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对市文物保护单位济州城墙进行修缮、加固与环境保护工程,为修缮保护工程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摸清济州城墙的始建年代、城墙基础的深度、宽度及延续年代,于8月12日对济州城墙的西北角进行解剖发掘与勘查。 一、发现夯土城墙遗迹,为黄土夯筑,夯层明显,夯窝清楚,现存高度3米有余,宽约16米。根据城墙内出土的文物及夯筑方法、层位关系等,经专家论证为西汉早期城墙。 二、在城墙的底部又发...
绥宁县文物普查队近日在该县黄桑坪苗族乡和乐安铺苗族侗族乡发现6处清代乾隆年间的烽火台(又称烟墩)遗址。 该县文物部门考证,这6处烽火台遗址是清朝政府于乾隆五年(1740年)镇压绥宁苗民起义领袖粟贤宇为首的湘桂边界农民起义后,整修和增建的烽火台。这些烽火台的主要作用是在边远山区快速传递军事情报,形成军情传递网络和报警系统。当时,清政府以黄桑营为中心,分别向东、南、西、北四面开辟了传递军情的烽火台线...
一座座旧厂房、旧仓库被拆毁,一件件旧设备、工艺流程、手工技能被遗弃、遗忘……当河北工业化进程在不断加速中,一些标志性的早期工业发展的遗存也不断消失在人们视野之中。 昨日下午,记者从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业遗产调查成果汇报会上获悉,河北省工业遗产专题调查组现已完成对张家口、保定、秦皇岛、邯郸及唐山五个地区的调查统计,河北新发现工业遗产由最初的27处增至61处。 61处...
记者昨天获悉,经过4个月抢救性考古发掘,我市又发现4座土墩墓。在这些土墩墓中,发掘出一批从西周—春秋时期,到宋代的墓葬,共出土包括印纹硬陶、原始瓷在内的12件文物。其中春秋时期土墩墓的特有构造,将向心式布局的土墩墓的分布范围,向南大幅推移,为深入研究青铜时代江南土墩墓的葬俗和社会结构提供了宝贵的考古学资料。 5月—8月,为配合宁杭高速铁路建设,常州博物馆受省文物局、南京博物院指派,联合溧阳市文管...
9月2日,全国“三普”工作长治普查队在沁源县发现一处石窟,专家鉴定,该石窟建于北齐,距今约有1400多年。 石窟位于沁源县郭道镇康家庄村东台地上,凿于4平方米天然砂石上,坐北朝南,窟室平面方形,长约3米,宽约0.8米,高约1.5米,足以容下两三个成年人。两个窟室并排相连,每个窟内有雕佛、弟子3尊,最小的高约0.33米,最大的则有0.66米,佛像造型端庄,手法细腻。在佛像周...
近日,甘肃省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开展的麦积山顶清代重修实心砖塔考古清理工作基本结束。这次清理除出土一批清代文物外,还获得了40多块宋代铭文砖和11件北朝石雕造像,是建国以来麦积山佛教艺术考古史上的又一次重要发现。 2008年汶川地震波天水,麦积山石窟遭受程度不同的破坏性影响,位于麦积山绝顶的清代重修砖塔塔身被震裂,塔基严重下沉,必须进行抢救性保护维修。经甘肃省文物局批准,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对该...
考古现场 逐水而居、磨石为斧、抟土成器、捕鱼为业……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飞副研究员昨日透露,随着铜仁锦江流域19处大型遗存的发现,3000年前锦江流域的先民生活场景逐步揭开面纱。 李飞说,此次考古工作从湘黔相接的锦江下游至江口境内展开,耗时41天,发现各类遗存19处,包括施滩、杜家园陶器采集点、落鹅等遗址,采集陶、石、铜等各类遗物数百件。“在锦江下游,有坝...
自太原东行225公里,穿越太行山崇山峻岭,直抵燕赵大地之咽——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8月27日,记者与全国晋商会馆的发掘者、摄影家荣浪组成的本报前方报道组抵达石市,就近期该市在市政拆迁中发现的一座建于民国早期、具有百年历史的晋商票号展开了采访。 探访—— 震撼!“孤岛”中的“孤岛”,百年晋商票号孑然傲立于现代化都市中心 石家庄市,京广铁路在此与石...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文保部门日前在征集文物时发现了一件清朝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的圣旨《奉天诰命》,虽然历经18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 宽城满族自治县文保部门是在该县孟子岭乡一户农民家发现这件文物的,这幅圣旨材料为五彩提花锦缎,以卷云图案为底纹。圣旨全长2.5米、宽30厘米,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两种文字均由两端向中间延伸,合于中幅。 这一圣旨的主要内容为:清王朝对山海关防御官...
一个由多国考古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在摩洛哥发掘出了一些用贝壳制成的饰品,经检测它们已有约8万年的历史。考古人员认为,这说明人类在约8万年前就已经具备了思想,能够制作饰品。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29日发表公报说,这项研究由该中心与摩洛哥、以色列和德国的学术机构合作完成。考古人员在摩洛哥的4处考古点发掘出了一些贝壳类的饰品,其中有些埋藏在距今8.5万年到7万年的特殊地层中。 考古人员随即对它们进行了...
8月28日,全国“三普”工作组榆次普查队在什贴镇颉纥村发现了一座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砖塔——颉纥塔。 颉纥塔位于榆次区什贴镇颉纥村西口。创建年代不详,为明代建筑风格,通高4.8米。塔基以上共三层,一层塔基平面呈八边形,空心结构,可置佛龛,但因地宫被盗,塔基部分遭到损毁,且塔身发生倾斜。二层、三层平面呈正方形,结构为整体实心。塔外檐通体仿木结构,槅扇门窗、柱、枋、斗拱、檩、椽...
近日,江苏省宿迁市文广新局接到市区一建设工地举报,在施工建设小区围墙深挖基础时,发现有青砖砌成的弧形建筑物。该局立即派业务人员赶到现场,经现场勘察,确定是一座砖室券顶古墓,并随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坐西朝东,距地表约1.5米,由后室、横前室、甬道和墓道四部份组成,整个墓长8.3米,用长方形和梯形两种规格的青砖砌成,墓室及甬道地面采用“人”字形满铺砖,砖的一侧面带有乳丁复菱...
南京农花村发现25座古墓,9米东吴大墓分“一厅两室” “天玺元年十月五日作”一块纪年砖的出现,令考古人员欣喜半天。相比去年,今年以来,南京地区考古没有出现大的高潮。因此,昨天雨花台南面农花村发掘出有纪年砖,又出土了扁壶、瓷碗、陶猪、陶灶等齐全文物的东吴大墓可以说是一大亮点。然而出土的一件带有8个耳系的直腹小罐考古专家称从未见过,更神秘的是一个人形小...
记者昨日从开阳县有关部门获悉,该县文物普查组在楠木渡镇胜利村调查文物时,发现了明代由盛转衰转折点之一的平播战役重要遗迹——“明征播战亡士卒合冢墓”。 “明征播战亡士卒合冢墓”位于开阳县楠木渡镇与遵义县尚稽镇交界处乌江中游河口渡南岸,河口渡是乌江最古老的渡口之一,开渡于明初。据有关史料记载,1597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反叛,1600年初,明朝中央政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