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成为浙江省长兴县文物普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7年9月,长兴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工作开始前夕,推出“招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志愿者”新举措。9月30日,县文物普查办在县中心广场举行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图片展暨招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志愿者活动,当天有60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市民报名参加。而后,我们通过各级组织层层发动,又有包括机关干部、企事业员工、教师、学生、农民、自由职业者等各行业100多名志愿者主动报名参加。截止2008年10月,全县已有文物普查志愿者148名。

对于主动报名参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志愿者,普查办针对志愿者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业余爱好、身体状况等不同情况,分别安排了野外调查、资料整理、博物馆窗口服务等工作,凡参加野外普查同志颁发志愿者工作证,对普查工作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给予适当奖励。

一年来,全县已有100多人,近500人次参加野外普查和室内工作,他们作用是可圈可点的。如林城镇石英村王光安、李洪云两位志愿者为普查队提供牌坊沟、荆竹关两处重要商周时期印纹硬陶窑址引起了环太湖地区吴越文化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目前,他们都主动担任这两处窑址的业余文保员。水口乡顾渚村志愿者陈幸福不顾60岁高龄先后与普查队一起发现了九龙山窑址,石马头石生像等重要古文化遗存。同时,志愿者的热情也是令人感动的。洪桥镇陈桥村志愿者周伟才不但与普查队员一起踏遍了陈桥整个山村,登录了6处文物点;而且该村普查工作结束后,还先后两次主动为普查队提供信息,并征集一批宋代钱币和3件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瓷豆。小浦镇镇干部陈平,利用节假日先后三次自驾车与普查队一起爬山涉水,协助野外普查工作。

在长兴县,文物普查志愿者的行动已成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