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14日召开的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上获悉,截至目前,邯郸、沧州的文物普查工作已经完成,承德市的文物普查工作将于11月底完成;全省已完成普查面积7.6万平方公里,新登录不可移动文物点6000多处。其中,邯郸3465处,沧州1520处,承德1100余处。 文物普查工作自开展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
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开展以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物部门全力投入,截止到7月31日,全省已经普查不可移动文物37689处,其中新发现33261处。 浙江省结合本省实际,编制了第三次文物普查技术指导材料汇编,以更好地指导普查工作。同时,严格落实国家文物局相关要求,暂停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将浙江省考古所具有高级职称的业务人员全部派往普查一线。截至目前,在全国普查新发现的7万多...
11月7日至8日,陕西省文物普查办公室专家组专程来到渭南大荔县,指导文物普查工作。张在明研究员、陆中明教授,对四个分队的文物标本、表格进行了检查和指导。 大荔县文物普查工作已开展半个月,田野调查进行了80%,新发现文物点超过200处,以遗址、民居、土塔、戏楼、渠首为主。尤为可喜的是全部绘图采用了电子绘制,属全省首家。表格填写认真、准确、详细。对近现代文物点认识到位,收选合理。 经过专家组的点评...
2008年10月23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了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铁力瓦尔迪·阿不都热西提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全区14个地州市分管领导(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和文物部门领导(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德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第二阶段即野外普查阶段自去年12月份启动以来,已先后完成开发区、武康、莫干山、新市、新安、雷甸等六个乡镇共94个行政村、14个社区、5个居委会的野外普查工作,覆盖区域面积545平方公里。普查共登记文物点580处,其中复查229处、新发现351处。按类别分为古遗址112处、古墓葬56处、古建筑358处、石刻1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5处、其他2处。普查成果特色明...
进入文物普查第二阶段以来,枣庄市市中区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圆满完成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普查进度,合理安排阶段性野外调查任务。近一段时期,区普查队结合工业遗产保护,重点对城区古建筑尤其是中兴煤炭工业遗存进行了调查。征集有关文物普查信息300余条,确定文物普查技术路线,重点调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包括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传统民居等。复查“中兴公司办公大楼̶...
承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各个历史时期古文化遗存均有广泛分布,自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展开以来,根据国家、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工作。现正对已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市、县(区)进行复查;在基本建设中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市、县(区)和原考古勘探、发掘单位进行复查。 为确保复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标准、高质量进行,近日,在平泉县召开了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复查工作...
10月21日,衢州市召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会议。市普查办副主任、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郑乐平主持会议,全市各县(市、区)普查办主任和业务科室负责人(普查队长)参加了会议。会上各县(市、区)普查办汇报了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实施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市普查办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回顾,对各县(市、区)普查进度进行了督察,并对明年工作进行了安排。 衢州市各地普查工作扎实有序:一是普查工作细致深入,阶段性成果喜人。全...
2008年10月17日,江西省财政厅发出《关于加大文物普查经费保障力度的通知》(赣财教[2008]157号)。 通知指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国务院专门部署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我国当前最大最紧要的文物保护基础性工作,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开展文物普查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文物普查工作是公共财政义不容辞的职责。为贯彻好国务院和江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
根据省文化厅党组和省文物局分党组《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要求,目前省直文物系统的学习实践活动已进入第二阶段。为认真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近日,省文物局印发《关于认真组织古建、考古工地和文物普查队党员干部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通知》,专门安排部署古建、考古工地和文物普查队(即在外地工作)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工作。 《通知》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在外地工作的党员干...
2008年10月21日,东莞市召开了文物普查工作座谈会。市普查办、普队和已完成田野普查的石排、凤岗、石龙、东城、大岭山、洪梅六镇(街)普查员共29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形成了以下共识: 一、确定普查进度。按工作计划,东莞市于2009年7月份要完成田野调查,时间紧,任务重,每个普查队在春节前要各完成三个镇(街)的实地普查。经征得各队的意见,确定市普查一队完成万江、南城、厚街的田野调查;市普查二队完成虎...
宁波姚江南岸青林古渡与铁路之间,浓荫覆盖下,深藏着一座小小的军营,这使我们普查队员颇感到意外。 这座军营背靠着姚江,恰在海曙区与江北区交界处的海曙区这一侧,是一处典型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仿苏式建筑。规规整整的朝南四开间,坡型屋顶上覆盖洋瓦,外墙一律为青砖所砌,地面的基垫厚达1米。距此西侧10米左右处另有一个小型的地下防空设施,内可容10余人,外部相当隐蔽。 根据普查队的调查结果:此处军营与青林湾...
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完成了宁波、舟山和台州市部分地区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的陆地调查部分,发现水下文化遗存疑点105处,其中宁波市25处、舟山市65处、台州市15处,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宁波象山港海域和舟山市灰鳖洋海域的探测和摸索工作,确认了4处水下文化遗存点和16处疑似水下文物点。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助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威介绍,我国沿海水下文物调查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水下文物普查成...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截至9月30日,西藏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新发现文物点1096处。 据介绍,这次普查从3月开始,以县为单位开展。截至目前,西藏共有28个县启动了实地文物调查工作,调查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点1475处,新发现文物点1096处,复查文物点379处。其中,在阿里地区新发现了70余处石框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2007年9月,长兴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工作开始前夕,推出“招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志愿者”新举措。9月30日,县文物普查办在县中心广场举行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图片展暨招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志愿者活动,当天有60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市民报名参加。而后,我们通过各级组织层层发动,又有包括机关干部、企事业员工、教师、学生、农民、自由职业者等各行业100多名志愿者主动报名参加。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