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天将迎来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长沙简牍博物馆市民讲堂邀请长沙市文物局局长曹凛现场解读《汉长沙国王陵》,描绘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远景,共同展望“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 目前汉长沙国王陵已累计发现26座,区域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即将建成的汉长沙国遗址公园,将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声望的文化遗产品牌。讲座地点:长沙简牍博物馆多功能会议厅,本次文化遗产日特别讲座的幸运听众,将有机会...
中国共产党如何从50多名党员壮大成今天8000多万的队伍?如何从南湖一艘游船上起步发展成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这份历史经验对今天的青少年有何教育意义?今天上午,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多功能会议厅,长沙市委党校余敏教授用一个个红色故事为数百名青少年娓娓道来,拉开了该馆“红色故事”系列讲座的帷幕。 据了解,为庆祝建党90周年,6至8月期间,长沙简牍博物馆还将陆续推出《长沙红色大传...
近日,由中国简牍博物馆、国家文物出版社、西安碑林博物馆等共同举办的国际简帛书法邀请展在湖南长沙展出。此次展出了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简帛书法名家佳作150余件,其中受邀请的全国篆书名家有70位,我市著名书法家徐雄关名列其中,他的作品被中国简牍博物馆收藏。这是台州唯一入展的书法家(浙江共2名)。 徐雄关作为国内青年实力派书法家,真、行、草、隶、篆俱能。近年来,他的创...
5月24日,整理出来的部分简牍,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见。今天(25日)上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及湖南大学岳麓书院4家单位,在长沙联合签署了合作整理研究长沙五一广场出土的东汉简牍的相关协议,标志着近万枚长沙东汉简牍整理研究工作正式启动。2010年6月22日,长沙市在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施工时,于地表下6米处发现一口埋藏有大...
吐蕃少数民族政权时期所用的简牍文书的简称。 传统史料记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文臣通米桑布扎在公元7世纪中叶创造藏文。在早期藏文中,有用简牍材料书写的文书内容。在近代的考古发掘中,曾陆续发现过几批藏文书写的简牍,其年代约在公元七、八世纪。 最早的藏文简牍为斯坦因1907年新疆探险时发现,共398枚。1914年俄国探险家马洛夫也在新疆获得了若干吐蕃藏文木牍。 1959...
(记者明星、苏晓洲、陈文广)曾经因为发现大量古井并出土数以万计西汉、三国简牍而闻名于世的长沙五一广场地段,近日又发现大量古井。目前,长沙市文物考古部门联手警方,对初见端倪的古井实行严密封锁。 连日来,长沙市五一广场中央商务区东牌楼地块一个基建项目工地不断发现古井。1996年五一广场附近的走马楼工地出土十多万枚三国吴简,2003年这个地段又出土一批西汉简牍,2004年出土多枚东汉简牍,2010年6...
尽管时隔15年,长沙简牍博物馆研究员宋少华仍然铭记着那个令他无比惊喜和兴奋的时刻,1996年的冬天,覆盖着厚厚泥土的10余万枚三国吴简从长沙走马楼的工地上被发现,震惊了考古界。 3月15日,中日长沙吴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办,来自日本吴简研究会、北京吴简研究会和长沙简牍研究会的约40名专家参会,就吴简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以研究吴简为毕生使命的宋少华,在大会上做了《长沙三国吴简的现场揭取和...
15日,由长沙市文广新局、长沙简牍博物馆举办的“中日长沙吴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办。40名中日简牍专家共聚一堂,梳理近年来吴简研究成果。 本次会议共收到与会中日专家提交的10余篇论文,并特邀日本中央大学、北大、清华、中国社科院等顶尖简牍专家组成评审团,对论文点评。1996年三国吴简在长沙出土后,日本马上成立了长沙日本吴简研究会。本次会议是对近年日方吴简研究成果的一个梳...
在11日召开的长沙简牍博物馆文化旅游座谈会上,该馆馆长李鄂权透露已向国务院申请将长沙简牍博物馆更名为“中国简牍博物馆”。 作为国内首座简牍专题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藏有简牍14万余枚,占全国三分之二强,且从战国楚简、秦简、西汉简、东汉简、三国吴简到晋简,时代序列最完整,保护最完好,简牍科学整理科技保护技术全国领先。据透露,目前三国吴简的清洗、脱水、入库等整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2001年6月22日凌晨,在长沙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东南侧的地下水管改造工程中发现一口埋藏有大量简牍的古井(窖)。古井井底距地表约6米多深,位于湖南供销大厦北面的五一大道南侧与人行道之间的路面地表之下。 简牍发现后,长沙市文物部门会同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市政公司、市交警支队及中国铁建十二局等部门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因古井(窖)是在地下横穿施工中发现的,对应的地表位置处于五一大道上,长沙...
今年年初,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捐赠给北京大学一批流失海外的珍贵秦简牍。北大昨日(24日)宣布,经过半年多的保护与整理工作,目前已初步了解这批简牍的性质和基本内容。简牍列举女子的种种优良和不良行为,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妇女行为规范,比东汉班昭的《女诫》还要早200余年。 据北大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瀚教授介绍,这批简牍包括10卷760余枚竹简、21枚木简、6枚木牍、4枚竹牍、1枚木觚,字体是典型的...
五一广场东汉古井考古发掘工作日前结束,昨日,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部分经过清洗的简牍,分层、分块整体提取的简牍共封装于210个大、小塑料盆中。随后将对其进行清洗、揭剥和释文等工作。目前古井发掘现场所处的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局部修建已经恢复。 古井或为窖藏之用 6月22日,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东南侧发现埋藏有大量东汉简牍的古井,考古发掘工作自7月10日开始,8月26日结束。...
工作人员正在清洗简牍。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这块出土的木简上出现了“临湘”字样。石祯专摄 一千多年前的东汉中期官府文书长啥样?那时候长沙郡的官府之间有着怎样的文书往来?五一广场发现的东汉简牍或许会给出答案。五一广场东汉古井考古发掘工作日前结束,昨日,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部分经过清洗的简牍,分层、分块整体提取的简牍共封装于210个大、小塑料盆...
长沙东汉古井埋藏地下1900多年的木简,字迹清晰秀丽,有竹简和木简两类,其中木简较完整的约有2000枚,包括大木简、木牍、封简、签牌等,一些简牍木质纹理尚存,保存非常完好(9月9日摄)。 9月9日,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界宣布,对长沙五一广场地铁工地内一东汉古井展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已经结束,发现简牍数量之大、简牍形制之独特等均为国内罕见。目前,出土简牍被封装于210个大小盆内,未来将展开细致的...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