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三千年前的古人,在丽水缙云壶镇的一个小山坡上刻下了自己的“名片”。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看日升日落,看沧海桑田。 三千年后的今天,一个年过半百的现代缙云人,在机缘巧合下重新发现了它们。数拨文物专家已经进行了现场勘探,初步判断这些“名片”创作于距今3000多年的商周到春秋时期,但尚不能破译其中蕴含的意义。 三千年前的古人,在丽水缙云壶镇的一个小山坡上刻下了自己的“名片”。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
河北磁县文物部门近日在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处宋代摩崖石刻及石碑,其内容均为宋代重修稠禅寺纪事。 新发现的摩崖石刻与石碑位于磁县白土镇北羊城村东约3华里山上。此山紧邻漳河,山势险峻。半山腰有一处山洞,当地人称“稠禅洞”。摩崖石刻与石碑就在洞口一侧下方,被荆棘杂草遮盖着。 摩崖刻字处为一大块磨光石面,高约1米,宽约1.5米。碑文130余字,字体疏松,为小楷,石刻上可见“磁州滏阳县羊城村,今为稠...
丹霞石壁上的水利工程。通讯员 何斌摄 湖南永兴县文物部门近日在该县太和乡漾下村发现一巨大“厂”字形丹霞石壁,经考证为明代凿山水利工程——穿眼迴。 丹霞石壁高约20米,长约80余米,“厂”字形石孔位于在石壁的正中。“厂”字形石孔实为一条人工开凿的略带弧形的、出水口像“厂”字形隧道形水道。依据洞壁上的“嘉靖”石刻字迹,这处水利工程最晚成形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 水道...
梵蒂冈博物馆康斯坦丁大厅湿壁画中的女性形象 自2015年3月以来,梵蒂冈博物馆拉斐尔房间之一的康斯坦丁大厅一直在进行持续性的修复工作。工作人员近日表示,该厅的湿壁画中,分别象征友谊与公正的两个女性形象据研究出自拉斐尔之手。与其3个由拉斐尔绘制的房间有所不同,康斯坦丁大厅一直被认为只是出自艺术家设计,实际由拉斐尔工作室的学生在其于1520年去世之后完成。艺术史家Arnold Nesselrat...
墓室顶部 墓门 出土的北宋双系白瓷罐 出土的北宋钱币 为配合叶县南水北调水厂输水管道项目的建设,2017年4月至7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孙家岗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发掘工作基本结束。本次发掘沿输水管道布10×5探方10个,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共计清理墓葬8座,灰坑9个,路土1处,古河道一条,出土陶器、铁...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对考古工作的深入感知,经鹤壁市博物馆精心筹划,作为“爱党爱家乡”社会教育系列活动之一的“探索·发现——我是考古小能手”社教活动于7月21日下午在博物馆四楼西展厅开展。 40余名淇河晨报小记者冒着酷暑天气前来参加活动,首先跟随讲解员参观《发现鹤壁——鹤壁市建市六十周年考古成果展》,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遗存,了解考古工作者的辛苦付出。接着,由博物馆考古学专业的赵老师为孩子们讲解...
不久前,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调查报告,明确海口旧州开元寺遗址——位于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联丰村委会卜创坡经济社。 近日,记者来到遗址现场探访。在挖开的砖红色土壤中,可以看见一些残砖断瓦,拭去砖上的泥土,可见砖呈青灰色,四五厘米厚,瓦片看似粗粝却又不失雅致,依稀可见瓦雕痕迹。此处西距南渡江不到两公里,走上荒地西侧的高地,可远望悠悠南渡江向北流去。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王育龙告诉记者:此处...
河北省临西县历史文化研究人员日前在该县摇鞍镇乡一农户家中,发现了一方完整的武周时期墓志铭。该墓志铭立于“万岁登封元年二月十八日”(公元696年),距今已有1321年的历史。 该墓志铭及墓盖为正方形,长宽均为48公分,厚度13.5公分,青石材质,字体为篆书。墓志铭盖刻有“马君墓志”四字,四侧刻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精美图像,铭文为骈文体,共计235个字。 据介绍,墓志铭文记载了墓主人马...
新石器时代聚落坐落在大同市大同县吉家庄村。从今年4月份开始,大同考古研究所与山西大学考古系组成联合考古队进驻吉家庄,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现已发掘400平方米,出土遗物众多。发掘证实,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不仅能够渔猎、采集,还可以种植、纺织。 据悉,通过三次文物普查发现,大同新石器时代遗址有60多处,分布在大同市各县区,大同县最为集中。这些遗址主要分布于桑干河两岸的台地上,有的分布面积大,...
近日,缙云县村民在壶镇镇滴水岩山顶发现古时候留下的岩画遗迹。经专家初步判断,该岩画属于距今约有3000多年历史的商周到春秋时期。据了解,这种岩画在缙云县是首次发现,也是丽水市首例。图为县广播电视台记者跟随文物专家深入现场采访报道。
7月15日18时左右,在西湖区象山南路与南浦路交叉路口附近一工地内,工人通过挖掘出来的青砖发现距离地面5米处有一座古墓。据南昌市博物馆专家鉴定,初步判断为魏晋时期的古墓,下一步将展开保护性发掘。 施工现场 据工地的工人介绍,15日18时左右,他们在挖出的土堆里发现了一些青砖和木头,青砖的表面有菱形的纹路,这让工人们感觉可能挖到了古墓。尽管天色有些暗,但是工人们朝...
7月14日,记者随丽江文物管理部门实地了解“玉龙锁脉寺”丽江古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状况时获悉,通过历史文献核对和深入民间调查,在丽江古城首次发现距今800多年的丽江“大研古镇”。古村落建筑文化活动中包含了神秘的“玉河星系”古代美学思想:如今大研古镇玉河水系上仍然保存着的7座古桥,自水头而下,排成“七星”,形如宇宙星系。水流出城处,设下三大“巨锁”,印证了“玉龙锁脉”的古代村落建筑文化内涵。“玉...
7月14日上午,在江山市贺村镇陈塘边村里安山一施工工地上发现一暗红色石块,内嵌5枚灰红色椭圆状石头,疑似恐龙蛋。江山市文物部门接到消息后,即派专家前往工地考察,确认为恐龙蛋。 经调查,石块内至少有5枚恐龙蛋,直径8至10厘米不等,裸露蛋面蛋壳多处碎裂,凹凸不平。目前,恐龙蛋已送至江山市博物馆保存,以待进一步研究。 据悉,江山市贺村镇是江山礼贤龙的出土地。1977年10月,在江山礼贤发现...
记者从江门市新会区文广新局获悉,该局调查人员近日在该区司前镇汇湾村内发现中国首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的部分铁轨。据村民反映,在司前镇汇湾村村内,除了这条因更楼拆毁而留下的铁轨外,还能在多座更楼、桥梁上看到铁轨。目前,被拆下的铁轨已运回新会区博物馆安放保管。 昔日铁轨散落村内 近日,新会区文广新局领导到司前镇三益汇湾村进行公共文化设施调研时,发现疑似铁轨的东西,立即指示区文广新局文物...
近日,记者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海门口遗址发掘工作中,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期遗存,出土小件800多件,有玉石器、青铜小件、杵、凿及大量陶器。 海门口遗址位于剑川县甸南镇海口村海尾河以西,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此前经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2008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门口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早期最大水滨木构“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在世界上也极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