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近期,江苏省宿迁市文广新局(市文物局)组织的考古队对市区汇金大厦建筑工地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座宋元时期砖室墓。此墓为长方形竖穴砖室墓,坐北朝南,墓总长约5.5米。墓室长2.5米,高0.93米,墓顶距地表约1.2米。墓室内放有垫放木棺的三排青砖,棺墓已腐朽,仅存痕迹。在清理中,发现人骨架已被扰乱,无法判断性别、年龄,未发现陪葬品,初步判断是由于被盗原因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此砖室墓砌法非常独特,墓...
10月上旬,义乌市文物普查办接到110联动指令,稠城街道井畴村村民在村口小山坡取土施工时发现一座古墓,要求予以处置。发现该墓已被挖出一角,无法实施就地保护,在报请上级部门同意后,决定实施抢救性清理发掘。 该墓位于义乌市稠城街道井畴村西南,距村口约100米处的毛店山上,根据出土文物的形制及墓砖初步认定为东汉早期的古墓葬。墓葬为单穴砖室墓,坐北朝南,方位角330°,距地表约2.4米,长约3.5米、...
近日,江苏省宿迁市文广新局接到市区一建设工地举报,在施工建设小区围墙深挖基础时,发现有青砖砌成的弧形建筑物。该局立即派业务人员赶到现场,经现场勘察,确定是一座砖室券顶古墓,并随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坐西朝东,距地表约1.5米,由后室、横前室、甬道和墓道四部份组成,整个墓长8.3米,用长方形和梯形两种规格的青砖砌成,墓室及甬道地面采用“人”字形满铺砖,砖的一侧面带有乳丁复菱...
昨天下午,随着绘图工作完毕,西湖镇经圩村五代砖室墓考古工作宣告结束,砖石运输将于近日完工。 这座五代砖室墓发掘于上月21日,曾因连日阴雨暂缓发掘。在考古过程中,一些完整的文物陆续出土,对研究五代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习俗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经过两天的清理,昨天,合肥市瑶海区工业园内一座北宋古墓葬出土文物终于清理结束。因施工方汇报及时,保存完好的该墓葬除出土灰陶瓶、灰陶钵、红陶罐、酱油瓷碗等多件珍贵文物外,还出土了品相较好的古钱币60多枚。 据合肥市文物管理处路文举副处长介绍,6月16日下午16时许,该管理处接到报告,瑶海区工业园内发现一座墓葬,他们随即派人赶到现场。经清理发掘,确认是一座北宋典型船型砖室墓。墓室结构保存完整,墓室四...
出土的纪年铭文砖 出土的盘长结纹饰砖 守护的村民查看散落墓外的纪年铭 砖室墓己盗挖至甬道 出土盘长结图纹砖见证了佛教早期传入中国的一段历史。 第三次文物普查小组日前在绵阳市三台县双胜乡进行田野调查工作时,发现了一处东汉时期的砖室墓群,文物工作人员从己暴露的M1、M2、M3号墓室结构及散落墓外的残砖断块上发现的模印纪年铭文考证,应属东汉章帝时期的砖室墓群,并具有明...
近半月以来,荆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该市东宝区子陵镇建泉村紧张作业,发掘出了12座东汉时期的砖室墓。 考古工地现场负责人介绍,这12座东汉时期的砖室墓中,5号墓规格较高。记者前日上午在发掘现场看到,5号墓还设有石墓门,且墓门保存完好,工作人员从土层中不时可以发掘出一些陶器碎片。在另外一座砖室墓中,可以看到墓室中还留存着近十个大小不一、纹饰各异的陶罐,工作人员正在清理陶罐旁边的泥土。 由于...
8月29日,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召开了“廊坊市建造‘碑碣苑’及复原辽代砖室墓”论证会。原市政协副主席、美协主席雷金池、市政协副主席张纬东、市委农工部部长袁鸿昌、市文化局局长卢留虎、市文化局副局长宫雅健、市文化局文化科科长赵维新、市文物管理处处长张兆祥、市艺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段光杰、市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张玉华等出席了会议。 各位领导及专家在市文管处处...
7月21日,考古工作者在展示出土的东汉陶鼎。 考古人员近日在对广州市海珠区一建筑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时,清理出东汉时期砖室墓2座、土坑墓1座,出土一批随葬器物。 新华社记者壮锦摄 7月21日,考古工作者在展示出土的东汉细颈瓶。新华社记者壮锦摄 7月21日,记者们在参观出土的随葬器物。新华社记者壮锦摄 从东汉墓地挖掘出来的陶质三足釜。(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东汉R...
1号墓前室的墓道及耳室 新疆库车县城在修建地下商业街时发现一座有1700年历史的汉式墓葬。这是在新疆首次发现典型的汉式砖室墓。通过与在江苏、山东、陕西、河南、山西以及甘肃河西等地发现的墓葬资料对比,这些汉式墓葬的时间可以推定为魏晋十六国时期(公元3世纪中后至4世纪)。这批典型汉式墓群的发现及发掘填补了古龟兹地方史的空白,对于研究并探索魏晋时期中原王朝与西域绿洲城邦国家之间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关...
发掘单位: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于志勇 晋墓M1 墓葬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友谊路地下街施工区南端,西距龟兹古城东墙约500米;较为集中分布在距地表3—10米的戈壁沙砾层中。戈壁沙砾层上部为厚2—3米的晚期洪淤土层;墓葬系在原戈壁沙砾层上下挖而成。 发现的砖室墓,数量较多,规格高,分布密集,表明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墓地,墓群可能有茔区的区划。发掘的墓葬分为竖穴墓(3座)和...
“当天下午挖掘机在进行收尾挖掘时,突然挖出了大量汉砖,负责人怀疑挖出了古墓,立即向辖区公安部门进行报告!”4月2日下午,绵阳科教创业园区元通四社王家大山工地挖出了墓葬,文物部门闻讯赶到现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昨(9)日下午,考古发掘工作顺利结束。据绵阳市文物局考古队长宋建民介绍,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分析,这座古墓属于魏晋时期的砖室墓,在绵阳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发现。 R...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昨日揭晓,巴里坤东黑沟遗址及库车友谊路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入选。当日,在北京参加终评会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通过电话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 自治区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东黑沟遗址位于巴里坤县石人子乡石人子村南的东天山(巴里坤山)北麓,现已发掘3座大型石筑高台;发现多处石围居住基址、墓葬、上千块刻有岩画的岩石;发现有圆木构筑的建筑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