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10日电(记者于嘉、刘越)考古人员近日在阴山山脉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段发现一处距今5000多年前的人面岩画遗迹。考古专家表示,这处数量较多、内容相似的人面岩画在先前发现的阴山岩画中较为罕见。 据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文物管理所所长刘斌介绍,此次发现的岩画分布集中,共计50多幅,刻在10多块大小形态不同的山石上。从图案内容和磨制手法等方面判断,这些岩画具有5000多年前早期人类...
在东山农民收藏家林财平创办的“东山岛闽台民俗馆”,记者7日见到了一个用黑青石制成的石砣碇:看起来跟秤砣一样,最上面有一个洞穿着绳子,令人称奇的是砣身四周凿有4对8个直径各为4厘米的小洞,小洞里尚有腐烂断节的铁条;砣高45厘米,直径35厘米,胸围112厘米,重达112.5公斤。 东山县博物馆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根据有关史料记载,这是郑成功军队当年发明使用的石砣碇,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用来当作称军粮的...
“万里长城”在世人心目中是一条巨龙般的墙,然而考古专家调查发现,明代长城的许多地方有两道,表明“万里长城”并非是一条简简单单的防卫家园的墙。 主持陕西省明代长城资源调查的西北大学教授段清波说:“明长城在许多地方不是一道,有的地方有两三道。譬如陕西省境内明代长城,整体上就由两道修建时间有先后、走向基本平行的长城组成,这表明长城并非是人们想...
本报讯 古代都城之内有墓葬吗?考古学家最近在秦国的早期都城——雍城之内,首次发现多座距今两千三百多年前的秦人墓葬,为认知秦国丧葬文化和古代都城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两千多年前的都城无疑是国家人口聚居之地。巍峨城墙之内更是达官显贵、高宅大家及国家服务机构的核心区域,连王公大臣都不享有在城内埋葬的礼遇,尤其是在春秋时期,秦国城内从来没有发现过墓葬。 但近日考古人员在雍城遗址最中心的地区,发现一座春...
甘肃省白银市近日发现一组史前文明黄河岩画,整组岩画由24幅图像组成,高约7.5米,宽4.4米。白银市平川区委党史办公室主任刘再明说,该区水泉镇野麻村群众发现的这组黄河岩画位于黄河红山峡谷黄河西岸,岩体为红砂岩。24幅图像中,人体像10幅、人头像5幅、动物像8幅、器物像1幅,另有磨迹1处。根据岩画内容,可将其分为“家庭图”、“狩猎图”、“农耕图”三部分。 岩画所在的米家山脉大浪山,山势陡峭,不易攀...
济南解放阁片区考古发掘工作已经进行了1个多月。7月30日,本报进行报道时,曾对该片区有四大考古期待。其一就是希望在这个曾建有两座明代郡王府的地方,挖出小王府遗物或埋藏的宝贝。9月6日上午,期待中的小王府遗址已经被挖掘出来。小王府后墙东西长达80米,墙壁厚度达1.6米,很有王府气派。而在另一处发掘现场,一座神秘的青砖垒砌的“地下室”也显露出真容。 厚达1.6米的墙基显出王府派头 6日上午,记者走...
日前,河北省永年县曲陌乡南卷村一玉米地内发现一处宋元时期遗址,距今约有700多年历史。这对研究宋元时期文化和风土人情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该遗址是在铺设石油管道的前期勘探工作中发现的。据省文物研究所工作人员任雪岩介绍,目前从挖掘出的文化层和少量砖瓦碎片来看,初步判断为宋元时期的遗址,距今约有700多年历史,遗址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该遗址将在两个月内全部挖掘完毕,目前挖掘工作处于初级阶段,...
白亚寺内发现的格萨尔时期云片状头盔和盔甲。根秋多吉摄孜 东谷寺发现的头盔。根秋多吉摄 记者8日从四川甘孜州文物管理部门获悉,该州的德格、白玉、邓柯、甘孜、炉霍等地发现一批格萨尔时期的头盔、藤盾、长矛、皮制鱼鳞甲等11至12世纪的珍贵文物。 在甘孜州考察的中国著名佛教考古学家温玉成教授介绍:“格萨尔王一生戎马,扬善抑恶,宏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人物。...
沈阳地区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这证明沈阳在3万年前就有人居住了! 昨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宣布,近期考古发现的是旧石器时代的打制工具,这意味着沈阳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已经从7200年前的新乐文化,提前至2到3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指距今约250万年至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此次考古发现的打制石器,包括砍砸器、雕刻器、钻器等,为人类在生产中,加工和使用的工具...
本次考古发掘出的旧石器时代钻器、手镐和砍砸器等 专家档案: 陈全家,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动物考古及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带队参与了此次在康平、法库两县进行的考古调查。 昨天,陈全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此次考古调查,可以确认在3万年前,沈阳地区人类活动已经非常密集。而即将在2012年开始的对新乐遗址的进一步考察,可能会有更大的考古发现。...
中新网道孚9月6日电(根秋多吉 刘忠俊)记者6日晚间从四川道孚县委宣传部获悉,中国著名佛教考古学家温玉成教授根据线索在道孚县距县城10公里的鲜水河畔发现一座古代王陵。 据介绍,该王陵呈圆形,北坡较陡,南坡较缓,底面直径大约300公尺,高约60-70公尺,是利用一座小形石山,覆盖沙土而成。王陵的外围还发现围墙遗址。其中有一处围墙已暴露了断面,可以清楚看见人工用石片彻筑的痕迹。 关于王陵的所属...
记者6日晚间从四川道孚县委宣传部获悉,中国著名佛教考古学家温玉成教授根据线索在道孚县距县城10公里的鲜水河畔发现一座古代王陵。据介绍,该王陵呈圆形,北坡较陡,南坡较缓,底面直径大约300公尺,高约60-70公尺,是利用一座小形石山,覆盖沙土而成。王陵的外围还发现围墙遗址。其中有一处围墙已暴露了断面,可以清楚看见人工用石片彻筑的痕迹。关于王陵的所属民族及年代,温玉成教授推测可能与《北史》、《隋书》所...
日前,永年县曲陌乡南卷村一玉米地内发现一处宋元时期遗址,距今约有700多年历史。这对研究宋元时期文化和风土人情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该遗址是在铺设石油管道的前期勘探工作中发现的。据省文物研究所工作人员任雪岩介绍,目前从挖掘出的文化层和少量砖瓦碎片来看,初步判断为宋元时期的遗址,距今约有700多年历史,遗址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该遗址将在两个月内全部挖掘完毕,目前挖掘工作处于初级阶段,在...
辽宁省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6日公布最新考古发现,考古人员在沈阳下辖的康平、法库两县已发现旧石器地点14处,采集到1029件旧石器时代石器。这一发现改变了“7200年前沈阳一带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从而将沈阳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到了2至3万年前。 沈阳市文物考古所考古一队队长付永平介绍,早在1957年,考古工作者在康平发现了哺乳动物猛犸象和“四不像”鹿的化石,且有人工磨凿的痕迹。2008年,在当地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