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蓝田发现距今1000万年前古生物化石
2012-09-10 09:31:35 已浏览次
9月8日,《武威地区境内西夏遗址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在古浪县古丰乡西山堡村寺洼山调查时,发现一处西夏寺院建筑大型遗址,这是近年来西夏考古研究中的又一重大发现。 耕地出土大量器物残片 据了解,该遗址位于古浪县城西南约30公里的古丰乡西山堡西南部祁连山余脉寺洼山上寺洼半山腰台地上。遗址范围规模宏大,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300米。遗址现已被村民辟为耕地,但寺院范围和建筑遗迹尚能辨识。在寺洼山阳面坡地,有3道人工夯筑的墙基一直延伸到山顶。在山脚断崖处,白釉瓷碗残件、褐釉瓷罐残件、素面板瓦、筒瓦、绿釉筒瓦、莲花纹瓦当、兽面纹瓦当、铺地方砖、建筑条砖等随处可见,文化堆积层厚约40厘米。据村民介绍,每年耕地时,都会有绿釉瓦当、板瓦、瓷碗残片等遗物出土。当地相传该遗址处是一处寺院遗址,俗称大佛台。 “前几年有村民平整耕地时挖出了一根直径约40厘米的松木柱子,寺院毁于何时当地年长者也不知晓。”武威市博物馆馆长黎大祥告诉记者,“根据散落残片物件具有黑釉瓷罐残片特点及建筑构件,以及遗址到处散落的白釉、黑釉瓷碗残件具有玉璧鸡心底特征,这些瓷器残件与瓦当残件与武威塔儿湾出土的西夏瓷器极为相似(可能就是在塔儿湾烧制的),初步推断该遗址是西夏时期的一处规模寺院遗址。”据古浪县博物馆朱馆长介绍:20世纪80年代,在该遗址出土了绿釉单耳流口壶、黑釉双耳罐、泥佛塔、释迦摩尼像擦擦等遗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在该遗址文化层断面暴露处还出土了一件佛像瓦当残件,该残件半径8厘米,表面残存高浮雕一佛一弟子,瓦当四周为五圈同心圆纹。黎大祥说:“复原后该瓦当应该为一佛二弟子浮雕造像,主佛似为坐姿,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二弟子阿难缺失。” 初步判断系西夏寺院遗址 武威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振华说,关于佛像瓦当,2010年4月13日在唐陵景陵考古调查发掘中曾出土一件一佛造型的瓦当。而此次在古浪寺洼山出土的佛像瓦当尽管残缺不全,但这种一佛二弟子瓦当,造型别致,国内其它地方尚未发现同类造型的瓦当。该瓦当的发现,为研究西夏时期建筑艺术提供了新的重要实物资料。此外,在该文化层中出土了一件较为完整的大体量筒瓦,该筒瓦长37厘米,直径18厘米,厚2厘米,同类型板瓦残件随处可见,从这些大体量的建筑构件来看,此处应该为一处规模较大的西夏寺院建筑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著名西夏学者、考古专家孙寿龄告诉记者:“西夏时期政教合一,此次古浪寺洼山大型西夏寺院遗址的发现,说明在西夏时期古丰乡一带人丁兴旺、香火旺盛。该寺院遗址对于研究西夏时期当地政治、佛教文化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甘肃2012文物艺术精品展在省美术馆开展 本报讯(记者平丽艳)9月5日,由中国收藏家协会、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主办,省收藏协会、甘肃古玩书画协会承办的甘肃2012文物艺术精品展暨“秦林杯”大赛,在甘肃省美术馆隆重开展。本次展出将持续到9月11日。此次展览共展出包括青铜器、彩陶、瓷器、玉器、唐卡等各类陇原民间奇珍600余件,,其中不乏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部分还是首次公诸于世。 据了解,在本次大展中问鼎彩陶青铜器类一等奖的西周兽面纹方鼎,为海外回流藏品,鼎内有铭文6字,保存完整,实属罕见;书画类一等奖“山水对联”出于画坛巨匠张大千之手,该联是张大千在甘肃临摹敦煌壁画时为家人所撰写,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极高;古瓷玉器类一等奖齐家文化五孔玉刀,为齐家玉器中的代表之作,距今约3500年至4300年,器型硕大、包浆圆润,堪称珍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