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在日前一系列成果发布、总结表彰后圆满落幕。从普查工作报告及数据公报看,这项由国务院统一部署、历时5年、覆盖广泛的文物资源调查项目,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后,又一次文博领域基本国情国力的大盘点,也是有史以来我国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首次全国性普查。成立3600余个普查机构,投入10.7万名普查人员、12.45亿元经费,调查102万个国有单位,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
工作人员在布达拉宫对唐卡进行测量 日前,历时4年多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圆满结束,普查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绩的背后,是10.7万名普查员的辛勤工作、默默奉献。本次普查时间紧、任务重,技术环节多、质量要求高,对普查员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要求极高。广大普查员在做好本职工作、没有额外补贴的情况下,承受着文物库房阴冷潮湿且充斥着化学药剂带来的不利影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加班加点开展工作,...
记者从鞍山市政府获悉,日前,鞍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布鞍山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历时五年,鞍山市共普查登记可移动文物6760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件/套。 据介绍,普查范围是鞍山市辖区内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驻鞍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所收藏保管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不改变文物权属现状。普查的文物包括:1949年(含)以前,各时代的珍贵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2012年至2016年,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普查范围是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经过各级政府和普查机构努力,普查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通过普查验收,普查工作总体完成。 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全国成立3600余个普查机构,投入10....
资料图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 2012年至2016年,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全国性普查,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4月7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正式向社会发布。这次普查取得哪些成果?反映了我国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现状如何?普查是如何进行的,如何确保数据真实?如何更好地利用普查成果惠及社会公众?近日,《中国文物报》记...
日前,云南昆明官渡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官渡区博物馆开展。本次普查工作,官渡区共完成登录上报可移动文物857件,其中珍贵文物29件。展览为期一个多月,市民可免费观展。 据了解,官渡区有着丰富的文化遗物和遗存,史前时期有螺峰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发现的古滇文化墓地有大耳村(子君村)古墓群、羊甫头古墓群等,出土文物极为丰富。此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
3600个普查机构、10.7万名普查员、12.45亿元经费、102万家国有单位、10815万件/套文物……4月7日,国家文物局对外公布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全国性普查工作圆满结束。 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摸清 “本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实现了‘三个全面’。第一,文物普查工作实现了地理范围的全面覆盖,以县域为单位,网格化开展;第二,国有单位全面参与,包括军队...
4月7日,国家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历时5年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发布。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其中新发现新认定文物共708.4149万件/套;建成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建立“文物身份证”编码和数据管理系统……此次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 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 为做好普查,全国成立3600个普查机构,共投入10.7万名普查人员、...
4月7日,上午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各级普查机构、收藏单位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全面总结普查工作,发布普查成果,表彰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下午,国家文物局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4月7日上午10时,诸暨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在电信局收听收看了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副市长林成高、诸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13个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和联络员、文广新局普查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市博物馆、市图书馆等重要文物收藏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自2013年普查工作正式开展以来,诸暨市按照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的要求,迅速展开,扎实有效推进。...
4月7日上午,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德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洪延艳、县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县有关文物收藏单位等参加了会议。 德清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于2013年启动,通过摸底调查、文物认定、数据采集、登录审核等环节,已全面完成各项普查工作任务,于2016年10月顺利通过验收。本次普查发放《可移动文物调查登记表》575份,最终确定全县收藏有可移动文物的国有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4月7日出席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时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物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保护传承好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使之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 刘延东指出,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文物承载文明、传承历史、维系民族精神。建国以来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圆满收官,基本摸清了全国...
4月7日,历时五年的第一次中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在北京公布最终数据,截至2016年10月31日,普查统计的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4,907件/套,基本全面摸清了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是覆盖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全部国有单位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从2012年开始,由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共计15个部委参加。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
4月7日,记者从在北京举办的第一次中国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发布会上获悉,全国未定级文物占到55.97%,中国国家文物局将积极建立国家文物登录制度。 普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基层单位保管条件差,文物得不到妥善保管。全国平均每名保管员保管文物2290件,基层保管员兼职现象普遍。文物保护修复设备不完备,修复技术人员缺乏,难以满足文物保护需求。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全国未定级文物占55.97%,亟需按照文物保...
7日上午,被称为“国宝大调查”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会议在北京国务院小礼堂召开。记者从杭州分会场了解到,浙江的两家可移动文物普查单位——温州市文物局和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被表彰为“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先进单位”。经过5年的摸底调查和文物认定,浙江652家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的938104件(套)可移动文物,都配备了“身份证”。 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隐身文物”惊艳亮相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