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以往考古发掘中,崖墓基本上“十墓九空”,原因就在于崖墓独特的建筑方式,会给盗掘者留下明显“记号” ●长约30米的甬道两侧,分布着11个规整的方形墓室,随处可见排列整齐的陶棺。细细数来,完整的陶棺共有15具 ●考古人员并未在两座墓中发现带有纪年的文字记载或器物,不过从出土文物的形制初步判断,这两座崖墓应都建于东汉年间 双流县新兴镇,埋藏着一处东...
新华网重庆8月18日专电(记者 张琴)考古专家近日完成了对重庆三峡库区奉节县古人类文化遗存兴隆片区的调查和试掘工,发现了大量石器和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此次调查发现,兴隆、吐祥、太和、云雾等地为较典型“山原期”形成的喀斯特峰丛地形地貌,洞穴分布广泛,适合人类生存繁衍,特别是智人时期的文化遗存时有发现。兴隆镇清泉村马家湾洞是典型的洞穴遗址...
考古学家研究山西元代壁画时发现 木斗+冰块=古代冰箱 (记者 赵亮)昨日,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在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的元代壁画中,省文物专家发现,古人在木斗中放置大量冰块为食物保鲜,这说明距今680多年前,古人已经使用“冰箱”了。 在广胜寺的明应王殿内,有一幅美不胜收的《王宫司宝图》,该画绘于殿内北壁西侧。壁画中间绘有一个桌案,桌上摆放着灵芝、金佛像、玉盏、铜...
连日来,济南考古专家在对此间华阳宫壁画修复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珍贵壁画,其中一组反映碧霞元君生平的壁画,在国内罕见。专家称其具有很高的艺术、历史、文物和研究价值。 记者在济南历城区华山风景区内的华阳宫发掘修复现场看到,新发现的壁画主要分布在元君殿、三教殿、三皇殿和关帝庙前殿。三皇殿北墙上有三幅墨画,中间有一幅乌龙戏珠的壁画,左面是锦上添花,右面是丹凤朝阳。中间乌龙戏珠,壁画做工相当精美。 李铭表...
新华网太原8月17日专电(记者 王学涛)记者从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今年上半年对绛县周家庄遗址中心偏东的一块龙山时代墓地进行了发掘,发现大规模成人竖穴土坑墓和儿童瓮棺葬,两种墓葬成排分布,混杂共处。 周家庄遗址位于山西绛县横水镇周家庄和崔村之间,遗址总面积约500万平方米,是一处以龙山时代遗存为主(约450万平方米),兼有仰韶、庙底沟二期、二里头、二里岗、东周等时期遗存的大型...
在杭州余杭天都城附近有一个里山墓葬群,杭州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对墓葬群进行了勘探和发掘。虽未有“惊人”成果,但却发现了一座很有意思的墓葬——它来自宋代,并不起眼,出土了三方砚台。 在专家看来,墓葬里出土文房四宝并不多见,而且一口气出土三方砚台,实在有点稀罕,这位墓主人会是谁呢? 遗憾的是,研究了半天,可以证明身份的资料实在太少,又没有DNA可寻,墓主人的身世成谜,专家唯一能...
城市晚报吉林市讯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略中国东北,东北人民在被日本侵略者奴役的日子里,从没有放弃过抗争,他们如同在黑夜中期待着黎明一样,顽强地坚持着,直到抗战胜利。时光荏苒,至今在吉林市龙潭区仍留存大量日伪时期的建筑,有日军兵营、日军家属区、日军俱乐部、防疫所等,分布集中。这些古老的房屋是这个城市的记忆,留给今人和后代一部鲜活的历史教材。 ...
古庙遗址中半截雕花石柱 李凌 摄 记载着古庙“身份”的明清年间碑刻 李凌 摄 中新网韶关8月15日电(李凌 赖南坡)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沩仰宗祖庭之一、始祖仰山慧寂禅师涅槃成果的韶州东平山正觉寺究竟藏身何处,一直为中国史学界、宗教界苦苦探寻。韶关乳源县文史专家许化鹏15日向媒体通报,经过综合诸多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可以确定沩仰宗祖庭之一的正觉寺遗址就在该县洛阳镇东坪...
(记者 邓华)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博物馆了解到,日前由阿拉善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组成的阿拉善盟史前考古调查队对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周边的沙漠进行了一次考古调查。这次调查新发现了一处面积较大的史前文化遗址--巴彦陶来遗址。 据阿拉善博物馆工作人员边文利介绍,巴彦陶来遗址位于达来呼布镇东南约40公里处的巴彦陶来农场内,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80米,面积约20000平方米,四周被高大...
黄万波教授(中)正对化石标本进行筛选 日前,由古人类研究泰斗黄万波及重庆市古人类研究所考古专家组成的考古队完成了在奉节县兴隆镇马家湾洞的考古发掘工作。经过20余天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巴氏大熊猫、中国黑熊、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华南巨貘、水鹿、鬣羚、野猪和数量较多的小哺乳类化石标本数十件,同时发掘出包含刮削器、砍砸器、雕刻器等在内的智人时期石制品二百多件。 据介绍,经过考察后,发现奉节县兴隆、吐祥...
长沙古城布局图 始建于约24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长沙城,地下是一个文物和古迹的宝库。近日,长沙城市南部区域多处建筑工地发现古迹与古墓,初步判定时间跨度从魏晋、宋直至明清时期。一些文物遗迹揭示出宋代、明代和清代等朝代长沙城城市基本格局。在曾经出土西汉至三国时期数以十万片计简牍等珍贵文物、古迹的长沙核心城区芙蓉区“东牌楼”一带,文物部门从一个大型商品房楼盘建筑工地地...
海南目前所发现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定安明代县衙遗址。 定安明代县衙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考古中发掘的定安明代县衙的烛台器物。 近日,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队在定安明代县衙所在地进行考古挖掘时,首次发现了定安明代县衙大堂遗址。据悉,这是我省所发现的为数不多、规模较大的明代县衙大堂地基。 考古现场发掘专家称,定安明代县衙大堂地基是海南考古界的重大发现,为了解古县衙建筑风格及定安老...
石锛(石制的平头斧,音同奔) 陶片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8月9日讯(记者 李熙慧) 我省境内又发现12处商周遗址,昨日,记者从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了解到,遗址是在京台线、沈海复线(宁德段)进行文物考古勘探时发现的,12处遗址已进行全面钻探,近期启动考古发掘。考古队员发现,这些遗址保存状况因种茶等生产活动遭到破坏。 据了解,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公路宁德段经过宁德市的古田县,路段长...
本报综合消息,一位德国考古学家最近在其新书中宣称,他与同事在欧洲数以百计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营地的地下,发现了庞大的人工隧道网络,堪称远古时期的 “地下高速公路”。这些隧道已经有1.2万年历史,可从苏格兰直通土耳其。 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奇·库施在其新书 《通往古代世界地下之门的秘密》中称,在欧洲大陆数百个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营地下面,都有地下隧道存在的证据。库施...
7日,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7月30日,陕西省凤翔县博物馆根据民众提供线索在柳林镇收缴4件青铜器。据分析可能是一座战国墓葬所出土。 凤翔县位于宝鸡市东北部,陕西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自汉代以来,青铜器在宝鸡不断出土,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中国之首。因此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数万件青铜器出土于此,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闻名于世。 据当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