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康熙西厢记故事图斗笠碗 作者:江西九江 初澜 斗笠碗,是碗的一种式样,广口,斜腹壁呈45角,小圈足,因倒置过来形似斗笠,故名;宋代始烧,此后历代均有烧制。 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珍藏有一只清康熙青花西厢记故事图斗笠碗(见图)。该碗做工精细,直径为20.7厘米,外表大方美观,胎体轻薄,形制周正。碗内口沿绘锦地海棠形开光,开光内分绘四组花朵纹...
青州市博物馆展出的佛头(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2012年2月18日子夜时分,青州市博物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博物馆值班人员急忙应门,看到三位农民站在门外,他们称在尧王山西路延伸段工程邵庄镇岔河村南路段工地发现一颗大佛头,已送至博物馆。 值班人员半信半疑,决定与三人去一探究竟。只见在一辆渣土车的车厢内,放置着一白色圆形石制物体,虽被泥土包裹,但肉髻和五官仍清晰可辨,果然是颗佛头。...
刘伯承与汪荣华。(资料图片)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前夕,年过40的刘伯承写就了一封长达几页的求爱信,赢得了19岁的安徽姑娘汪荣华的芳心,两人从此结成了革命伉俪相伴直至金婚。昨日,在位于河南信阳的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中,记者看到,一件件展品和资料都记录着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峥嵘岁月,同时也有这般温情的故事令人心动。 艰苦卓绝的大别山革命生活中,涌现出不少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战士。 在鄂豫皖革命纪念馆...
孙怀伟介绍,玉园村孙氏祖籍在今天河南 泉州台商投资区玉园村,村口有一处杂草丛生的“文化地”——这里的“文化味”来源于两块紧紧相连的清代示禁碑,石碑立于数百年前,是玉园村孙氏几代人守护宗族墓地的见证者。 ·八卦太极 以娱会友·旅居四方 畅游八闽 两块碑顶部都有缺角,碑上文字都已模糊不清,勉强能看清立碑时...
大盂鼎砚的创作,源于大盂鼎与苏州有着割不断的情丝。国宝青铜重器大盂鼎、大克鼎和毛公鼎号称“海内三宝”,而大盂鼎和大克鼎两大国宝都曾属于姑苏潘祖荫所有,是潘氏家族的传家之宝。潘祖荫(1830-1890),字伯寅,号郑庵,小字凤笙。吴县人(苏州),系状元宰阁潘世恩之孙,其父也官至内阁侍读封光实录大夫。潘祖荫是三朝元老,精通经史,工书法,精金石,富收藏,为吴中著名的文学家和收藏家...
阜蒙县新民镇有个排山楼村,村西头立着一通道教石碑,名字叫大玄真宫祖碑。此碑立于1332年,至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是研究元代历史地理和道教传播史的第一手资料,是阜新地区沧桑岁月的实物见证。 喜欢看金庸小说的人对于“重阳真人”、“丘处机”这两个名字并不陌生,他们一个是全真教的创教祖师,一个是很有名气的传承弟子。全真教是道教的主要流派,道教的故事在阜...
1939年海口秀英古炮台五炮齐鸣抗击日寇 海大教授写剧本 讴歌秀英炮台抗日故事 1939年2月10日凌晨,沉睡多年的海口秀英古炮台五炮齐鸣,一齐发出誓死保卫疆土的怒吼。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精神,见证了海南人民不屈不挠、拼死杀敌的壮烈气概。 海南大学教授宋静敏,在实地走访过程中,被琼崖军民一心抗战的故事深深感动,他含着热泪,为秀英炮台的炮手们著书立作,写...
相传徽宗有天晚上,梦到自己手持大笔,在钧瓷洗里一蘸,又在一面大鼓上一青,在鼓面上挥笔疾书,顿时鼓面上出现清雅秀丽,刚劲洒脱的字体。徽宗醒来后把这梦说给众臣,大晟府提举周邦彦,精通音律,很得徽宗的喜爱。他为徽宗圆梦说:“皇上梦中用的笔洗是钧瓷宝洗,鼓上膏笔。这正是取鼓中的灵气,收音乐中的韵律,融在洗中。那鼓如意相托,定能心想事成。只要让阳翟(今禹州)烧制这样的瓷器,皇上用了,定能写出漂亮的字体来。”...
宋朝时,衡山书院的老塾师对乡老说:“清早听着钟磬声,出门来寻声直望,见北面松林里有股袅袅青烟冲上天。”乡老一望,果见袅袅青烟。便带一帮人进松林里来,见一棵古松树的三杈间放个金晃晃的大香炉,等香火烧的差不多的时候。有人爬上树权,去细看,看炉表面刻着:“金氏夫人”四个浮雕。塾师惊奇地说:“金氏夫人是七仙女,也称七娘妈,她的金香炉怎会飞来在这里?”众人认定她选这里安神,是乡人有福分,按这松树三杈所指方向...
石湾陶瓷甲天下,因其独特的创作特色受到人们的喜爱,不论是在家居饰品中还是陶瓷日用品中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而在民间有着关于石湾第一件陶器出世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石湾仍大是四面环河的一群山丘。这里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白天鹰飞鹤舞,野兽成群,晚上松涛可闻,野狼嚎叫、那时这里只居住着一对夫妇,男的叫陈武,女的叫杨娇,他们是从部落逃婚漂流到这里的。他们一来到这里,就选择了石湾的北面(现河宕村)安家。陈武...
安徽藏家朱昌发,用6年时间诚心换取宫廷御用斗彩笔洗的故事,是古玩爱好者对珍品执著追求的典型。2000年,他听说肥西三河镇一名离休老干部家有个传世瓷器,他就慕名前去拜访了那位78岁的老人。老人家却斩钉截铁地说,“传世之宝”纯属谣传。朱昌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和老人交上了朋友。他经常去拜访老人,诚心终于感动了老人,2004年老人终于让朱昌发看了斗彩笔洗。这件笔洗,口径33厘米,高8.5厘米,有凤凰登枝、...
老收藏家陈重远的《古玩谈旧闻》中,有一个“翠镯换钧窑笔洗”的故事。说的是民国时期,北平一位老翰林娶了位年轻的姨太太,这位姨太太私自将老翰林珍藏的宋代钧瓷笔洗拿去换了一只她心仪的翠镯。当老翰林得知小老婆用笔洗换了翠镯后,不由得火冒三丈,浑身颤抖,高声喊道:“你太混啦!那宋钧瓷笔洗是光绪爷赏的,是我的传家宝。别说一只翠镯,百副翠镯也换不到!‘钧窑一具千重厦’,你哪里知道?!太混!太混了!”小老婆也不示...
吕洞宾原来是个落第书生,因屡考不中,做官没什么指望,就割断尘缘,出家修道。当他来到禹州西南边的吕沟村时,发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就在一条山洞里隐居下来。白天习武,夜读经卷,饿了吃野果,渴了喝山泉。有时在竹林下吟诗作画,生活非常平静自得。 这一天,吕洞宾在洞府觉得烦闷,背起剑下山云游。路途上遇到一位讨饭老人,手捧肚子大叫。吕洞宾仔细观看,发现这老人肚脐旁,长了个又红又肿的恶疮,脓血外流...
图中这只康熙年的青花瓷大盘,主图画着女店主殷勤敬酒,一壮汉背面而坐,一仆人在偷偷地笑。让人立即想到《水浒传》中在十字坡开黑店的孙二娘。孙二娘绰号母夜叉,她在孟州十字坡开了家客栈,十字坡地处交通要道,她的客栈以包子鲜美闻名江湖。“菜园子”张青因误伤人命,被官府通缉捉拿,闯进十字坡包子客栈,在与孙二娘父女的冲突中被孙二娘制服。孙老东家见张青憨实可信,令其入赘当了女婿。孙老东家一死,孙二娘接下了包子客栈...
茶叶末釉是瓷器的釉彩名。它是一种含有结晶矿物质的半无光釉,呈深绿黄色,因釉中均匀地布满形似茶叶的针、片状结晶体而得名。茶叶末釉的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多用于装饰仿古器皿,深厚古朴,气质高雅。古人称,茶叶末釉,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茶,美如花,范为瓶,最养目。 相传古镇一男子所得到的茶叶末釉是老祖宗给的,老祖宗给他的茶叶末釉是战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