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公室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甘肃省文化厅厅长邵明通报称,“十一五”期间是甘肃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文化遗产保护步入规范化轨道。 邵明说,这五年中,甘肃以第三次文物普查、丝绸之路申遗、长城资源调查以及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为载体,全面加强了文物的保护工作。在文物普查中,共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7000余处,其中新发现6000余处,特别是马家塬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被评为2...
据新华社消息 “风雨同舟,舟曲不屈——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主题展览” 12月22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开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今年8月8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夺取了抢险救援...
12月20日,记者从兰州市文物局获悉,第二届“丝路聚珍”甘肃民间文玩集萃展将于12月29日在甘肃省艺术馆开展。此次展览将集中展示甘肃古玩藏家实力,汇集各种珍奇,包括李可染、于右任的字画,马家窑彩陶、明代镶银工艺石叟、17世纪波斯制造的大马士革刀等200多件古玩字画精品。 本报记者 魏娟 摄影报道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近完成了对民乐县八卦营境内近百座墓葬的抢救性发掘,在已确认的汉代墓葬中,出土了300多件陶器、铜器、漆器等随葬器物。 负责现场考古发掘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介绍,墓葬中出土的陶器最多,有200多件,其中有汉代的灰陶壶、罐、盆、灶等。另外,墓葬中还出土了铜镜、铜带钩、漆奁盒、铁剑等器物100余件。 此次民乐考古发掘是为配合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设而实施,2010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近完成了对民乐县八卦营境内近百座墓葬的抢救性发掘,在已确认的汉代墓葬中,出土了300多件陶器、铜器、漆器等随葬器物。 负责现场考古发掘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介绍,墓葬中出土的陶器最多,有200多件,其中有汉代的灰陶壶、罐、盆、灶等。另外,墓葬中还出土了铜镜、铜带钩、漆奁盒、铁剑等器物100余件。 此次民乐考古发掘是为配合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设而实施,201...
哪个是中国最古老的《古兰经》抄本?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发现的一部不晚于11世纪末期的《古兰经》手抄本,近日被文物部门鉴定为"一级文物"后,引发极大关注。"该经书篇幅之长,规格之大,是国内《古兰经》手抄本中非常罕见的珍品。"12月上旬,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首次对东乡族自治县藏《古兰经》手抄本进行了鉴定,定级为"一级文物",并对其蕴含的价值进行...
古老的装订 封面外观 对开页经文。本报记者 刘小雷 摄 本报讯(记者 刘小雷)12月上旬,在我省东乡族自治县哈穆则岭拱北发现了一部极其珍贵的约千年以前的《古兰经》手抄本。近日,由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邀请7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对该手抄本进行初步鉴定,定级为国家一级文物,可能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之一。 这部手抄本《古兰经》所采用的封面风格、彩绘艺...
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2010年度考古发掘取得新成果,出土陶器、骨器等随葬器物1700多件。 记者从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考古现场了解到,在今年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对280座墓葬进行了发掘,目前田野考古已经结束,正在室内对出土的随葬器物进行清理和做进一步研究。 负责现场考古发掘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毛瑞林介绍,在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今年出土的随葬器物中,陶器最多,有1270多件,...
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甘肃汉简保护整理出版座谈会日前在兰州召开,会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与上海中西书局签订了金关汉简的出版协议,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签订了合作整理金关汉简的工作协议。我省居延肩水金关汉简将被整理出版,该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新一阶段居延汉简整理出版工作的启动,将把甘肃汉简整理工作再向前推进一大步。 甘肃是汉简大省,历年来共出土汉简6万余枚,不仅数量多,内容丰富...
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2010年度考古发掘取得新成果,出土陶器、骨器等随葬器物1700多件。 记者从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考古现场了解到,在今年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对280座墓葬进行了发掘,目前田野考古已经结束,正在室内对出土的随葬器物进行清理和做进一步研究。 负责现场考古发掘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毛瑞林介绍,在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今年出土的随葬器物中,陶器最多,有1270多件,主要...
日前,甘肃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对包括《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在内的20余项地方性法规进行了修改。2005年9月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的《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紧密结合该省文物工作实际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自当年12月1日起施行以来,对有效保护文物发挥了积极作用。几年来,在...
之所以说博物馆是个具有很强标志性的建筑,是城市地标,无外乎其“或者广纳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物华天宝,或者吸纳一个专业领域的文化精髓”。 例如于2010年10月26日正式开馆的甘肃地质博物馆。 这个藏品超过3万件的公益性现代博物馆是一座全面展示和介绍甘肃国土资源概况的自然类博物馆。它也是省内最大的地学类专业博物馆。 一座现代博物馆 博物馆对历史和珍品的保持力,是一个城市...
甘肃临潭齐家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两座墓葬共用一个坟茔,为3000多年前古人堆积坟茔习俗增添新证据。 记者从刚刚结束的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考古现场了解到,在今年发掘的280座墓葬中,考古人员又发现了4座堆积坟茔的墓葬,其中两座墓葬共用一个坟茔。 负责现场考古发掘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毛瑞林介绍,今年发现的4座堆积坟茔的墓葬,坟茔都用黄土堆积,其中两个比较特别,一个是两座墓葬共用一个坟...
省博物馆研究部的李天铭博士告诉记者,我省有着相当丰富的纸质文物资源,目前我国现存出土的汉代纸中,我省就占据了一半以上,如1973年在甘肃居延汉代金关遗址发现的“居延纸”;1979年敦煌出土的“马圈湾纸”;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附近的放马滩古墓葬中,出土了西汉初年文、景二帝时期(公元前179-公元前141)的放马滩“纸地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