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寨村的“惜字亭” 近日,文物普查人员在清水江畔的黔东南州发现两座清代“惜字亭”。据称,“惜字亭”的存在体现了当地苗侗群众尊重知识、崇尚文化的历史。 据文物普查人员介绍,“惜字亭”又名“惜字炉”、“惜字塔”、“圣迹亭”等,是昔日...
哈尔滨市民张先生收藏了一本珍贵的清代古籍。前不久,张先生外出,家人将古籍同衣物一同晾晒,结果古籍中的纸张出现了微小的裂纹,古籍险些被毁坏。专家表示,收藏古籍一定要注意适当的环境条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张先生表示,大约3年前,一位朋友送给他这本古籍。看到古籍破损心中很着急,所以特意找到有关专家商讨该如何保管古籍。据张先生介绍,这本古籍名为“历代地理沿革图”,出版于清代同治...
日前,桐庐县文物普查队在凤川镇柴埠村进行调查时发现了三座清代木柴行,座落在富春江南岸柴埠村。岸边均设有水运码头。这三座清代木柴行临江而建,靠近柴埠码头,分别为源昌号木柴行、协成号柴炭行、恒仁号柴炭行,其中源昌号木柴行规模最大。 源昌号木柴行,位于柴埠村北面村口,距富春江约十余米。建于清光绪。原有2幢独立建筑、2个台门、1个角门、前后2个院落及附属用房组成,分布面积1620余平方米。现仅存前后两幢...
烟台市考古人员在莱山区大郝家遗址,首次发现了12座晚清时期的半地下式营房,这也印证了流传于当地的曾经这里驻扎过官兵的说法。 今年,莱山区修建的凤凰西路正好经过大郝家遗址,烟台市考古工作人员于5月份进驻工地,对工程范围内的遗址部分进行发掘。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发掘,考古人员在 1000多平方米的遗址中发现了岳石文化时期、汉代以及明清时期的遗迹,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首次在烟台地区发现的晚清时期的半地下式...
日前,庐山马尾水风景区一工作人员在景区的岩石上,意外发现一块植物化石,化石上面黑色的叶脉十分清晰。 相关资料显示,这种化石上的植物是地球最早具有生命的植物——宏观藻类。该植物广泛而大量地出现在距今约9亿年的古海洋沉积物中。在火山爆发和造山运动中形成化石而被保存下来。这种化石的发现对古海洋和庐山的形成年代等均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日前,乐清市文物普查队在北白象镇赵家硐村登录了一座建于南宋庆元年间的石梁桥。 该桥为三孔石梁桥,东西走向,全长12米,宽2.46米,造型非常古朴。桥梁石板两侧均阴刻有字,字迹比较模糊。据桥梁石板南侧的铭文记载,该桥建于南宋庆元己未年(1199),距今已有807年的历史,当地人叫这座桥为桥头桥。每组桥墩由三根粗石柱和一根粗石梁组合而成,东侧桥墩两侧粗石柱已断裂,西侧桥墩一侧粗石柱已被水泥柱代替。桥...
新岙村古戏台坐落于苍南县括山乡新岙村娘娘宫内。娘娘宫坐南面北,由门厅、正殿组成合院式院落,第一进门厅明间九架四柱,后部为戏台梁架,后檐柱与中柱间为抬梁式,五架梁上立短柱承脊檩,前带单步梁带双步梁,后檐出两跳,用垂柱,垂柱有花瓣头、花篮等,每跳悬柱间置镂空花板,下置花牙子,均镂空雕刻牡丹等花卉图案,屋面双落翼硬山顶;明间后檐与戏台搭接,戏台平面呈方形,分前后台,前台用木板并排直铺成台面,高出地面1....
今年6月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旧石器时代专家们在参与德清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惊喜地发现,在龙里萤石加工场四周高约3米的土坡剖面上,有一层厚约30厘米的黄褐粘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旧石器时代专家徐新民顺着这层黄褐粘土,不时用手铲挖出在常人看来很普通的石块,并最终找到一件长14厘米、宽9厘米的扁平状石块。 徐新民兴奋地表示,“这就是旧石器时代更新世中期的地层,它的特点是稀网纹红土上有黄褐粘土...
6月19日,中拍国际2008大型艺术品拍卖会的拍前预展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拉开此次大型春拍的序幕。据悉,拍卖会将于21日、22日两天正式开拍,内容包括瓷器、佛像、金银器、书画等罕见精品。 预展中,一幅纸质黄旧的书法作品——“临敌先进,为将义务”吸引众人的眼球,这是当年刺杀伊藤博文的韩国民族英雄安重根在狱中的绝笔书。图为工作人员讲解这幅书法作品的历史价值。
6月21日的一场暴雨过后,孝昌县季店乡育新村一村民的黄豆田埂边出现塌陷,一座古墓的墓砖露出地面。22日上午,孝昌县博物馆馆长王芳对该墓进行考察后,初步认定这座墓系明末清初时期的古墓。 该村党支书蔡久安告诉记者,村西南这块台阶形岗地上面有一条隆起的丘陵,有两条水沟在岗地下相汇,形成扇子形状,当地人将这块神秘的土地称做扇子膀。这片约100亩的土地自前些年平整以后,村民们每年耕种时,总是能犁出墓砖或瓷...
品名:清帐浮岚黛色横 设色纸本 镜心 作者:龙瑞(b.1946) 尺寸:90×179cm 约14.5平尺 RMB:120000-160000元 说明: 款识:清帐浮岚黛色横。辛巳年冬月于京郊乱石堂并记。龙瑞 钤印:龙瑞之鈢(白) 1946年8月,四川成都人。笔名大龙、蜀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之后从事工艺美术设计10余年。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
品名:藤荫清暑 设色纸本 镜心 作者:何家英(b.1957) 尺寸:137×60cm 约7.4平尺 RMB:400000-500000元 说明: 款识:藤荫清暑图。壬申年夏日写于天津美院。 钤印:何(朱)、家英(白) 著录:《何家英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 备注:2008年5月29日经画家本人鉴定为真迹并签署证书。 1957年生于天津。自幼喜爱绘画,1...
6月18日,长顺县文化部门在该县摆所克郎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当地65岁农民陈忠文家发现一张老图纸,初步确认是清朝的“土地证”。 据悉,经过当地文化工作者仔细辨认和考查后,认为这张图纸很有文物价值,该图纸已经发黄,纸上共有文字200多个,并加盖有5颗10多公分大小印章,印文为“九曲文”。日期为同治十三年十一月五日,纸张系古代宣纸,木刻仿宋体...
记者从镇江市文化局获悉,日前考古人员在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发现了清代救生会、义渡局的专用码头、道路等遗迹。 码头遗迹位于镇江云台山下北侧近百米处,被深埋在地下2至6米,南北长约9米,东西宽约7米,通高4米,清代康熙年间始筑。码头早期为石木结构,上部为石叠坡台,北端砌石台基,两侧夹以木桩板墙;中部残存木桩平台;下部为石铺踏步。清同治至光绪年间,由于江淤上涨,曾增筑左、右护坡。 据了解,清代京口救生...
品名:清道光 粉彩刀马人物纹大瓶 尺寸:H48cm RMB:38000元 说明: 敞口,高领。颈部有一对兽耳。丰肩,筒腹,平底。通体施白釉。通体饰粉彩人物故事。有攻城略地的战争场面,有升帐议事的运筹帷幄。人物众多,结构复杂,画面紧凑绵密。瓶体硕大,殊为难得。底书:“宝善斋制”四字楷书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