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发掘区全景 玉架山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临平街道小林村五组(丰禾村)北侧,西距良渚遗址群20余公里,现已归属余杭经济开发区,面积近25000平方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08年10月20日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杭区博物馆联合对玉架山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7600平方米。发现了良渚文化中晚期环壕聚落遗址,环壕内主要有大型堆筑土台、“砂土层”、墓葬、居住址和...
新文物点1688处集体“检阅”古井古桥古楼请你看个饱 正值有着近7000年历史的马家浜遗址重新发掘之际,记者昨天从嘉兴市文化局获悉,我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在嘉兴市群艺馆内亮相,以古建筑、古遗址、古窟寺、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为主要内容的400多幅精美图片,默默印证着嘉禾大地深厚的历史底蕴。 新发现文物点1688处 据介绍,我市从2007年11月开始进行第三次文物...
在和平县彭寨镇二六村挖掘发现的各种陶器碎片 通体磨光的玉镯石器 记者昨日从河源市和平县文广新局获悉,该县文物普查队近日在彭寨镇二六村发现一处古遗址群,经当地文物专家考证,初步认定该遗址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群,距今约3500—4500年。据悉,该遗址群是当地村民在种植油茶开垦山地时意外被发现的。 据和平县博物馆馆长陈子昂介绍,发现古遗址群的二六村位于和平县彭寨镇东北角,...
11月12日上午,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禹会村遗址考古队向记者展示了最新发现:一尊高约30厘米的白土陶鬶。据考古队负责人王吉怀研究员介绍,白土陶鬶在整个龙山文化时期极其罕见,是当时最高级的礼器,白土陶鬶的出土是禹墟今年第三次考古发掘以来的一项重大发现,证明禹墟曾经发生的聚集祭祀活动级别之高、规模之盛、领袖号召力之强。 这尊白土陶鬶腹径约14厘米,侈口鼓腹,长颈低裆,三足中空,整体匀称。颈部上粗下细...
保利09秋拍推出的《诗书画联璧卷》中,石涛自书诗多达28首,为学界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学界对石涛的研究中,关于他是否见过康熙皇帝,一直是坊间悬案。近日,故宫博物馆原院长杨新先生从该《诗书画联璧卷》中考据出四首见驾诗,证明石涛确实见过康熙。松鹤双清:话石涛《诗书画联璧卷》故宫博物院 杨新在中国绘画上史上,石涛一直是艺术史论界热烈讨论的人物。这不只是因为他在画史上具有崇高地地位,其影响直到今天的画坛...
从2006年开始,遍访全省,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终于在这个冬天刚来临时迎来收获的季节。这是我省历史上首次针对16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的全面普查,全省共搜集非遗线索84583条,发现重大项目135条,并命名了山西“非遗”普查十大发现。昨日,记者采访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办公室牛晓珉主任。 丰富的民间文学稀缺的传统体育 在普查汇总表中,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本次普查...
资料图片:襄汾赵雄花腔鼓亮相平遥古城(来源:山西襄汾综合门户信息网) 花腔鼓 花腔鼓是襄汾县赵雄村一带流行范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傩舞。它源于祭祀,是别具风格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与传统的鼓乐表演不同的是,襄汾花腔鼓的表演者和伴奏者均戴“阴曹鬼怪”的面具,使用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乐器,表演内容为“五鬼闹派”和“众鬼闹判”等。曲牌主要有小得胜、大得胜、珍珠倒卷帘、风搅雪等。 赵雄花...
文化局的工作人员手拿文物重温辽金盛况。记者 李波 摄 考古人员在现场收集的辽金遗物狮子头屋脊。记者 李波 摄 在调兵山,民间流传着很多与金兀术有关的故事,然而考古人员在这座山城发现的都是青铜时期的文物,一直没有辽金时期的遗物让这些民间传说找到历史的归宿。近日,一辆施工的铲车找回了这段缺失的历史。 施工人员在调兵山西南角铲出一些“残砖碎瓦”,其中有灰布纹瓦残片、灰...
浙江省景宁县文物普查队在完成野外普查“回头看”的最后阶段,经过千辛万苦的寻找,终于在悬崖峭壁上找到了传说中的有明确纪年的元代的银坑洞及摩崖石刻。 该银坑洞及摩崖石刻位于景宁县梅岐乡竹山行政村竹山自然村村西侧龙潭桥坑北侧、离下面溪流60多米的陡山山腰上,是一处较大银坑洞开采遗址,洞口悬石两处壁面上有题刻。洞口东侧壁面上刻着“至正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上山前坑采银矿十分有利”,幅面宽25厘米,高约40...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日(10日)发布,河南省淅川县龙山岗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发现了仰韶时代晚期的房址群,特别是三座大型分间式房屋,面积大、规格高,在汉水中游同时期文化遗址中十分罕见。 龙山岗遗址又称黄楝树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黄楝树村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文物保护项目之一,属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现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遗存丰富。20世纪60年代,河...
在和平县彭寨镇二六村挖掘发现的各种陶器碎片 通体磨光的玉镯石器 初步认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距今约3500—4500年 记者昨日从河源市和平县文广新局获悉,该县文物普查队近日在彭寨镇二六村发现一处古遗址群,经当地文物专家考证,初步认定该遗址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群,距今约3500—4500年。据悉,该遗址群是当地村民在种植油茶开垦山地时意外被发现的。 据和平县博物馆馆长陈子昂介绍,...
奈良县樱井市的“缠向遗址”内发现了3世纪前叶日本国内最大的建筑遗址(画面下部的白色线内)。图片上方为箸墓古坟。(共同社) 日本奈良县樱井市“缠向遗址”日前发现3世纪前叶日本国内最大的建筑遗址,专家指出该地可能是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的宫殿。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奈良县樱井市教育委员会10日发布消息称,在“缠向遗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