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发现一处清代戏台

新岙村古戏台坐落于苍南县括山乡新岙村娘娘宫内。娘娘宫坐南面北,由门厅、正殿组成合院式院落,第一进门厅明间九架四柱,后部为戏台梁架,后檐柱与中柱间为抬梁式,五架梁上立短柱承脊檩,前带单步梁带双步梁,后檐出两跳,用垂柱,垂柱有花瓣头、花篮等,每跳悬柱间置镂空花板,下置花牙子,均镂空雕刻牡丹等花卉图案,屋面双落翼硬山顶;明间后檐与戏台搭接,戏台平面呈方形,分前后台,前台用木板并排直铺成台面,高出地面1.18米,后侧有内角柱两根,形制同檐柱,均为围径为18厘米的圆柱,正面用两根间柱,用以加固台面,石质柱础,扁鼓形,素面无饰,台柱柱头下20厘米处开卯口置额枋,枋头刻龙头卷草纹,用镂空凤凰纹雀替承托,台柱柱头坐斗做成十字卯口,用来扣嵌十字交叉之正心枋,额枋与正心枋间用斗拱和童柱承托;门厅前部为两层,后台设于二层,高于戏台台面,设木质楼梯通往戏台,门厅梢间整体设阁楼,作为演戏时存放道具、演员休息和化妆之用,通过戏台后部两边的侧廊上下戏台,次间二层为乐队演奏场所和演员进出通道,用木质踏步连接戏台;戏台上施藻井,井口由穿枋围成,平面呈八角形,穹窿单层,出七跳,每跳施令拱承井口枋,井顶棚板用异形枫拱承托,浅浮雕戏曲人物图案。

新岙村古戏台的梁、桁、枋、短柱、斗栱,均浅浮雕戏曲人物、虫鸟花草等图案,极大丰富了古建的艺术内涵;同时由于藻井的装修,使戏台了有回声功能,又能遮盖暴露在外的梁架望椽,弥补古建装修中的不足。

古戏台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载体,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戏曲表现艺术,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建筑形态和建筑艺术。它为发展地方戏曲、丰富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了解地方戏剧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