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文物报》编者按: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根据城市工业布局调整规划,众多工业遗产将面临重要抉择,成为既紧迫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一背景下,今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是“聚焦工业遗产”,同时在无锡举行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形成《无锡建议》。近日,国家文物局又下发了通知,对各有关单位加强工业遗产保护提出了明...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孕育了辉煌的中华文物。在中华崛起和盛世收藏的大背景下,旨在“传承文明,保护遗产,促进交流,怡养情致”的“首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在中国上海隆重举办,这是华人收藏家的盛会,是传承文明、保护遗产的盛事。 一、中华文物传承中的海外民间收藏 此次“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的主题是“收藏:感...
为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置突发事件,黑龙江省档案馆日前出台了《黑龙江省档案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极大地提高了档案馆在发生水灾、火灾、档案被盗及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据介绍,应急预案由总则、应急处置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防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理五部分组成,确定了档案优先、以防为主和快速反应及时处置的原则,着重要求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及抢险救援组,建立了应急处置...
昨日,作为首届中国国际漫画节主体活动之一,国内唯一的全国性漫画创作行业峰会中国漫画家大会在广州召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广州市副市长徐志彪等领导到会并讲话。随后,孙寿山出席了在暨南大学举行的首届亚洲高端数码技术研究会研究作品展。 据悉,本次大会以“新媒体,大漫画”为主题,百余名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的漫画家聚首羊城,与来自法国、日本、韩国...
吴良镛 中国的文化遗产很丰富,其中有些已经发掘了,还有一些有待发掘。现在文化部即将实施一个“指南针计划”,就是把中国历来的科学发明重新再梳理一遍,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现在全中国需要关注、吸收西方现代文明,同时又要研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学和西学都很重要,不能有所偏废,早在王国维和梁启超时候就是这样认为的。应该说,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当代世界主流文化的了解和学习还是不错的,但...
张文彬 文化遗产对当代社会最具有积极意义的地方就在于它体现了我们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象征。我们的文化遗产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国家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而且,极为珍贵的是,在世界五大文明古国里,只有中国的文明是延绵不绝传至今天的——200万年来,我们一直都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一脉相承。我们正是这伟大文明的创造者的子孙,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而这种自豪感...
吕济民 中国文化有这么几个特点,我认为很重要。第一,历史悠久,时间延续很长。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的文明史已经有五千年了。第二,中国文化连绵至今,没有中断过。从夏商周开始,每个朝代的皇帝是谁?都城在哪里?我们都说得清楚。世界上也有比我们更早的文明,但是都中断了。第三,中国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多彩,富有中国特色。 在当今世界,中国社会也是非常有特点的。我们要构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这样...
一个不懂得尊重文化、不保护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我们拥有数千年的璀璨文明,因为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精心呵护先人留下的遗珍。如今,人们越发感觉文化建设在建设和谐社会中举足轻重,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公布为“文化遗产日”,足见党和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在我国第一...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方案,日前经过专家组论证后基本确定。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该局日前在北京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召开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总体工作方案》《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岩土体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方案》《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小环境监测与评估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 据介绍,这三个方案涉及的内容包括千手观音彩绘与贴金材料、工艺及病...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在保护过程中依然存有各种悖论。是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还是鼓励改革与创新、与时俱进?对此,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内容和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除了音乐,我什么都听不清” 2月6日,作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之一的北京智化寺京音乐像往常一样在寺内例行演奏...
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考大致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支持,逐步建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规范和话语体系;二是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保护对策,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是“记忆工程”和培养“接班人”,以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进一步科学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定地域环境下的一定人类族群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
二十五日发表的《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西藏的传统文化,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得到了继承、弘扬和发展。 白皮书表示,民主改革以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西藏文物保护工作,从政策、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西藏的文物管理机构逐步健全、文物保护队伍不断扩大,文物保护体系渐趋完善,文物研究...
承载着20世纪中国的记忆 问:20世纪遗产保护是当前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2008年4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通过了《20世纪遗产保护无锡建议》,这是国内首个关于20世纪遗产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20世纪遗产已经纳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视野。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我国20世纪遗产保护的相关情况。 单霁翔:在我国,针对20世纪遗产实施保护的观念形成较早,最初以保护“革命...
日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就西藏自治区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请您概述一下西藏自治区的文物资源,这些文物有怎样的独特价值? 单霁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西藏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根据这些年文物工作者广泛调查的数字表明,目前分布在全区范围的古代文化遗址、古墓葬、石刻艺术以及宫殿寺庙、庄园建筑等各类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