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属洪州窑系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11月24日,樟树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昌傅镇太平村棲梧山发现了一处隋唐时期大型窑址群。经樟树市博物馆专家考证,该大型窑址群属洪州窑系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棲梧山大型窑址群位于樟树市昌傅镇太平村丰溪陈家组西南约600米处,南面靠水田,稍远处为蒙河,是一处理想的古代烧瓷场所。窑址群分布范围长约500米至600米、宽约50米,呈多...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三个凹孔,如同雕空的人的双眼和嘴巴,如再塑上鼻、耳,不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头塑像吗?你们看,这件距今约6000年前的陶器造型很奇特!”文物专家告诉记者,这件陶器器耳是在宝鸡市陈仓区白道沟遗址发现的。文物普查队员发现后爱不释手,至于它是哪种陶器的器耳,队员们一时还搞不清楚。文物普查队员已将其命名为白道沟遗址人面头像标本,列为文物普查重要发现之一。袁锋
昨日,记者从大岭山镇获悉,2007年4月至今,大岭镇开展文物普查新发现82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人员在全镇共发现13处明朝文物,今年12月份广东省有关专家将来验收。 在本次普查过程中,新发现年代久远的文物始于明朝。到今年11月初,普查人员在大岭山镇共发现13处明朝文物,其中大部分为古墓,同时还有古井和宗祠。 大岭山文物普查办专职普查员黎福校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文物登记表,上面记录的是新发现的明朝徐鹤...
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墓穴。朱嘉磊/摄 经过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近两年的勘探,11月20日,房山区窦店镇汉代古墓群的发掘工作正式展开。昨天,记者在房山区窦店镇看到,几座墓室已经挖开,文物工作人员在墓室中发掘出大量陪葬的汉代陶器以及其他陪葬品。据现场发掘人员透露,共在附近发现了32座汉代墓室。 发掘地点位于窦店镇墩台村。昨天下午,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发掘工作正在展开,数十名工人在...
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墓穴。朱嘉磊/摄 经过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近两年的勘探,11月20日,房山区窦店镇汉代古墓群的发掘工作正式展开。昨天,记者在房山区窦店镇看到,几座墓室已经挖开,文物工作人员在墓室中发掘出大量陪葬的汉代陶器以及其他陪葬品。据现场发掘人员透露,共在附近发现了32座汉代墓室。 发掘地点位于窦店镇墩台村。昨天下午,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发掘工作正在展开,数十名工人在标好的地线部位...
作为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发现之一,由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主持的东渚山区墓葬抢救性考古发掘日前已全部结束。在同公湾小山墓地,考古人员发掘了一个保存有从春秋早期到春秋晚期共10座墓葬的土墩,“一墩十墓”在苏州地区尚属首次发现;而在獾墩土墩石室墓中,则出土了精美的玛瑙管,其质地堪比真山大墓出土的玛瑙制品,据考证,獾墩土墩墓是苏州西部山区目前发现的仅次于真山大墓的又一处高规格春...
“三个凹孔,如同雕空的人的双眼和嘴巴,如再塑上鼻、耳,不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头塑像吗?你们看,这件距今约6000年前的陶器造型很奇特!”文物专家告诉记者,这件陶器器耳是在宝鸡市陈仓区白道沟遗址发现的。文物普查队员发现后爱不释手,至于它是哪种陶器的器耳,队员们一时还搞不清楚。文物普查队员已将其命名为白道沟遗址人面头像标本,列为文物普查重要发现之一。
对马团花对猴团花伏龙坪出土的东汉圆形纸 清代盗仙草(窗花) 王伯敏教授在研究东汉剪纸。 清代八仙(窗花) 近日,我省民间美术研究学者鲍家虎致电记者,兴奋地“爆料”:我国美术史论家王伯敏教授最新的研究成果,把剪纸的历史由公元420年改写为公元前206年,提前了六百多年,由此,我国剪纸已经确定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剪纸历史有多久 中国剪纸艺术源...
炎陵县文物工作者在查勘石砌字纸炉。廖才文 摄 炎陵县文物部门今天传来消息,他们在该县沔渡镇苏洲村考古时,发现一座清朝咸丰二年修建的石砌字纸炉,该炉历时148年仍保持完好。经考古人员现场勘测,该炉连底座共8层,高近4米,底座为四方形石砌台基,占地约10m2,顶端为石雕尖形塔顶。 据考证,该炉为咸丰年间当地绅士为庆祝村庄内的学子学有所成而捐资共建,供学子们平时焚烧废弃稿纸之用,建成后当地村民每逢农历初...
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墓穴。朱嘉磊/摄 经过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近两年的勘探,11月20日,房山区窦店镇汉代古墓群的发掘工作正式展开。昨天,记者在房山区窦店镇看到,几座墓室已经挖开,文物工作人员在墓室中发掘出大量陪葬的汉代陶器以及其他陪葬品。据现场发掘人员透露,共在附近发现了32座汉代墓室。 发掘地点位于窦店镇墩台村。昨天下午,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发掘工作正在展开,数十名工人在标好的地线...
内容提要:新疆早铁器时代初期所出现的铁器并不是本土所产,而是来自西亚、中亚,这与青铜器时代——早铁器时代的希腊人、阿拉伯人、雅利安人、粟特人、高加索人等民族的相互迁徙、融合、入主新疆有一定的关系。铁器最初从西亚进入中亚地区以后,在一段时间内,铁器文化并未在新疆落地生根。更谈不上经新疆自西向东沿河西走廊向中原传播。早铁器时代铁器在新疆的使用过程,并不代表冶铁术在新疆的传播过程。新疆早铁器时代上限可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