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圆明园·静海寺历史记忆联合展览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150件来自圆明园的文物将首次走出北京,开启全国巡展之旅,首站设在南京静海寺纪念馆潮音阁。据了解,圆明园文物将于14日动身,15日抵宁,16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为期两个月。 并非每件文物都完整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圆明...
10月21日的《参考消息》刊登文章《法愿谈圆明园文物罹劫问题 》,原文如下: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0月19日报道 中国日前发出呼吁,希望150年前被英法联军掠走、现在流落海外的北京圆明园文物能够回归中国。中国文化官员说,圆明园丢失的文物至少有150万件。据信,这些文物中有很多收藏在博物馆和私人手上。演员兼武术家成龙率先在活动倡议书上签字。中国圆明园管理处在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之际发出了归还文物的呼吁。...
为逼迫清政府接受《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南京的静海寺和圆明园命运相连。1840年,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就在静海寺内签订。 在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之际,圆明园和静海寺的“手”牵到一起。昨天,圆明园管理处和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南京市下关区签订了一项展览协议:150件珍贵文物,将于11月16日在静海寺纪念馆潮音阁举办,免费展览近2个月。 ...
圆明园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文物到底有多少,至今无人能说清。 150年前浩劫之后,无数奇珍异宝就此流落他乡,历经辗转,甚至干脆被深锁于库房中不见天日。倒不是因为不识货,恰恰是因为太过珍贵,今天的收藏者反而秘不示人,比如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 更多的圆明园珍品被堂而皇之地作为“全世界共享”的杰作进行展示,在大英博物馆,在法国的枫丹白露宫,也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还有收藏于私人...
中国文保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相关链接:叶廷芳:圆明园已被人杀死 复建是对文物的破坏10月18日,圆明园将迎来罹难150周年纪念日,在本次的纪念活动中,由中国文物基金会主持修复的150件圆明园文物将首次展出。那么在这次的文物修复中,有哪些技术的运用,克服的难点,以及有关圆明园外流文物的回流的问题都具有极大的意义。为此,我们请中国文保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先生来谈一谈本次文物修复的一些情况。瓷器、石雕与青铜...
大英博物馆·《女史箴图》 东方文物 第一收藏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右上图)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 目前传世的有唐宋两个摹本,其中前者被视为最得原作神韵的珍品,画本身及装裱部分压有宋、金、明、清内府藏印,及明清历代收藏者的私人鉴藏印。 这件乾隆帝的案头爱物在1860年被英军大尉基勇盗抢,从此流落他乡,历经辗转,于20世纪初年被大英博物...
2010年10月18日晚,北京,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仪式在大水法前举行。亿佰 摄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150年,寻找圆明园! 主持人(李小萌): 欢迎来到《新闻1+1》。 150年前的今天圆明园被洗劫,一座万园之园成为了一片废墟,也成为中国人心中一道深深的伤痕。而随后关于文物的追索、关于是否重建的风波和纷争,也让我们觉得即便是150年过去了,我们依然不能够确切地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这...
英法联军后裔在活动现场向中方捐还流散海外的中国文物。本报记者 王海欣 摄 ■倡议书 150年前的圆明园,是人类文明的顶级瑰宝;150年后的圆明园,是历史的箴言,是拒绝战争、共创和谐的文化警钟。 我们首先要衷心感谢多年来帮助圆明园文物回归原属地的人们,感谢你们对中国人民民族情感和文化权益以及人类历史记忆的尊重。 在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日之际,本着举世公认的人文立场和道义共识,我们倡议: ...
中国文保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 10月18日,圆明园将迎来罹难150周年纪念日,在本次的纪念活动中,由中国文物基金会主持修复的150件圆明园文物将首次展出。那么在这次的文物修复中,有哪些技术的运用,克服的难点,以及有关圆明园外流文物的回流的问题都具有极大的意义。为此,我们请中国文保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先生来谈一谈本次文物修复的一些情况。 瓷器、石雕与青铜器的修复技术是工作重心 中国文物网:圆明园罹...
记者在圆明园了解到,经过半年之久的努力工作,圆明园文物修复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3万瓷片拼接出150件修复文物 今年是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社会各界都以不同的形式予以纪念。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作为热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文物保护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在今年3月25日与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举办了“文物保护,我们携手——圆明园文物修复大型公益活动”,我们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管理...
记者在圆明园了解到,经过半年之久的努力工作,圆明园文物修复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今年是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社会各界都以不同的形式予以纪念。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作为热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文物保护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在今年3月25日与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举办了“文物保护,我们携手——圆明园文物修复大型公益活动”,我们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动承担了圆明园部分受损文物...
采用配补处描金工艺修复的仿哥窑小水丞(修复前) 采用配补处描金工艺修复的仿哥窑小水丞(修复后) 圆明园文物修复:没有争议不正常 日前,圆明园文物修复工作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这次将目光聚焦圆明园,缘起于7月14日下午,由圆明园管理处、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召开的“首批圆明园修复文物专家评审会”。在会上,多位专家就圆明园首批文物的修复展开了热烈讨论、研究。...
修复后的瓷器拼接碎片是修复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相关链接:首批20件圆明园文物试验性修复 遭专家质疑圆明园首批20件破损文物日前完成“试验”性修复,主办方于7月14日特意举办了一场评审会。不过,被邀文物专家对圆明园文物的修复方法并不认同,建议下一阶段的文物修复仍以传统的修复方式为主。修复后的文物要展现其受损前的华美和工艺水平,同时还要展示其经历浩劫的痕迹,让观众看到后能够认识...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学习文物修复与鉴定专业的婷婷是这里的志愿者,她像“侦探”一样,在几千块碎瓷片中寻找着裂纹相同的两个瓷片。常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工作,对她来说却充满乐趣。 10月18日,是北京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日。为使圆明园受损文物重现当年风采,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举办了“文物保护,我们携手——圆明园文物修复大型公益活动”。6月18日起至10月1...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