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珍爱文化遗产 喜迎世博盛会 5月18日下午,由嘉定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嘉定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嘉定博物馆承办的“珍爱文化遗产 喜迎世博盛会——嘉定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图片展”在嘉定孔庙内开幕。嘉定区副区长、区文管委主任夏以群、区政协副主席王漪、嘉定区文广局局长燕小明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活动。 今年5月18日是第33个世界博物馆日。为配合嘉定区第三次全国...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和改善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今年4月,国务院下发通知,决定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动员部署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刚才,国家文物局局长、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单霁翔同志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财...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文物普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在我受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的委托,向会议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 一、开展文物普查的背景和总体部署 我国曾先后组织过两次全国文物普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原有的普查成果越来越难以反映我国文物保存的实际状况。同时,我们对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提高进一步扩大了文物保护的范畴,大规...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国务院统一部署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对于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2007年4月《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印发后,为保证普查工作顺利开展,中央财政安排了专项经费,并下发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下面,我就财政部门如何支持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支持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
让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实现《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完成全国文化遗产普查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于2007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并于最近发出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 日前,本报记者就贯彻落实...
5月10日,记者从省相关部门了解到,石城县文物普查队日前发现了查田运动时期的“阶级成份调查表”。时间为1933年8月22日。 该表为宣纸所印,表格长41厘米,宽29厘米。调查表共分家庭人员基本情况、家庭状况、房屋、劳动、商业、公堂、债务、备考、其他,合计为9个大项共75个小项。调查内容十分具体,如在商业一栏提问中就有以下调查项目:做什么生意、本钱大洋多少元、做了几年、雇几...
自4月10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启动以来,省文物普查队在万全县高庙堡乡新发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4处,包括古聚落遗址4处(时代分别为商、汉、辽、金)、古建筑遗址2处、古建筑8处、古民居1处、古城址1处(修建年代为明清两代),其年代从夏商至清中晚期,时间跨度达三千多年。这些文物的发现,对于该区域内早期人类文化生活起源的追溯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佐证。省文物普查队已于日前移师北沙城乡继续开展...
四川省绵阳市在“5.12”四川特大地震中成为重灾区,全市文物系统损失巨大。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变成废墟。北川县文管所(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一名职工不幸遇难。幸存的3名职工家庭或是妻子,或是子女,或是母亲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瞬间让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给幸福的家园带来巨大的灾难。灾难并不可怕,怕的是沉浸于丧失亲人之痛难以自拔,怕的是饱受苦难之后无法振...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于日前完成,在21个县市区内共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遗存1677处。 共有33支综合调查队和两个旧石器专题调查组参与邢台地区的普查工作,新发现的1677处文物点包括古遗址1166处,古墓葬218处,古建筑214处,石窟寺及石刻2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5处等。 据了解,成果中有不少亮点,如邢台县北小庄乡发现的旧石器早期遗址距今20万年左右,属于北方以小石...
4月22日,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政府、汉滨区人民政府、安康市文化文物局召开了汉滨区普查验收总结会。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市委常委、副市长王东华,市政协副主席李启良,省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张颖岚,汉滨区区长袁子顺,安康市文化文物局局长吴少华、纪检组长赵万里,汉滨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薛同新,汉滨区副区长李珺,以及省文物普查专家组成员姬乃军、闫毓民、张礼智、朱思红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安康市文化文物局局长吴少华主持。...
日前,陕西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榆林市吴堡县、绥德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进行了检查和验收,专家组经过查看各类文物普查表格和影像记录、实地踏查文物点、听取汇报、复合资料后,一致认为两县文物普查通过验收,等级为优秀。至此,榆林市已完成普查任务的五个县全部达到优秀等级。 吴堡是榆林市第四个普查县,野外调查进行了18天,行政村和自然村踏查率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此次普查共登记文物点数303...
3月31日下午,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质量工作会议在杭州市余杭区召开。各市、县(市、区)文化(文物)部门分管领导、普查队队长,各设区市文物处长及省普查办全体成员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省普查办副主任、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主持。会上,余杭区政府徐美娟副区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小宁作了《2008年度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质量检查报告》,余杭区、温州市、武义县、江...
近日,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旧石器专题调查队结束了邢台市的普查任务,共发现36处旧石器遗址,包括3处化石地点。其中,内丘县的3处遗址均位于河流两岸的台地上,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填补了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临城的3处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均位于临城泜河流域,其中东竖桥南遗址的文化遗物最丰富和最具有代表性。该遗址的发现将该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推进到万年以前。邢台县发现的旧石器早期遗址距今20万年...
浙江省杭州市文物普查办根据杭州市的实际情况,编制普查宣传画和《征集文物线索启事》通过街道、社区的网络进行张贴和发放,并且召开与街道、社区人员的座谈会,充分发动群众,加强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提升文物普查的社会影响。在调查之前,往往在准备前往的区、街道、社区组织召开文物普查座谈会和文物普查培训,使基层的政府机构了解普查的相关要求,不仅根据要求,填写《杭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遗迹初步登记表》,而且指定...
3月13日,江苏省徐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信息录入培训班在市文化局成功举办,各县(市)区文物普查队长及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的主题是讲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采集软件的运用方法和录入技巧,部署“回头看”工作任务,这意味着徐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入“回头看”和数据核实录入阶段。 培训班上,徐州市普查队长王瑞峰同志首先传达了今年全省第三次全国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