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博物馆内珍藏的唐宋时期塑像。王小军摄 新疆北庭高昌回鹘佛寺也称西大寺,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都护府遗址西1公里处,为高昌回鹘王国皇家寺院遗址。佛寺残迹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约70.5米,东西宽约43.8米。经过4年多的修葺建设之后,这座沉寂了千年之久的古代西域高昌回鹘时期的古刹终于重见天日。 新落成的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博物馆分北庭回鹘王家寺院壁画展厅、北庭故城遗址展厅两个部分,总面...
图为博物馆内珍藏的唐宋时期塑像。王小军摄 图为游客在博物馆内参观。耿丹丹摄 新疆北庭高昌回鹘佛寺也称西大寺,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都护府遗址西1公里处,为高昌回鹘王国皇家寺院遗址。佛寺残迹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约70.5米,东西宽约43.8米。经过4年多的修葺建设之后,这座沉寂了千年之久的古代西域高昌回鹘时期的古刹终于重见天日。 图为馆内收藏的佛首。王小...
中国是南海最大沿岸国。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有一条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越窑青瓷就从海上丝路起点之一的明州港(今宁波)出发至广州,再由广州远销世界各地。因此,近些年的考古工作中,在台湾澎湖、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和埃及等地都发现了越窑青瓷。越窑青瓷,尤其是神秘的“秘色瓷”,不断引发人们的关注。 ...
2016年10月8日下午15:00,苏万顺、苏海河、苏泽立书画作品联展在琉璃厂艺融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共展出京城三苏书画艺术家的创作作品60余幅。苏万顺以行书、隶书、篆书见长,古朴典雅,洒脱流畅;苏海河以花鸟、山水画见长,兼工带写,基中融洋;苏泽立以楷书、行书见长,端庄秀丽,温婉飘逸。 此次展览是由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北京市道教协会道家书画艺术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记者从安徽歙县文物局获悉,9月22日该县杞梓里镇滩培村挖出近30公斤古代铜钱。经初步确认,出土钱币为宋朝时期的货币,最早的是唐朝末年铜钱。 22日,滩培村村民在修建道路施工过程中,在半山腰处发现近30公斤、近5000枚古钱币。24日当地村民才向文物局报告,文物局与当地公安赶到后收缴并封存了古钱币60枚,其他大批古钱币流失。文物局对现场遗存钱币进行勘测,暂未发现其他文化遗存。 据...
日前,黄骅市海丰镇遗址周边新发现三处重要遗址点,其中一处有大量唐宋时期陶片、瓷片和建筑遗址,为进一步研究海丰镇遗址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 发现唐宋遗物的遗址点位于海丰镇遗址东南1.5公里处。省文物研究所海丰镇遗址发掘队副领队马小飞介绍,新发现的三处遗址点采集的遗物与正在进行发掘的海丰镇遗址基本类似。其中一处遗址点内还发现了大量唐宋时期遗物,这为纵向研究海丰镇遗址的历史变迁提供了依据。同...
8月5日,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目前正才进行挖掘的河北沧州黄骅市海丰镇遗址中,有一处发现大量唐宋时期的陶片、瓷片和建筑遗址,这一发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海丰镇遗址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发现唐宋遗物的遗址点位于海丰镇遗址东南1.5公里处。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海丰镇遗址发掘副领队马小飞介绍,新发掘的三处遗址点采集的遗物与正在进行发掘的海丰镇遗址基本类似。其中一处遗址点还发现了大量唐宋...
日前,河北黄骅海丰镇遗址周边新发现三处重要遗址点,其中一处有大量唐宋时期陶片、瓷片和建筑遗址,为进一步研究海丰镇遗址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海丰镇遗址发掘副领队马小飞介绍说,三处遗址点位于海丰镇遗址东南1.5公里处,发现的大量唐宋时期遗物与正在发掘的海丰镇遗址基本类似。这为纵向研究海丰镇遗址的历史变迁提供依据,也为认识整个渤海湾西岸地区金元时期聚落空间分布和航运贸易提供...
2016年7月15日,著名妈祖文化研究专家、莆田市原博物馆馆长、大型《妈祖》画册作者(90年代出版)、“妈祖信仰源流展”创始人、考古专家林祖良先生,冒着烈日酷暑,再次来到贤良港,考察天后祖祠珍藏保存编撰于清乾隆年间首版《敕封天后志》和相关文物史料。林祖良先生在往妈祖故居的路上,发现了诸多唐、宋、元、明时期的瓷品碎片。 据林祖良先生介绍,他于八十年代曾对妈祖的渊源史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面调查。...
摘要:新县增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表现,通过考察基层政区——县的置废增减,可以进一步分析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经济开发与社会发展等诸多微观层面的复杂变化,并可由此探讨行政建制调整与朝廷地方控制之间的互动关系。宋代南方经济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问题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而此一漫长的开发进程所引发的地方剧变则要回溯到唐五代时期。爬梳史料可以发现,中晚唐时期江南地区尤其是宣歙、江西、福建三地,县级...
近日,在成都市天府新区的考古工作中,十多座唐宋墓葬里出土了不少新奇文物,除了一盘象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外,墓主还将一些陶器也带进了古墓。铜镜、文官俑、武士俑、人首蛇身的宋三彩陶俑等,都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得以重见天日。 在一处墓室里,一个陶狗保存完整,陶制的狗蹲坐在圆盘上,身体微微前倾,能够看出是“中华田园犬”。在出土文物中,圆形的青铜镜也让人猜测这位墓主是否为女性,不过,参与考古发掘工作的谢队长...
出土的象棋 23日,记者从成都市文物考古队获悉,天府新区一号文物点,近日发现了宋代墓群,其中一个墓出土了青铜镜、武士俑和一套青铜象棋。这是成都首次出土相对完整的唐宋时期象棋。 记者从成都市文物考古队了解到,该墓群是在5月20日发现的。目前,本次出土文物还在整理阶段。据了解,本次发掘的是长方形砖石墓,该墓被发掘时,这套30枚的象棋倒在墓主小腿骨旁边,很多粘连在一起。一起被发掘的,还有买地...
位于奈良市的东大寺正仓院里存有大量唐朝时传入日本的中国珍贵文物。 静嘉堂曜变天目茶碗 唐宋时期中日两国文化交往频繁,日本在全面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将大量唐宋艺术珍品带回了日本,由于中国战乱频频,朝代更迭,一些在中国已失传的文物珍品反而在日本得以留存,终成孤品。从这些珍贵的文物身上可以反观中华文化顶峰期的历史风貌,它们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唐代 中国已失传的五弦琵琶 唐代传入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