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洛阳一处基建工地发现唐宋不同时期烧窑12座,据推测可能是为当时营建洛阳城烧制建筑材料而建的官营窑址。 据了解,这12座烧窑由于时代不同,其大小、形制不尽相同。从窑室内出土遗物看,1座为烧制陶器的,其他为砖瓦窑。 此次发掘唐代烧窑共5座,残留有窑床、火膛、操作坑、窑门、烟道底部,窑室内出土物有外素面内布纹板瓦残片、莲花纹方砖残块、莲花瓦当等。宋代烧窑共7座,保存较...
图1 图2 图3 始于南北朝的三彩在初唐重装登场,一举成为中国彩陶艺术的不朽巅峰。“唐三彩”在制瓷技术和绚丽多姿的彩釉装饰方面贡献巨大,对彩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景德镇及各窑口彩瓷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唐三彩吸取了国画、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语言,灵活运用堆贴、刻画等装饰手法;巧妙地运用浇釉、蘸釉等施釉技法,入窑高温烧制,釉料...
定窑赭黄地上洁白如玉的卷枝牡丹 定窑狮形枕 20世纪以前,用惯了布料软枕的人都以为唐宋时代的瓷枕是殉葬之物。1922年,考古学家在被黄河掩埋的北宋钜鹿城发现一居住遗址的火炕上摆放着瓷枕,有的还用墨书在枕底书有“新婿”之类的字样, 到这时人们才确信一批批硬邦邦冷冰冰的瓷枕不是什么明器,而是宋代人床榻之上的寝具。 20世纪50年代独具慧眼的陈万里先生,从传...
以意境深邃的山水画为主体代表的我国古代绘画作品,大多出自名家之手,还有许多是文人士大夫和高级贵族乃至皇帝的非功利目的纯欣赏性的艺术创作,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和各个民族,由于社会风情、文化传统、世界观和艺术观等方面的差异,由于采用的物质材料和表现手段的不同,因而各自创造了独特的绘画样式。大体上可分为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欧洲绘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两大体系。 中...
据新华社电考古人员日前对河南省太康县发现的宋金时期钱币窖藏进行了发掘清理,经过初步清点,共出土铜钱约800斤,包括汉、唐、宋、南宋、金等各个时期的钱币,其中宋代钱币最多。 钱币窖藏是太康县龙曲镇料城村一村民在取土垫宅基地时意外发现的,共两座。一座为砖室结构,窖藏为平底,四壁是由青砖逐层侧铺砌筑而成,放入的钱币呈东南西北向排列;另一座是椭圆形土坑窖藏,四壁和底部均无青砖,钱币排成一个圆。 专...
随着扬州城遗址考古工作的深入,一批批各个朝代的城砖陆续重见天日,扬州城遗址厚重而深邃的历史底蕴在这些形态各异的城砖中得以体现,记者昨从考古部门获悉,扬州已发现了品种不计其数的城砖,内容之丰富令人瞠目,有业内人士表示,扬州拥有如此丰富的城砖资源,完全可以开设一座城砖博物馆。 铭文内容包含人名、州名及时代特征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扬州唐城考古队队长汪勃介绍,十余年的考古研究中,扬州发现了品种不计...
《长物志》中还记录有明朝皇帝的御用茶盏。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茶盏工艺最完美的代表作。《长物志》说:“明宣宗(朱瞻基)喜用“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三足茶盏世属罕见。明宣宗的茶盏形状实在怪异,可见明代陶艺人思维活跃,有所创新。另外,明朝的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则喜用坛形茶盏,时称“坛盏”。明世宗的坛盏上特别刻有“金籙大醮坛用”的字样。“醮坛”是古代道士设坛祈祷...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这一概念与今所说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来的饮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金属类饮茶茶具在唐宋以来是少见的。因为金属茶具泡茶远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谓茶道雅桌的,唐以来主要变化较大的饮茶茶具有:茶壶、茶盏(杯)和茶碗。而这几种茶具与饮茶文化的兴起有直接关系。 (一)茶壶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其意是指从壶嘴里...
青花瓷是我国瓷器中的重要品种,其中景德镇青花瓷较为有名。我国生产青花瓷器的历史比较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世博会纪念品中,青花瓷作品也随处可见。青花瓷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本文简单介绍唐代与宋代两朝代的青花瓷特点,希望让读者大致了解。 唐代青花瓷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
唐代的青瓷以南方越窑为主。越窑的范围主要指唐代越州行政管辖的七个县,包括余姚、诸暨、萧山、上虞等等。古代瓷器的命名,大多是以当时的行政区域加上窑口的名字命名,比如越州产的陶瓷就叫越窑。 唐人陆龟蒙有关于越窑的诗歌:“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越窑颜色的青翠漂亮。其实,最早期的越窑有点偏黄,那个黄是绿里透黄,有点像红糖的那种糖黄色。 越窑青瓷在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釉色...
济南市文物工作者近日在该市长清区发现一处唐宋时期石窟造像,考古人员认为,这一组石窟造像在山东省并不多见,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在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麒麟村附近一处荒山上,文物工作者发现了这组唐宋时期石窟造像。在当地人称之为“百子洞”的洞穴中,北侧石壁上分上下三层,雕刻有近百个半圆雕石像,每个雕像高度在15-20厘米之间,动作生动,每组人物表现一个故事。当地文物工作者介绍,在...
据当地百姓反映,我省渑池县仰韶镇发现一批古币,而且在文物和公安部门赶到现场前曾遭百姓哄抢。随后记者前往采访。 9月10日,记者来到渑池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经该委康主任介绍,8月30日,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镇东方希望公司的四号池泥库挖出一批古币,刚挖出来时文物和公安部门还不知道,确有百姓拿走一部分,但在两部门介入后部分百姓已经主动交回,另有未交的仰韶派出所正在收缴。 据渑池文物管理委员会考证,此次出...
据当地百姓反映,我省渑池县仰韶镇发现一批古币,而且在文物和公安部门赶到现场前曾遭百姓哄抢。随后记者前往采访。 9月10日,记者来到渑池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经该委康主任介绍,8月30日,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镇东方希望公司的四号池泥库挖出一批古币,刚挖出来时文物和公安部门还不知道,确有百姓拿走一部分,但在两部门介入后部分百姓已经主动交回,另有未交的仰韶派出所正在收缴。 据渑池文物管理委员会考证,此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