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碑讲述成吉思汗与道教的故事
阜蒙县新民镇有个排山楼村,村西头立着一通道教石碑,名字叫大玄真宫祖碑。此碑立于1332年,至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是研究元代历史地理和道教传播史的第一手资料,是阜新地区沧桑岁月的实物见证。
喜欢看金庸小说的人对于“重阳真人”、“丘处机”这两个名字并不陌生,他们一个是全真教的创教祖师,一个是很有名气的传承弟子。全真教是道教的主要流派,道教的故事在阜新也能够寻觅到一些历史踪迹。
我市阜蒙县新民镇有个排山楼村,村西头立着一通道教石碑,名字叫大玄真宫祖碑。此碑立于1332年,至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曾任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的王紫晨介绍,大玄真宫祖碑是研究元代历史地理和道教传播史的第一手资料,是阜新地区沧桑岁月的实物见证。它于1988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眼中的大玄真宫祖碑
大玄真宫祖碑位于排山楼村西头,正扼乡道要冲,整个碑石高3.85米,宽1.32米。碑石由碑冠和碑身组成。碑冠高1.10米,碑冠四周刻有盘龙,刻工精美;碑冠中央用楷书刻有“大玄真宫祖碑”6个大字,苍劲有力。碑身两面都有碑文,都是竖行寸楷刻就。正面碑文保存较好,字迹清晰可辨。碑文的下面还刻有天宫图案。背面碑文腰部因历史久远已有模糊缺损的地方,但大体意思还能明了。碑文上面刻有云雾图案,下面刻有天宫图案。碑石两侧还刻有双龙戏珠。
正面碑文约2000余字。碑文开头即书“大元国广宁府路尖山单家寨创建大玄真宫祖碑”,可以确知此地在元代叫单家寨,隶属广宁府路。碑文首先概括地介绍了道教的由来和教义,还介绍了道教全真派的兴起和元代道教兴盛的缘由。大玄真宫祖碑背面的碑文3000余字,记述了大玄真宫及其周围道教宫观的地理位置,各宫观住持的姓名,各宫观拥有田地的数量,周围村寨名称,资助立碑人士的姓名籍贯职务等等。
石碑讲述成吉思汗与道教的故事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形成于东汉,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道家主张修己要清心寡欲,顺其自然;待人要谦和宽容,慈悲仁爱。
全真派是道教主要的流派,创始人是生活在辽金之际的陕西咸阳人王?,金大定七年(1167年),王?在山东宁海(今牟平)昆嵛山创立全真教派,他的信徒奉他为重阳祖师。丘处机就是重阳祖师弟子,号长春真人。
丘处机生活的时代,正值南宋、金、西辽、西夏、大理、,蒙古汗国等各据一方的时期,几大政权竞相逐鹿中原。由于当时丘处机名气极大,南宋、金和蒙古3个政权都争相邀请他。那时,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正率铁骑大举西征。丘处机审时度势,拒绝了金宣宗和南宋宁宗召见,于公元1220年毅然接受成吉思汗之邀,不顾72岁高龄,率领18名弟子,跋山涉水数万里,终于在印度河上游的行宫拜见了成吉思汗,往返历时4年。
丘处机多次在成吉思汗的大帐内与他单独长谈,耶律楚材作记录。耶律楚材的记录被整理为《玄风庆会录》一书。
成吉思汗希望长生,丘处机答复说:“修仙须修阴德,必须去暴止杀。您起兵灭西夏和金是符合天意民心的,但务须禁止残暴杀戮,才能使事业最后成功。”成吉思汗又问治国之方,丘处机回答说要以敬天爱民为本。丘处机还巧妙地借用雷震等自然现象,劝告成吉思汗应在蒙古汗国提倡孝道。
丘处机特别向成吉思汗论述说,只有统一中原地区并将之治理好,才能称为大国。要想治理好中原,就必须爱民,让人民休养生息。
丘处机坦率诚恳,循循善诱,对成吉思汗的思想多有所触动。在后期,成吉思汗统治中原的政策有所和缓,对中原各地的有些武装反抗,成吉思汗改镇压为招安,这都是受到丘处机的影响。后人歌颂丘处机“救生灵于鼎镬之中,夺性命于刀锯之下”。
丘处机的高道风范,使成吉思汗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成吉思汗给予丘处机崇高的礼遇。
丘处机返回中原时,成吉思汗下“圣旨”,授权丘处机全权掌管全国道教事务:免除宫观差役,命各地宫府、部队切实加强对宫观的保卫。
丘处机借成吉思汗的授权,在黄河流域大建全真教宫观百余座。他派弟子持度牒,招收战争中沦为奴隶和濒死者入道,因此而恢复自由人身份和活命者不下两三万人。影响所及,各阶层人士纷纷涌向全真教门下。
文人、官吏以与全真教相交为荣,道教其他派别甚至佛教的有些寺庙,也挂起全真旗号。全真教“古往今来未有如此之盛”。
大玄真宫祖碑的来历
大玄真宫祖碑是如何落户在阜新地区的呢?碑文中有详细记述。
王紫晨告诉记者,玄真宫的第一世住持名叫杨志谷,师从栖云大师王公,为王公门下高徒。而王公是全真七子之丘处机高徒,因此杨志谷为丘处机二传弟子。
元太祖二十二年,杨志谷云游四海来到了广宁府路尖山单家寨(现在的排山楼村),看到这里民风淳朴土地肥美,佛教盛行却无道教,就决定在单家寨兴建道观,传播道教。
据碑文记载,在玄真宫兴建的过程中,得到了北京路都元帅兀也儿、广宁府主官失刺万户的赞助。老百姓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道观落成之后,一位大师给题了匾额“玄真”二字,杨志谷成为玄真宫第一世住持。杨志谷住持玄真宫30多年,待人积德行善,周济贫困,接待各方来客。元宪宗八年(1258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杨志谷仙逝,享年73岁。
玄真宫的后人为了纪念开山鼻祖杨志谷的功德,决定为他立碑纪事,“以传不朽”。由于这是纪念玄真宫开山鼻祖的碑,所以叫“大玄真宫祖碑”。
背面碑文还记录了玄真宫住持杨志谷引度入教的百姓名单,皆为汉人。可见当时单家寨这一带还是汉人居住。后来,阜新地区迎来了蒙古民族,石碑在蒙古语中被称为“排础鲁”,便将此地叫“排础鲁”,最终汉化为“排山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