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陶鼎 石斧 黑陶高柄杯 玉饰 玉环 今天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省文物局在济南市章丘区焦家遗址考古工地举办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场活动,活动主题是“让考古走向大众”,并为首个“山东省公众考古基地”揭牌。 据了解,之所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场活动选择在焦家遗址举办,是因为此次重大考古发现证明焦家遗址是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
近日,山西省考古所发布消息:考古专家在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东的陶寺遗址已发现宫城两处门址、一处墩台。发掘研究认为,陶寺宫城遗址基本完整,自成体系,结构严谨,具有突出的防御性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宫城,为研究中国古代重要都城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参考。(央视记者肖冉)
最近的考古发现表明,早在五千年前,咱济南地区就已经很牛了!10日,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天,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济南章丘焦家遗址已经发现房址104处,墓葬205座,灰坑近千,出土陶器、玉器等随葬品超千件。发掘证明,在五千年前,位于黄河下游的这一地区就已出现阶层分化,进入古国阶段。 玉钺底端安坠饰 或象征军事权力 10日上午,在章丘焦家遗址现场,齐鲁晚报记者看到...
今年的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济南焦家沟遗址又有重要考古发现,该区域在比龙山文化更早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就是早期文明社会形成的重要发祥地。在现场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人工遗物和自然遗物,甚至还有夯土城墙的出现,这也代表了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地区的社会分化和等级差别已经产生并已有城市的雏形。 遗迹南侧 遗迹...
长沙城北,伍家岭一片土地下,埋藏了跨越2000多年的秘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年发现了一个墓葬群,发掘了100多座时间涵盖战国晚期至明清时期的墓葬。一批包括陶器、铜器在内的珍贵文物重见天日。 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研究所组织公众来到考古现场参观。“你们是怎么知道这里有古代墓葬的?”“这个墓葬的主人会是什么身份,会不会是个大官?”……直击考古现场,参观的市民们倍感神奇,...
上海真的是从渔村演变而来的吗?实际上,根据上海的考古发现,5000年前上海曾是中国最发达的文明中心。 “唤醒五千年的记忆,难以忘怀的远古上海”马桥文化论坛昨天在旗忠网球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陈杰讲述了马桥遗址文化所带来的意义——把上海的历史大大提前。目前,闵行区计划建立马桥遗址博物馆,保护这段来之不易的历史。 奇特的马桥文化 马桥遗址位于今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
大宫门河底挖出的鎏金铜象首、西洋楼养雀笼的黄釉琉璃构件、嘉庆御制的刻石……106件有故事的圆明园出土文物今天对外开展,这也是圆明园遗址公园首次向公众展示1996年以来20余年的考古发掘成果。展览位于圆明园展览馆内,预计展出到10月。 此次展出的106件文物均为圆明园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主要包括铜器、玉器、琉璃、瓷器和建筑构件,件件有特色、件件有故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
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在南京朝天宫开幕的“发现金陵地下之美——南京考古2016年度成果展”上,该市文物部门揭秘了去年于南京地下首度发现的唐贞观年间大型墓葬群勘探情况,据介绍,这是南京地区迄今为止首次发现的唐代官墓。 据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介绍,发现这座大型唐代官墓群的南京雨花台冯韦村后头山地区,经过考古人员从2015年到2016年的两次发掘,共发现...
6月10日,笔者从省文物研究所获悉,日前正定县开元寺南广场遗址通过考古发掘,首次发现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7个历史时期的连续文化层叠压,累计出土文物近2000件。8月前,正定县将对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成果进行展示。 据悉,此次考古发现包括晚唐、五代时期城墙防御体系,金元时期开元寺寺庙建筑体系,北宋至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和街道体系等7个历史时期的连续文化层叠压。遗址内自下而上的连续叠...
资料图 主墓发掘、棺板已开,位于江西南昌远郊的海昏侯墓考古工地,如今已回归了沉寂。但在白色的文物保护用房内,工作人员仍在忙碌,考古发掘、保护与研究并未停止。 6月5日,新京报记者从江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国家文物局已经批准了对海昏侯夫人墓的发掘,目前他们正在对发掘方案进行完善,发掘工作最快8月开始。 发掘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考古领队杨军称,夫人墓的发掘最快将在八九月开始,由于夫...
资料图 6月4日,阴有雨,陶寺遗址的考古工作者们忙着整理考古资料,从2月23日开始的春季发掘即将结束。这次发掘取得了哪些新的收获?有着什么重大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领队高江涛副研究员进行了详细介绍。 五年持续探秘宫城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襄汾县东北约7公里的陶寺乡,从1978年开始,经过考古工作者两个阶段的持续发掘研究,相继发现了巨型城址,城内发现了宫殿区、仓...
“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综合科考队5日在天山狼塔古道入口处的比提山口发现一处距今至少2500年以前、保持相对完好的大型人类聚落遗址。 天山狼塔古道是穿越北天山最为漫长和危险的徒步线路。它起始于位于北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河大峡谷,由北向南翻越五座近4000米的达阪后,到达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巴伦台,全程徒步距离约120公里,风光绮丽、独特。呼图壁河发源于河源峰,在当地哈萨克语...
昨日,记者从屈家岭遗址管理处了解到,文物工作者在屈家岭自来水公司扩建工程的施工现场发现四座晋代时期的单人墓葬,其中有三座为砖墓,另一座为竖穴土坑墓,墓葬共出土文物13件,其中碗、壶均为原始青瓷,还有汉代“五铢”铜钱。 屈家岭遗址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5月8日,在屈家岭自来水公司扩建工程的施工现场,推土机推出了几块砖,当时施工人员判断该砖为墓砖,看上去像文物,立即与屈家岭遗址管理处联系,随后,管...
千年古县行唐,春秋时属鲜虞国,战国初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公元前296年)后属赵国。据《史记》记载,赵惠文王八年(公元前291年)建南行唐城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析真定置南行唐县,治所就在今天的故郡村。 故郡村历史文化遗存丰厚,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聚居、劳动生息。今年6月6日,在故郡村西北部,近5000㎡的地方再度成为“考古现场”,截至...
发现的这三座墓葬位于偃师市城关镇潘屯村南,正在建设当中的聚贤路北部,紧邻310 国道。2015 年10 月至2016 年1 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偃师市文物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公路拟建区域开展了抢救性发掘。 该区域共发现夷平封土墓四座,最南面一座由于墓室上部被厂房占压,未发掘。发掘的三座墓葬自北向南编号C18M26、C18M27、C18M28,封土于20 世纪70 年代左右夷平,残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