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距孝感市区6公里,一座距今5000年前的城址——叶家庙遗址渐渐现身。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认为,这是迄今在鄂东北发现的最早的城址,填补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空白。 来自省考古所的考古队领队刘辉介绍,为配合兴建兰(州)郑(州)长(沙)输油管道,考古人员开始对这处城址进行网格式勘探和发掘。经过3个月的工作,这处新石器时期的特大规模城址露出雏形。它东西长870米,南北宽约650米,总面积约6...
根据考古学者的一项研究,5000年前的中国人营养状况良好,甚至个头都不矮于现代人。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考古学者毛里西奥·埃尔南德斯4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东亚考古学大会上说,国际体质人类学研究者将身高作为判定人类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仰韶时代中晚期(距今五六千年前)至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中国人类骨骼样本的分析,按照用股骨测算人类身高的国际公式推测,仰韶时期男性的平均身高...
英国考古学家奥斯汀·亨利·雷亚德爵士150年前在古亚述王国首都尼尼微遗址处发现了一个画有神秘楔形文字和星座图的粘土字板(见上图)。英国科学家日前称这块字板上记载的是5000年前的一次“天地冲撞”。
罕见的蜥蜴纹彩陶盆 陶制的猪嘴环状饰物 距今5000多年前的原始先民,在今高陵县泾渭河北畔营建他们理想的家园,他们的生活区竟是如此幅员广阔而住所稠密。近期,省考古研究院在杨官寨史前超大型原始聚落遗址考古发掘,获得进一步重要收获,众多的遗迹遗物展现出关中人类祖先的智慧文明,珍贵文物的出土以及重要遗迹的发现,使人们对遗址的文化内涵和聚落布局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 杨官寨遗址位于高陵县姬家...
从器物出现的玛瑙质化上判断,至少在泥里埋藏了数千年 “如果得到权威专家的进一步确认,这将是国内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人骨匕首。”前天,舟山市博物馆副研究员胡连荣透露,该馆收藏的一件新石器时代骨质器物,经当地考古专家和医学专家初步鉴定,疑为女人胫骨做成的匕首。“我们还将邀请中国社科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专家,来解开最后的谜底。” 去年6月,舟山市政府...
英国科学家最近发现,溜冰的起源可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芬兰,当时人们使用的是用动物骨骼制成的冰鞋。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根据曼彻斯特都市大学研究者计算,穿这种原始的冰鞋溜冰,可将出行时能量消耗减少10%,这表明冰鞋当时是作为一种实用的运输工具而不是娱乐工具出现的。 通过分析中欧和北欧湖泊的形状和分布,英国科学家确定,芬兰南部最有可能是溜冰的发源地。 此前考古学方面的证据显示,溜冰始于...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昨日公布对向家坝库区文物进行的第五次复查成果:在本月该院联合宜宾市博物馆、屏山县文管所展开的行动中获得两项重要成果,修复了川南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古文明史,随之出土的铜斤、半两钱更是直接为研究秦灭巴蜀后的蜀人南迁路线提供了新的物证。 出土的石斧 叫化岩遗址 发现新石器时代文物 “宜宾、内江、自贡、资阳这一块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一直没有...
良渚的“首都”就在这里 良渚古城西段城墙基址,宽度有60多米,可见当时城墙是相当宏伟的 良渚古城北段城墙横截面 昨天,多年来关注良渚考古的北大教授严文明很激动。发现规模这么宏大的古城,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严文明表示,这次发现,不能仅就古城谈古城,应全局来考虑,重新认识良渚文化。上世纪发现了反山、瑶山等高规格墓地;在建104国道时又发现了莫角山遗址;现在...
良渚古城平面示意图。良渚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 向前延伸的碎石块组成的是古城墙的宽,宽度在40-60米之间,可以想象当初的古城墙非常雄伟 大量出现在良渚时期玉琮、玉钺上的“神徽”图像——“神人兽面纹”。它被认为是连接当时社会的纽带 上月底宣布发现的良渚古城,揭开了一个5000年前古文明的神秘面纱。这...
烟台市博物馆与龙口市博物馆考古人员联合在滨海观光大道龙口段沿线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于9月1日首次发现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后,今日又发掘出3座墓葬和大量文物,且发掘的汉墓和清末时期的夫妻墓葬在我市属首次发现。 此次考古的第一项重要发现,是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5000年前人居遗址。从7月22日开始,市博物馆与龙口市博物馆考古人员重点勘探诸由观镇东羔村遗址和徐福镇港栾村遗址。根据勘测结果,首先...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诸由观镇东羔村一处与白石村文化遗址年代相当的村落遗址,近日正在紧张发掘中,目前已经从发掘的400平方米范围内清理出8座房址,并发掘出大量的海蛎皮等海中生物遗骸,说明5000年前的该村落已有渔业。 是美女就来挑战广告之星你感觉半岛网怎么样?回帖抢楼层拿mp3啦!八月,写写你与啤酒的故事 2日上午,龙口部分地区下起了小雨,给发掘工作带来一定影响。据现场的考古工作人员介绍,此处遗址位...
有助研究长江流域文明因素 昨日,记者从荆门市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人员在该市东宝区子陵镇发掘了一处约2000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龙王山墓地,共暴露墓葬开口100余座。此次发掘,共清理出数百件陶器、石器等。据介绍,这座龙王山墓地距今5000多年。 兴建变电站带出藏宝地 龙王山墓地位于荆门东宝区子陵镇南桥村和美满村交界处,距荆门城区约15公里。 今年上半年,荆门供电公司在龙王山遗址兴建变电站时,发现...
记者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采访获悉,赤峰学院近年来通过对红山文化泥塑与陶塑的仔细研究发现,红山文化时期先人们已掌握相当先进的制作颜料技术。 赤峰学院美术系都仁仓讲师介绍,红山文化泥塑与陶塑是中国早期雕塑的杰出代表作之一,色彩在泥塑与陶塑上的普遍运用是红山文化雕塑的特性。而雕塑色彩历经5000多年仍很鲜艳,说明红山先民当时掌握了相当先进的制作颜料的技术。 红山文化泥塑与陶塑的色彩形成大致分为...
一位考古学者认为,尽管汉代以来有“古不墓祭”之说,但辽宁西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中国古代墓祭的礼制可追溯到5000年前,而且已是祖先偶像与祖先亡灵相结合的祭祀形式。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郭大顺,日前发表了《红山文化坛庙冢与中国礼制溯源》一文。在这篇近10000字的学术论文中,郭大顺研究员提出了许多新鲜而重要的观点。 郭大顺指出...
河北省廊坊市文物部门日前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遗址,证明远在5000年以前永定河下游就曾经是人类活动地域。 这一遗址位于廊坊市广阳区北旺乡,此前廊坊曾发现过两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遗址,这是第一次在永定河流域发现。 从遗址中挖掘出来的陶片多为夹蚌黑褐陶,有少量夹砂和夹蚌红褐陶,器型有盂、支脚等,器表纹饰有划纹、戳印纹,陶片多有单面钻孔。石器有磨制双面弧刃石斧、垫石等,泥炭层中还包含蚌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