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将塞满牛粪的牛角与马蹄埋入土壤,取昆虫及植物的尸体混合哺乳动物或鸟类脖颈的皮肤焚化后灰撒大地,观天象以谋,察日月而动… 生物动力法 你以为我在说什么,我在说酿造葡萄酒! 这些匪夷所思,看似疯狂的举动,都在一种酿酒方式中出现。而这,就是生物动力法 Biodynamics。 这种有些神学和超自然的色彩的玄奥理论和实践方法,甚至被一些人认定为伪科学,主流葡萄酒媒体也对这个葡萄酒界的异类讳莫如深、...
沈炎彬研究员在特展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李浩敏研究员接受采访 9月28日上午,由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主办的“南极科考特展”开展仪式在博物馆举行。曾前往南极开展科学考察的我所沈炎彬研究员和李浩敏研究员等专家应邀参加了开展仪式。 开展仪式上,博物馆冯伟民馆长首先致辞并介绍了本次特展的基本情况。随后,李浩敏向北京东路小学数十名学生代表和媒体记 者赠送了由她本人主编的科普图书《古...
记者日前从河源市博物馆了解到,在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首批)》中,河源恐龙博物馆镇馆之宝——“黄氏河源龙”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这是我省唯一被列入此保护等级的化石。河源恐龙博物馆馆长黄东告诉记者,此前已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黄氏河源龙”,堪称“双料国宝”(图为黄氏河...
世界最小的足迹化石已经发现于加拿大。研究人员们称这些足迹是被3.15亿年前的一种蜥蜴类的疾跑生物遗留下来的。 一位业余古生物学家乔金斯化石悬崖发现世界最小化石足迹 这是一位业余古生物学家在新斯科舍的乔金斯化石悬崖发现的。这里拥有直立的化石树和地球最早爬行动物的证据,这个被世界科教文组织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被认为是石炭纪最好的一种参考。 葛罗瑞亚-梅兰逊在乔金斯海滩散步的时候发现了这些足迹,他在...
日前,蓝田县焦岱镇汤峪河道发现距今约1000万年前的哺乳动物化石群。据了解,该化石群是该镇三个少年在汤峪河里戏水时发现的。化石骨骼清晰,对专家恢复古生物的原型,了解哺乳动物的进化和地球气候的演变过程有很大帮助。昨日,记者一行随陕西自然博物馆的专家们一同前往发掘现场,陕西电视台第一新闻现场直播。8月4日下午两三点钟,天气闷热异常,蓝田县焦岱镇的雷佳、商黎明、梁诚三个少年在汤峪河道中戏水时,无意中发现...
9月8日,《武威地区境内西夏遗址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在古浪县古丰乡西山堡村寺洼山调查时,发现一处西夏寺院建筑大型遗址,这是近年来西夏考古研究中的又一重大发现。耕地出土大量器物残片据了解,该遗址位于古浪县城西南约30公里的古丰乡西山堡西南部祁连山余脉寺洼山上寺洼半山腰台地上。遗址范围规模宏大,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300米。遗址现已被村民辟为耕地,但寺院范围和建筑遗迹尚能辨识。在寺洼山阳面坡地,有...
第十三届国际孢粉学和第九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IPCXIII/IOPCIX,2012)于近日在日本中央大学举行,全球同行学者500余人参加了 会议。吉林大学古生物与地层学研究中心、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师生一行6人出席会议,并向大会提交论文摘要5篇。 吉林大学古生物中心主任孙春林教授主持了三叠纪和侏罗纪植物学术会议,并作了题为“An Aquatic Fern Leaf f...
历时3年多的多方努力,安徽省已全面完成“蓝田生物群”化石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这一世界级化石宝库得以全面保护。当地政府已经启动“蓝田生物群”申报国家地质遗迹、国家地质公园的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工作。 “蓝田生物群”是发现于安徽省休宁县蓝田镇一带的一种植物化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研究发现,距今6.35亿至5.8亿...
新罗山人华喦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其画风对清代和近代的花鸟画有一定影响。台北故宫(微博)博物院7月推出的“华喦写生册”书画展览中,24幅动物写生跃然纸上。《写生册》未署年款,台北故宫方面认为,综合画法、书风及用印等元素判断,应属华喦六十岁之后的晚期之作。 新罗山人华喦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其画风对清代和近代的花鸟画有一定影响。台北故宫博物院今年7月起推出的“名品聚焦——华喦写生册”书画展览...
北京时间7月1日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个化石类世界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 巧合的是,28年前,也在7月1日,青年科研工作者侯先光发现澄江动物化石群。 偶然发现的“古生物圣地” 28年前,一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来到抚仙湖畔的云南澄江。他就是侯先光,当时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
为更好发挥长城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增强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学生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意识,扩展海洋视野,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于近日举办了《海洋生物科普展览》。这是继举办长城图片展、书画展、摄影展、文物精品展等系列展览之后推出的以保护海洋生态为主题的科普教育临展。本次展览分为“海螺区”“海贝区”“活体生物区”等三大部分,共展出海螺、海贝500多种、海鱼虾100多种,及100多种活体生物。展出海洋生物分布地图、...
李振华 策划 (此专题涉及的所有文本与图片版权来自作者和OronCatts,以及SymbioticA,北京艺术实验室协助取得,感谢OronCatts先生和SymbioticA的支持) 生物艺术(BioArt)是一种以生物组织,细菌,活体和生命进程为对象的艺术实践,艺术家借助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生物组织培养技术,克隆等在实验室或者画廊以及艺术家工作室制作生物艺术作品。 前不久由张尕策划的《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