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称,研究人员发现的证据表明,人类驯养马、食用马肉马奶、将马作为交通工具的历史比此前人们认为的年代至少早1000年。 据法新社报道,在哈萨克斯坦北部的古波太文化遗址上发现的证据显示,古波太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就开始了养马和骑马活动。在所发现的证据中还找到了用于盛马奶的破损的容器以及马奶的残迹,它也证明了古波太人饮用马奶。 研究报告的主要撰写者乌特勒姆说:“问题的关...
世界最顶级的专家认为,此画主人公就是莎士比亚本人 这张画被国立肖像美术馆专家证明是赝品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庐山真面目”即将被揭开!一名英国人9日宣布其家族收藏了300多年的一幅神秘肖像画正是画于1610年的莎士比亚画像,他的说法得到了世界上最权威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的支持。如果这张肖像画真是莎士比亚本人的画像,那么它将是迄今所发现的莎翁在世时的唯一一幅画像。而此...
“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日前顺利结束,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中国考古学会104位理事、全国63家具备团体考古发掘资质的单位共同参与了初评投票。最高得票135票,最低9票,超过55票的项目30个。最终按得票高低确定25个考古项目入围(名单附后)。进入初评的61个候选项目,是国家文物局及评选活动办公室对2008年经国家审批的重要发掘项目初步遴选的结果。据专家评价,...
经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专家论证,确认鄂托克前旗境内存在隋长城遗址,这是内蒙古长城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 隋长城遗址位于鄂托克前旗特布德嘎查境内,长约6.8公里,分为3段,墙体为堆筑土墙,呈鱼脊状凸起,宽3米-6米,残高0.5米-1米,部分遗迹表层散见有灰、黑陶片和绳纹砖瓦残块。
8日上午,考古人员正在挖掘的墓室壁上精美的砖雕。韩筱雨/摄 山东平邑县蒙山脚下的柏林镇日前发现一处家族墓群,初步推断此处为一高氏家族墓葬群,勘察挖掘工作目前正在紧张进行中。据了解,此地民间有一传说,北宋高俅可能葬于此。 8日上午,记者来到平邑县柏林镇的墓葬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正在对一处墓葬进行挖掘。记者看到,此处墓葬为一砖块垒砌而成的圆形结构,由墓道、墓门、墓室等组成。 据考古人员介绍,此处墓...
蒋介石行营内的逃生通道口 因面临拆除,文物专家在位于重庆渝中区解放西路14号的蒋介石行营遗址测绘时,意外发现一条地下逃生通道,直达几百米外的长江边上。 前天,在行营底楼工作时,测绘人员发现脚下石板发出空响声,撬开石板,赫然出现一个地下通道。 记者昨日现场看到,掀开一块一米见方的水泥板,拱形顶的通道出现,条石砌成,看上去平整牢固,目测通道宽、高均约两米。由于年代久远,通道已积聚厚厚一层淤泥。 ...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药和公共健康学院的研究人员初步研究发现,绿茶可以帮助妇女预防乳腺癌。 由盖尔桑塞什教授领导的这一研究小组,选取了长有乳腺肿瘤的老鼠作为实验对象。科学家将实验鼠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喂以绿茶,另一组只喂食普通水。结果发现,喝茶一组的实验鼠肿瘤变小。 桑塞什教授认为,虽然绿茶在动物和人身上的功效也许不同,但有喝绿茶习惯的国家乳腺癌发病率低的事实,表明绿茶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桑塞什教授建...
这张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3月3日发布的照片显示的是在埃及首都开罗以南的塞加拉地区发现的一座刻有“伊西丝诺弗雷特”的名字以及“贵妇”头衔的石棺。新华社/法新 这张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3月3日发布的照片显示的是在埃及首都开罗以南的塞加拉地区发现的一座刻有“伊西丝诺弗雷特”的名字以及“贵妇”头衔的石棺。新...
一位意大利的科学记者皮耶罗-安吉拉最近在莱昂纳多·达·芬奇的手稿上发现了一幅被认为是年轻达·芬奇的自画像。 这幅自画像是安吉拉在达芬奇的一本叫“飞行的鸟”的手抄本是发现的,这是达·芬奇在1490和1505年间使用的一本手抄本,手抄本里有一幅看起来是浅红色的绘画,这被认为是达·芬奇1482年到1489年期间为自己画的肖像,...
墓上封土堆成了小山包,修墓的石头重达数吨,两道朱红石门,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近日,三圣街道辖区锦江城市花园二期工地附近,惊现一明蜀王王室墓群。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调查后推测,其中一座很可能是500多年前的一位明蜀王妃的墓葬。 修墓巨石雕龙刻凤 在三圣街道粮油村四组锦江城市花园2期工地外有一个小山包,从远处看,这个长满荒草的地方毫不起眼。几天前,工地开始进行绿地施...
我省完成“西沙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 近万件宋代文物出水主要是瓷器 记者昨日从省博物馆获悉,持续两年时间的“西沙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日前全面结束。据悉,由于该考古项目特别重大,我省文物管理部门将上报国家博物馆,专门成立研究小组对西沙华光礁I号古沉船万件出水文物和船板等进行研究整理。 据省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正式发掘出...
通过考古发掘和初步研究,考古专家最近确认2008年在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陈旗磨沟发现的齐家墓地是迄今发现最大的齐家文化墓地,距今4200年至3700年,属于青铜时代。 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地区,以最早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黄色陶器、敞口双大耳罐、竖穴土坑墓等是其主要的文化特征。上世纪以来,在渭河、洮河和湟水流域都曾发现过多处齐家文化遗址,其中著名的有甘肃永靖大河庄遗址、武...
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伍移师邢台后,首战告捷,在沙河的初步考察中,就已发现15处遗址和墓葬,其中包含大量先商文化元素。 据悉,2月20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我省考古工作队成功进驻邢台沙河,由14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共分成四个组,沙河290个行政村村村走到,整个工程预计需要45天。 截至目前,经过田野考古已经发现遗址和墓葬15处,特别是该市洛阳村西发现大量先商文化陶片和大面积的文化层,...
3月2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在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中,在西安近郊的一座隋代墓葬中发现了一组珍贵的隋代白瓷,其中一件接近半脱胎的瓷杯被专家初步认定为隋代邢窑精细透光白瓷,这是在陕西境内发现的第一例邢窑透光白瓷完整实物。 据出土墓志显示,这座隋代墓葬年代为隋大业四年(608年),出土物中以瓷器最具特色。所有瓷器均为白瓷,从出土的细颈瓶、四系罐等器形及釉色分析,与西安地区发现的隋代邢窑白瓷器...
石制匾额上刻的是“修真道院” 上图为昨日拍摄的位于济南党家庄街道办事处土屋村内的“地母庙”。“地母庙”庙门门楼上方有刻着“地母庙”三个字的石制匾额,整个建筑只有一个院落,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格局。主殿不大,其中供奉的就是地母,但地母像是近几年重塑的。据村民介绍,该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939年重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