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新昌县文物普查队在镜岭镇普查时,发现了建于清雍正年间的戏台。 该戏台坐落于新昌县镜岭镇黄婆滩村,距离县城约为30公里。戏台坐南朝北,小青瓦屋面歇山顶。台宽4.6m,进深4.4m,台板至檐口高2.5m,台基高1.6m。戏台用石柱木屋架结构,石柱下方上圆,柱头设木质卷刹,飞椽出檐,牛腿承托撩檐枋,其中台前牛腿为倒挂狮子,台后牛腿为和合二仙。演区上空为弯椽式八角藻井,四岔角均镶嵌透雕仙鹤花板,藻...
9月16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考古人员在陕北吴起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大量第四纪化石点,为研究史前环境、气候、地质、动植物种类提供了宝贵、丰富而真实的材料。 此次发现的第四纪化石点位于吴起县庙沟乡,因历史原因,这里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山体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平均海拔在1367米之间,川道极小。在被水流冲刷切割的沟壑间,清晰可见次生黄土、马兰黄土、离石黄土、午城黄土堆积情况。尤其是离石黄土(因山...
沧州东光县耿家圈临乐故城遗址、献县元昌大型古城遗址群、泊头市齐桥镇大傅村遗址、泊头四营乡西交河村遗址……在沧州,近两个月的文物普查过程中,我省普查队员发现了多处大型古城遗址,这让正在开展文物普查工作的我省考古工作者喜出望外。 东光县临乐故城遗址 ■位置:东光县龙王李乡耿家圈村北30米处。 ■性质:初步认定为西汉临乐故城 这块地比平地高出四五米,现在已有村中公路,也种...
9月5日,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座谈会,总结一年来开展文物普查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广泛座谈后期工作的安排部署。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市文物行政主管领导、普查队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陕西田野文物普查工作自2007年10月开展以来,全省共有400余名文物专业人员投入8市15县区开展普查,已完成验收13个县区的文物普查工...
平凉市在近年开展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新发现文物点22处。 今年4月份以来,平凉市文物普查人员充分应用高科技设备,采集文物标本,详细登录电子信息数据,建立翔实的第一手电子档案及纸质文物档案资料,并作为样板和典型在全省进行了推广。目前,全市田野文物调查已覆盖除崇信县外的5县1区,复查已登记文物点180处。其中崆峒区新发现文物点3处,静宁县新发现文物点3处,庄浪县新发现文物点1处,灵台县新发现文物...
为贯彻落实大运河(浙江段)保护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延续运河文脉,传承运河文明,确保国保单位“京杭大运河”浙江段全面文物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德清县大运河专题普查组周密部署,认真仔细地开展实地走访调查,经过3个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大运河德清段专题普查阶段性成果。 经过6月份的河道本体调查,7月份的沿线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8月份的资料整理,大运河德清段专题普查...
广东省高州市文物行政部门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普查经费和普查设备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目前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7处,大部分为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墓葬,其中祠堂12座、庙宇5座、传统民居6处、名人故居1处、墓葬2座,均已进行了详细的采访记录和拍摄,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 长坡镇发现的清代莫氏宗祠 大坡镇发现的民国镇安堡角楼 根子镇发现的清代苏氏...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有一位作家曾这样评价文化的作用。而这根强韧的“文化之线”,是由历史积淀凝聚而成的。如果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精神之线”隐于民间,那么,散落于我国各地的一座座文化遗产地,就是悠悠千年的历史记忆,犹如一颗颗蕴含着深厚文化的珍珠。它们有的已经被我们发现...
△各文化站认真填报文物线索表,做好向导 普查动员大会召开以后,各文化站及时派出人员下乡寻找文物线索,认真填写文物线索登记表,共为文物普查提供了文物线索近2600条,为开平市顺利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打下了良好基础。田野调查工作开展以后,普查队每到一个镇(办事处),当地文化站都给予积极配合支持,带领普查队员穿村过巷,寻找文物点,联系采访对象。在月山镇对薛公岩进行普查时,该镇文化站站长黄其云及林业部门...
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自贡市又有新收获,沿滩区文物普查队近日在仙市镇鱼洞村七组发现自贡迄今为止最大的人工石室。 据介绍,该石室名为“避宣”,系清代文人宋时湛和罗金声主持修造,竣工于清嘉庆戊午年冬(1798年),建筑面积175平方米,共有6开间,洞内建筑面积123平方米,洞外平坝84.64平方米。洞口原在半山崖中,凿山之石渣填成了平坝。石室为主人生前避难所,死后置灵居,后因...
日前,笔者从大新县博物馆获悉,该县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共发现新文物点30余处。 根据国务院部署,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07年开始,历时5年,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做好文物普查工作,大新县采取分时段分区域的工作方式深入全县1346个自然屯进行拉网式普查。目前共发现新文物点30余处,其中有桃城镇宝贤村崖洞葬、爱国村大王古塔、德立村头马屯古城墙等...
三晋大地处处藏宝,正在进行中的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断有新发现。截至目前,山西省已走在野外调查前列的23个县,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191处,其中新发现文物597处。 从昨天的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工作汇报会上获悉,今年起,山西省“三普”工作转入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各市组队,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全面铺开野外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截至目前,全省不可移动文物已登记1191...
目前,抚顺市已完成三县一区7个乡镇、83个行政村的文物普查工作,共调查不可移动文物遗存地点129处,其中新发现文物遗址88处。 据悉,抚顺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为期两年,总面积11272平方公里,普查涉及行政单位1369个。今年4月1日起,抚顺市启动了普查工作,至6月30日,共调查不可移动文物遗存地点129处。其中,复查32处,新发现88处,消失9处。新发现的88处文物遗存地点,遍布抚顺市望花区、...
近日,萧山区文物普查队在义桥镇新坝村下埠自然村南部新发现石质备战粮仓。粮仓朝向南偏东10°,建于1969年。 粮仓面阔3间13.4米,进深7.39米,建筑占地面积99.03㎡。粮仓用石条砌成,拱劵顶,内墙和屋顶用水泥抹光,粮仓坚固实用。1969年,原义桥公社贯彻“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建储备粮仓库233间,下埠石质备战粮仓是迄今发现仅存的3间粮仓,并且建筑十...
日前,兰溪市文物普查组在黄店镇徐村进行野外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兰溪第一支抗日游击队诞生地——徐氏宗祠和一条抗日战壕。 徐氏宗祠位于徐村行政村麻坪村西,背靠天雷山岗,现存三进建筑,歇山顶门楼,为清代晚期建筑。据《中共兰溪党史》记载,1942年5月24日兰溪沦陷,5月29日中共兰溪县委在徐氏宗祠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抗日武装。经过筹备,6月5日,中共兰溪县委第一支抗日武装麻坪坞游击队在徐氏宗祠正式成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