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汉东的星月,映亮了千古朱沱。汉东的神韵,描绘着崭新的朱沱。”这是朱沱镇形象歌曲《朱沱之歌》中的两句歌词。所谓“汉东”,是指当地一处俗称汉东城的古代城市遗址,也有当地居民曾根据传说称之为汉东国。 前年至今,市区文物部门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近日,重庆文物保护所进行第二次发掘,进一步确定了该遗址系唐宋时期城墙道路遗存。 一座沉睡的千年古城正在缓缓向我们走来。 汉东城遗址位于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六...
越窑,是生发在我们浙江的一个古代名窑。从唐代到五代,是它的兴盛时期,到北宋还在继续延烧,然已开始走下坡路。北宋中期以后,其地位逐渐为龙泉窑所替代,到南宋就停烧了。越窑的窑址是以浙东慈溪的上林湖窑为中心,包括上虞窑的寺前、帐子山、凌湖和慈溪的上岙湖、白洋湖一带的产地为代表。同时,绍兴、诸暨、鄞县、奉化、临海、黄岩等也都一直在烧造着青瓷。初唐时的越窑器,仍处于中国青瓷的低潮时期,其基本风格与南朝和隋朝...
重庆汉东城遗址近日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发现唐宋时期城墙道路遗存。 汉东城遗址位于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6社,地处长江左岸二级阶地,核心面积两万多平方米,首次发掘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发现城墙、房址、墓葬、灰坑、水沟、道路和陶窑等各类遗迹101处,出土器物小件800余件,器物标本4500余件,涵盖新石器时代、商周、汉代、唐宋元及明清等时期。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院考古专家介绍,此次考古是第二次发掘,调查面...
簪花仕女图上女子的服饰 商周商贵族讲奢侈,皮毛身上穿 商朝人多穿齐膝短衣,扎着裤脚。衣着材料除麻、葛外,已有十分细致的绸子。奴隶主贵族的衣服上,多织绣花纹,连腰带、衣领和袖口,也有花纹。贵族男子常戴帽子,有一种平顶式帽,到春秋战国还流行;汉代的“平巾帻”,就是从它发展而来。妇女多梳顶心髻,横贯一支圆骨簪;有的还在头顶两旁斜插两支顶端带小鸟形的玉簪。大姑娘梳辫子,小孩子则梳两个小丫角...
《武媚娘传奇》近期正在电视上热播,大唐盛世的城市是什么样子?每个人都有着不同遐想。在距离重庆主城100多公里的永川区朱沱镇,一大片绿油油的庄稼地下,就埋藏一个完整的唐宋时期古县城遗址,这也是重庆境内现存遗存最丰富、保存最好、时代延续性最好的古遗址之一。25日,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掘,这座千年前唐宋时期的古县城终于露出真容。 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是一个长江边上寻...
12月16日,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将四万七千余枚古钱币移交廊坊博物馆收藏。此次移交的古钱币多为窖藏出土,主要是唐、北宋时期钱币。 据了解,这批古钱币中有铸造工艺考究,钱文深峻,字迹清晰的“唐开元通宝”,还有最早的重宝钱“唐干元重宝”。此外,北宋钱币数量较多,从宋元通宝到宣和通宝,历经8位皇帝,铸行31个品种,不仅历史脉络清晰,而且钱币铸造工艺都较为精致,字体丰富多样,字迹清晰优美。 这...
专家现场鉴定77件文物。 11月27日,南充市文物保护部门接到市民举报称,今年6月在南充市孔迩街文庙遗址,挖出三个装有酒杯、花瓶、铜钱等物的大陶罐,其涉及到的文物数量较多,但被挖出的文物已被现场人员私分。 接到举报后,相关部门迅速出动,对这些文物予以了追讨。昨日,在发掘文物的在建工地上,南充市文化部门对市民上交的文物进行了清点,共计77件文物。不过,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现场勘查,还有...
11月22日,位于长株潭三市核心昭山风景区的昭山古寺落架正式启动大修。修缮后的昭山古寺将重现唐宋风采,成为昭山一道全新的风景。 昭山是一座佛教名山、文化名山,昭山古寺就坐落在昭山之顶。昭山古寺又名昭阳寺,始建于唐初年间,几经修缮,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为历代湖湘名刹,更是四方信众参禅祈福的圣地。1982年9月,昭山古寺被湘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山古寺历史文脉绵延悠长...
优美精致的高丽青瓷是高丽王朝(918——1392年)瓷器中的代表作,它是受中国唐宋青瓷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是贵族物质、文化生活的象征。部分上品可与中国宋代汝窑瓷器媲美。统一新罗时代生产高温灰釉陶,高丽时代青瓷发展迅猛,受越窑影响较深。 10世纪末期大量宋瓷输入后,受中国北方汝窑瓷器和南方龙泉瓷器的影响,高丽青瓷开始呈现深沉的绿玉式格调,刻划花以菊花唐草为主要装饰纹样,造型以典雅清秀取胜,已不...
近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正科甲巷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旧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出土了唐宋时期的成都街坊遗址,一段保存完好的唐末排水渠首先引起了考古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此外,一段西北—东南走向的唐宋时期道路也初显真容。昨日,正科甲巷考古发掘工作现场领队易立介绍说,该道路与大科甲巷基本重合,可以肯定是唐宋时期成都的主干道。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毅推测,这条道路或为当时最大的主干道。 易立介...
近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春熙路附近的正科甲巷(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旧址)进行发掘时,发现了唐宋时期街坊遗址,清理出房屋、排水渠(沟)等生活遗迹。据考古工作人员透露,这次考古清理出的生活遗物,对研究唐宋时期的成都城市格局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正科甲巷遗址与江南馆街遗址发现的部分遗迹单位之间存在联系,根据文献记录和考古成果,考古队确认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是个商业区。 正科甲巷...
成都正科甲巷发现唐宋遗址,再现马可·波罗笔下“繁华的大城” 沟渠、水井、人家……继2007年,在成都市大科甲巷以东江南馆街考古发现了唐宋街坊遗址后,今年6至10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正科甲巷3号(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旧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唐宋遗址。昨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易立表示,正科甲巷遗址的年代主要集中于唐末五代至宋元之交,所体现的文化面貌与其东南方向的江南馆街遗址相近...
文学史上,有影响的“西厢故事”共有四版:唐代元稹《莺莺传》、北宋赵令畤《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金人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人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版西厢,在传颂浪漫爱情的同时,亦留下了丰富的唐宋金元时期人们用香的记录。 唐人用香之法颇多,如佩戴、含服、涂敷……养颜用品五花八门,而熏衣香方更是层出不穷。 唐人元稹的《莺莺传》行文简约,提及香的地方不多,却真实反映了唐代...
唐以前的饮茶,属于粗放煎饮时代,是或药饮、或解渴式的粗放饮法。到了唐宋以后,则为细煎慢啜式的品饮,以至形成了绵延千年的饮茶艺术。 至宋代时,以品为主的唐代煎茶发展成了“斗茶”,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性品茶的阶段。 宋代斗茶时,先把饼茶击碎成小块,并碾成细末,放入烫好的茶盏,再注入沸水调制成茶膏,然后用特制的茶筅(形似小扫把的工具),边转动茶盏,边搅动茶汤,使盏中泛起汤花,以比较茶汤的色、...
唐代的青瓷以南方越窑为主。越窑的范围主要指唐代越州行政管辖的七个县,包括余姚、诸暨、萧山、上虞等等。古代瓷器的命名,大多是以当时的行政区域加上窑口的名字命名,比如越州产的陶瓷就叫越窑。 唐人陆龟蒙有关于越窑的诗歌:“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越窑颜色的青翠漂亮。其实,最早期的越窑有点偏黄,那个黄是绿里透黄,有点像红糖的那种糖黄色。 越窑青瓷在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釉色呈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