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官窑青釉盏托,宋,高5.7cm,口径8.1cm,足径6.7cm。 盏托敛口,弧形腹,托盘边沿宽大,圈足外撇。内外施满釉,釉色莹润,开有冰裂纹片。 此盏托造型别致,釉面晶莹类玉,为清宫旧藏宋代官窑器,传世极少,弥足珍贵。 盏托是由耳杯承盘发展而来,始制于东晋,南北朝时已较流行,唐代随着江南地区饮茶风俗的盛行,产量有所增加。五代末期,盏腹加深,托变高,美观实用。宋代盏托式样繁多,南北瓷窑无不烧制...
建窑黑釉兔毫盏,宋,高5.8cm,口径12.8cm,足径3.9cm。 盏撇口,斜直壁,小圈足。胎呈铁黑色,里满釉。外施釉不到底,腹下部釉垂流如泪痕。碗口釉呈酱色,口下渐为褐黑相间,近里心为纯黑色。釉中有丝状黑褐色兔毛般结晶,俗称“兔毫斑”。 宋金时期,兔毫盏在我国很多地方如江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都有烧制,其中以建窑所烧“建盏”最为著名。 由于宋代建窑兔毫盏名气很大,所以一些宋代文人对它多...
官窑青釉蒜头瓶,宋,高13.2cm,口径3.2cm,足径5.7cm。 瓶直口,颈部细长,腹部由凹凸的棱线形成似蒜头状的形体,圈足。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开片,开片较大且遍布器身。 此瓶釉面肥厚润泽,闪现一种酥油般光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造型上也颇具特色,器身于稳重端庄中以凹凸变化的棱线突出其精巧。
官窑青釉方花盆,宋,高9.2cm,口边长15.3cm,足边长13.0cm。 花盆呈长方体形,敞口,器口镶铜,直壁,平底中央开有一渗水圆孔。器底承以四矮足,底足露胎处呈黑褐色,俗称“铁足”。通体施粉青色釉,釉面开片,开片较大,裂纹遍布器身。 此盆造型规整,釉色青润。 宋代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的器物,往往在足部无釉处为黑褐色,即所谓“铁足”。成因是此类器物胎骨含铁量特高,在还原作用较强的足部露胎部...
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宋,高4.1cm,口径20.2cm,足径7.5cm。 盘呈六瓣葵花式,浅腹,坦底。腹壁向里凸出6道棱线,圈足亦随腹壁起伏变化。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圈足露胎处呈黑褐色。 此盘造型优雅、大方,线条富于变化,为哥窑的代表作品。 宋代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的器物,往往在足部无釉处为黑褐色,即所谓“铁足”。成因是此类器物胎骨含铁量特高,在还原作用较强的足部露胎部分就呈现此色。
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盘,宋,高3.1cm,口径26.7cm,足径18.1cm。 盘折沿,浅腹,浅圈足。通体施白釉,器口无釉,镶铜口。近口沿处刻划卷草纹一周,内底刻划缠枝牡丹纹,其上结两朵牡丹花,花心相对。 此件作品所刻主题花卉枝干矫健,花朵丰满,配在温润晶莹的白色釉面上典雅优美,是定窑刻花白瓷的代表作品。 定窑烧造白瓷始于唐代,虽然唐代以邢窑白瓷最负盛名,但定窑白瓷精品堪与邢瓷相媲美。到了宋代...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唾盂,宋,高7.4cm,口径17.8cm,足径4.6cm。 唾盂上部形状如盘,口内敛,中部束腰,下部形如圆盒底部,浅圈足。通体施白釉,釉呈牙白色,底部无釉。器盘部位刻划折枝花卉。 此器造型端正,胎细腻坚硬,釉质,细润光滑,是定窑瓷器中的佳品。 目前所见唾盂多为宋代品种,当时南北方各窑普遍烧造。此件白釉刻花唾盂,造型精致,釉色纯正,是不可多得的定窑白瓷精品。
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宋,高4.3cm,口径19.2cm,足径12.7cm。 盘敞口,坦底,弧壁,圈足,口沿露胎无釉处镶铜口。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外壁明显见到拉坯留下的旋痕以及蘸釉时留下的“泪痕”状垂釉。器里口沿模印回纹一周,内壁模印荷花纹饰,盘心模印双凤菊花图案。外底镌刻清代乾隆皇帝御题诗一首。诗曰: 古香古色雅宜心,宋定名陶器足珍。 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鸟具传神。 擎来掌上掬明...
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宋,高15cm,口纵20cm,口横16.5cm,足纵13.4cm,足横10cm。 花盆长方体。广口委角,折沿,斜直壁,平底,四云头足。通体施天青色和玫瑰紫色釉。釉面呈现“蚯蚓走泥纹”。底有5孔,外底施酱色釉,并刻有数目字“十”。 此花盆虽小,但胎体厚重,造型古朴大方,釉色典雅润泽,边角利用微曲的弧线作过渡,有柔和舒适的美感。 花盆为钧窑瓷器中的重要品种,是当时为满足皇宫...
绿釉剔刻花纹执壶,宋,高23cm,口径5cm,足径9.4cm。 器直口,长颈,椭圆形腹,壶体一侧为长圆形弯曲的流,另一侧为圆柱形柄,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塑花纹。通体施绿釉,釉层较薄,露胎处呈黑褐色。腹部以剔刻的四条竖道为一组间隔出六个开光,开光内剔刻折枝花卉。 此壶造型、釉色都独具特色,特别是壶腹部采用剔刻花纹工艺,利用胎、釉形成的色调差异造成浅浮雕的艺术效果。20世纪80年代在四川广元瓷窑铺...
西村窑青白釉凤头壶,宋,高16.8cm,口径4.2cm,足径8.4cm。 壶顶部为凤头形,高冠,大眼,曲喙,凤顶花冠为注水口。长颈上凸起三道弦纹,圆腹丰满,宽圈足。壶体一侧为长圆形弯曲的流,另一侧为圆柱形柄(流、柄为后修补)。腹上部刻划缠枝花卉纹,下部刻划蕉叶纹。通体施青白釉,釉层较薄。 此件凤首壶之造型虽源于隋、唐时期受波斯风格影响的器物,但它的器腹等部位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隋、唐时期的凤首...
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盒,宋,通高3.4cm,口径5.2cm,底径4.8cm。 盒呈菊瓣形,子母口,平底,造型精巧别致。盖面印有密集的锦纹,纹饰模糊不清。盒里外施青白釉,施釉不到底,露胎。外底印有“蔡家盒子记”。 带铭记的盒子在宋代景德镇窑的产品中比较常见,是不同的作坊在各自产品上所作的标记,以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一般均为印在盒子外底的“×家盒子记”阳文一行款,而且“盒”均写作“合”。目前已发现的...
黑釉盏,宋,高7.5cm,口18cm,底径5cm。 器口外撇,斜壁,浅圈足。通体施黑釉,釉面呈现黑、褐相间的兔毫纹,满釉至底足,器外口沿釉色呈黑黄褐色。 此盏口径较大,线条流畅,造型十分优美。虽然它的胎、釉、造型都与建阳窑黑釉盏明显不同,例如,前者胎为白色,而后者为紫黑色胎,但它仍属于建阳窑类型器物。宋代黑釉茶盏以福建建阳窑烧制的产品最为著名,烧造量也很大,其他地区如四川、山西、江西、河北、河...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宋,高18.4cm,口径20.1cm,足径12cm。 花盆撇口,长颈,圆鼓腹,圈足外撇,足底开有五个渗水孔,并刻有数目字“六”。通体内外施窑变釉,各部位釉色有所不同。口沿至颈部以天蓝色釉为主,又散晕着玫瑰红色釉,犹如晚霞;腹部釉色以玫瑰红色为主,明亮艳丽;外底施酱色釉。此器造型端庄,色彩变化丰富,堪称钧窑瓷器中的精品。 禹县是钧窑的发源地。考古工作人员在河南禹县的古钧台找到了...
定窑白釉盏托,宋,高6.5cm,口径8.6cm,足径8.2cm. 盏托上呈杯形,口沿无釉,托镶铜口,圈足外撇。里外施白釉,杯口与托口沿各饰回纹一周。 此盏托造型规整,釉色温润,纹饰简洁,具有美观而实用的特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