遗迹。采集到的标本有泥质高领篮纹...
近日,一支在地下沉睡了400多年的长城防卫兵器佛朗机铁铳在抚宁县台营镇的河口村被挖掘出来,这件经历了无数战火洗礼的文物代表了兵器史上的重要成就,是研究我国长城文化的重要史料。 这支铁铳是河口村村民陈诚日前在村外不远处的一个山脚下取土时偶然发现的,铁铳重10公斤,长104.5厘米。河口村地处明长城保护区,明朝时期这里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曾经驻扎过明朝的一支军队,至今村内还保存着明朝敌楼遗址。当地...
近日,于都县博物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一处连片古窑址群。经文物专家初步判断,这个古窑址群的年代为唐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之久。 该窑址群位于距离于都县城约5公里的贡江镇上窑村,窑址濒临梅江河,在南北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唐宋古窑址20余座。 这些古窑址呈缓坡堆积,陶瓷片堆积厚度达6米,窑址主要烧造青瓷和陶器,遗存极为丰富,物器品种繁多。青瓷器器形有罐、钵、壶、盂等,其...
记者从河北省文物局了解到,河北省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队近日在衡水市经过十多天的野外普查,已发现商周、战国、汉、金元时期的古遗址17处,汉、唐、金元时期墓葬3处,并且首次在衡水市武强县发现了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周家窝商周遗址。 据了解,周家窝商周遗址位于武强县周家窝镇周家窝村南,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文物普查队在遗址中部取土坑断面距地表4米以下,发现厚约3米的文化层,呈浅灰色,内含大量的陶片及蚌壳、...
12月23日,罗布泊大型综合科考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罗布泊科学考察有了多项重大发现。 科考队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夏训诚说,小河墓地附近发现的汉晋遗址、楼兰附近发现的农耕遗迹以及台特玛湖东侧发现的罗布人村寨新遗址,是科学考察与考古研究首次融合的最大结晶。 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在学术界有分歧的罗布泊干涸时间得到证实;推翻了“耳孔”为罗布泊最低...
埃及考古专家在向媒体介绍古墓的情况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扎希·哈瓦斯22日宣布,埃及考古学家在首都开罗南部的塞加拉地区发现了两座4300年前的古墓,说明该地区还有更大的墓地群未被发掘。 哈瓦斯介绍说,这两座古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埃及古王国时期第五和第六王朝,其中一座属于伊亚-马特,他是第五王朝最后一位法老乌纳斯统治时期的监工,负责从上埃及获取建造金字塔的大理石和石灰石等材料;另外一座...
湖南西部泸溪县的高山峻岭中,一条青色石板铺成的古驿道在山谷中曲折向前,一眼望不到尽头。湖南省文物局最近组织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这条古驿道长30余公里,建于明朝洪武至万历年间。 湖南省文物局考古专家何春平介绍,位于这条古驿道起点的泸溪县浦市镇,是湘西四大名镇之首,居于沅江中游,是“古海上丝绸之路”的运转中心。在陆路交通较为落后的古代,浦市因物产丰富以及特殊的水运优势,成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