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县文物普查队新发现清代木柴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日前,桐庐县文物普查队在凤川镇柴埠村进行调查时发现了三座清代木柴行,座落在富春江南岸柴埠村。岸边均设有水运码头。这三座清代木柴行临江而建,靠近柴埠码头,分别为源昌号木柴行、协成号柴炭行、恒仁号柴炭行,其中源昌号木柴行规模最大。

源昌号木柴行,位于柴埠村北面村口,距富春江约十余米。建于清光绪。原有2幢独立建筑、2个台门、1个角门、前后2个院落及附属用房组成,分布面积1620余平方米。现仅存前后两幢独立建筑,均坐南朝北。主建筑占地105平方米,砖木结构,三开间,为木排门花窗楼房,双坡硬山顶马头墙,作为木柴行店铺。建筑东面为一占地172余平方米的货栈院落,院落东北面原设有台门。后一幢建筑占地336平方米,砖木结构,三间二进四合式楼房。建筑西侧有一作为货物堆放的大院落,占地900余平方米。一条2.6米宽的小溪自南向北穿过院落流向富春江,溪上建有一座1.15宽的小桥。前后建筑间原建有一座角门以连通两个院落。

据了解,清咸丰后,战乱平息,苏州、上海、杭州等地经济开始复苏,柴埠码头水运繁忙,县内的木材、柴、炭等货物都通过码头运往各处。木柴行经营木材、柴、炭等生意,至光绪时积累资金,先后建造了这三座楼房作为新的木材行。抗战间木柴行曾中断经营,战后继续经营。土改时,木材行经营者因没有占有土地而未被列入“地主”的行列,建筑也因此未被政府没收和破坏而得以保存下来。建筑保存情况较好,现为其后人所居住。

该三座清代木柴行的发现,对了解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实物见证,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化价值。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