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理墓葬现场浙江省考古所摄 清理墓葬现场浙江省考古所摄 清理墓葬现场浙江省考古所摄 3月4日,记者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日前,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千金镇东驿达村西部的庙头角遗址的挖掘工作基本完成,“此次发掘共出土登记文物200多件,少量零散遗物还能够早到约5500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告诉记者。 据悉,为配合太嘉河工程、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工程...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它距今约5250-4150年,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大量而精美的玉器、精制的制陶技术闻名于世。《良渚灵玉:神与人的对话——良渚文明展》亮相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历年考古发掘之精华成果——120件(套)良渚文明时期玉器,向我们讲述了四五千年前的古人,创造出的璀璨文化。 古人对神的形象是高层垄断的 在本次展出的众多良渚玉器中,绝大多数的玉器上都有繁琐而...
记者日前从市文保所获悉,为配合太嘉河工程、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工程,去年8月初至11月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市文保所联合对位于千金镇东驿达村西部的庙头角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遗址发掘区处在村西部南北向的排塘港东侧,以庙头角水闸西侧横向河道为界,发掘区分为南、北两大片。遗址堆积丰富,延续时间长,年代跨度大。其中北区文化层分为4层,分别是良渚文化时期、商周时期、汉六朝及唐宋时期、宋代以后至近现代。...
27日,主题为“五千年文明见证—敖汉红山文化专题展”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拉开帷幕,5000年前珍贵文物猪首龙形的玉制C型龙等120多件出土于中华文明重要源头红山文化的核心区—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珍贵文物集中亮相,引千余名国内外爱好者前来参观。 公开资料显示,被喻为“中国第一龙”的猪首龙形的C型龙,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是红山文化的代表。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是中国东...
27日,主题为“五千年文明见证—敖汉红山文化专题展”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拉开帷幕,5000年前珍贵文物猪首龙形的玉制C型龙等120多件出土于中华文明重要源头红山文化的核心区—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珍贵文物集中亮相,引千余名国内外爱好者前来参观。 公开资料显示,被喻为“中国第一龙”的猪首龙形的C型龙,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是红山文化的代表。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是中国东北...
6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考古学家最近在捷克发现的一具约5000年前的穴居人骸骨非常令人惊异。因为这名男子的埋葬方式与新石器时代女性的埋葬方式相同,研究人员推测他生前可能是一名同性恋者。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他将是迄今发现的首位同性恋者。 这具男性骸骨是头朝东向左侧卧,与绳纹器文化时代男子死后头朝西向右侧卧、女性死后头朝东向左侧卧的传统埋葬方式截然不同 考古学家认为坟墓附近的长...
昨天,记者从凌家滩遗址公共考古开放日现场获悉,经过近两年的发掘,考古人员发现5000年前的凌家滩先民不仅能够制造精美的玉石器,而且已开始稻作农业,饲养或捕猎猪、鹿、鸟禽等多种动物丰富饮食品种,另外在房屋建设中,他们已懂得类似钢筋混凝土的:“挖槽填烧土,木骨撑泥墙”的建筑工艺。 发掘现场首次向公众开放 昨天,中国文化遗产日凌家滩遗址公共考古开放日举行。考古现场不仅迎来了中科大和安大考古系的70多...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最近,英国威尔士中部的一个小村庄,因风暴冲刷了泥土表层,竟意外出土了一片5000年前的森林,展现了一幅超现实的海景画面。 据悉,这片森林可追溯到青铜器时代,里面有橡树、松树等多种树木,因这里原来是泥沼,这些古木大多保存完好,如今是第一次被后人所看到的。 考古学家认为这里蕴含丰富的考古价值,并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发现于阜新胡头沟红山文化遗址 北京的天坛,无人不知。它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伦理等级最高的祭祀建筑群,199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然而,阜新胡头沟红山文化遗址的一处三环台阶古建筑,经考古学家发掘鉴定,其是5000年前的建筑,是我国“天坛的雏形”。 2月17日上午,记者随同阜新市文广新局文史专家及地方著名史学者来到阜新胡头沟红山文化遗址。“距今5000年前的阜新红山文化在考古和史学界是无可争...
据台湾《联合报》8月23日报道,英国考古人员从100多年前挖出的埃及古坟中发现,其中陪葬的珠宝项链所使用的材质,是来自于外层空间坠落在地球的陨石金属。这证实在5千年前,埃及工人的炼铁技术已经成熟,而且他们已经懂得使用硬度比铜金属还要高的外层空间金属,用来制作珠宝项链。 英国伦敦一处大学学院卡达校区研究者表示,1911年科学家曾于埃及开罗南方70公里的村庄,在公元前3200年的古坟中,挖掘出珠宝项...
中国文物网8月21日编译报道:近日,考古学家表示在一座距今有5000年历史的埃及古墓中发现了一条古埃及项链,项链上除串有天青石(蓝色)、玛瑙(棕色/红色)和黄金外,还有几粒形状怪异的岩石珠子。后经研究发现,这些岩石不但来自陨石,而且铁的含量相当高。 1911年,科学家在挖掘格泽赫墓地(Gerzeh)时曾发现一串铁珠,铁珠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3600年,然而那时埃及还未进入铁器时代,这也使得铁的来源...
大汶口遗址出土物品 近日,山东省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员在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考古现场,向笔者展示了近段时间配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行发掘的阶段性成果。成果显示,大汶口遗址至少有7座先民的房屋,以此判断,在5000年前,古人在此依河而居,过着非常和美的原始生活。 5000年前房屋似乎“挺阔气” 本次考古发掘的现场位于泰安市南端卫驾庄和宁阳县堡头村之间的大汶河遗址内,笔者看到...
古文字研究专家、浙江大学教授曹锦炎介绍一件发现了原始文字的石钺。 ■庄桥坟遗址发现的石钺上的原始文字(正面)。资料图片 张忠培正在考证原始文字真实性。 可以连字成句;比甲骨文早千余年;与甲骨文可能不是同一系统 新快报讯 记者从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在出土的器物上发现大量刻画符号和部分原始文字,经有关专家论证是迄今为止在我国...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文物工作者近日在中国第二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发现6处古代遗址,据鉴定这些遗址已有近5000年历史。 日前,阿拉善右旗文管所根据牧民提供的线索,进入巴丹吉林沙漠进行专项调查,发现了在地表裸露的3件陶罐和1件黄褐釉高足杯。其中,2件双耳夹砂红陶罐破损比较严重,1件双耳彩陶罐除底部破损外,整体保存良好。 为进一步扩大调查成果和范围,文物部门对周边5个湖泊进行了调查,新发现古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