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目前圆明园150件出土受损文物正进行修复和保护。今天下午,修复活动主办方将组织文保专家召开评审会,商讨并制定圆明园文物修复标准。 记者从圆明园文物修复公益活动组委会获悉,目前首批20件文物已完成修复,修复工作采取了“展示修复”、“美术修复”、“考古修复”三种方式。下午召开的“首批圆明园修复文物专家评审会̶...
10月18日,是北京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日。为使圆明园受损文物重现当年风采,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举办了“文物保护,我们携手——圆明园文物修复大型公益活动”。6月18日起至10月18日,在圆明园南门内的修复现场,参观者可透过玻璃目睹破碎瓷片复原为完整瓷器的过程。活动期间,还展出了铜版画40景图、150张圆明园老照片和百余件珍贵瓷片。...
目前圆明园150件出土受损文物正进行修复和保护。14日下午,修复活动主办方将组织文保专家召开评审会,商讨并制定圆明园文物修复标准。 记者从圆明园文物修复公益活动组委会获悉,目前首批20件文物已完成修复,修复工作采取了“展示修复”、“美术修复”、“考古修复”三种方式。下午召开的“首批圆明园修复文物专家评审会”上,专家们将基于以上三种修复方式,讨论并制定其余130件文物的修复标准。 据了解,已确定...
■摄影/袁艺 昨天,圆明园首批20件破损文物完成“试验”性修复,主办方特意举办一场评审会。不过,被邀文物专家对圆明园文物的修复方法并不认同,建议下一阶段的文物修复仍以传统的修复方式为主。 ■三种修复方法受到质疑 经过近一个月的工作,20件从圆明园出土的破损瓷器按照“展示修复”、“美术修复”、“考古修复R...
昨天,圆明园首批20件破损文物完成“试验”性修复,主办方特意举办一场评审会。不过,被邀文物专家对圆明园文物的修复方法并不认同,建议下一阶段的文物修复仍以传统的修复方式为主。■三种修复方法受到质疑经过近一个月的工作,20件从圆明园出土的破损瓷器按照“展示修复”、“美术修复”、“考古修复”三种方式,完美呈现...
今天上午,圆明园出土文物修复正式开放,市民可到圆明园南门内的修复现场,目睹将破碎的瓷片复原成一个精美的青花瓷器的全过程。记者了解到,修复开放将持续到10月,市民同时可在现场看到已完成修复的20件文物,其他130件圆明园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预计在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日之前完成。 记者上午在修复基地看到,现场设有“文物现场修复展示区”,近百片大大小小的瓷片摆满了工作台,工作人员仔细地...
6月18日,工作人员对圆明园的破损文物进行修复。当日,圆明园文物修复组委会对150件文物的修复工作在圆明园“文物现场修复展示区”向游客开放,游客可观看文物的分拣、清理、拼接、塑型、上色、做釉等修复过程。这150件文物是历年清理圆明园遗址及考古发掘采集出土的,很多文物从未对外展出过,大都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珍品,其中包括瓷器、玉器、佛造像、法器、石刻、琉璃等。6月18日,...
信报讯今天,圆明园文物修复活动开始进行,并对大众开放。游客可近距离目睹文物修复。 圆明园首批修复的文物为20件瓷器,主要为圆明园出土的官窑和民窑破损瓷器,包括康、雍、乾三代帝王使用的精致器具,也有宫女、太监使用的普通用具。保护与修复工作预计在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日之前完成。 ...
今天,圆明园文物修复活动开始进行,并对大众开放。广大游客可近距离观摩文物修复过程。圆明园首批修复的文物为20件瓷器,据悉,主要是在圆明园出土的官窑和民窑破损瓷器,包括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使用的精致器具,也有宫女、太监使用的普通用具。 圆明园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预计在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日之前全部完成。
时值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之际,为使圆明园受损文物重现当年风采,并使其充分发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等作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举办的“文物保护,我们携手——圆明园文物修复大型公益活动”将于2010年3月25日正式启动。您想成为一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志愿者吗?参与瓷片的分拣清理,在拨开历史尘埃的同时,亲耳聆听那历史的余音;或是加入到文物讲解的...
时值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之际,为使圆明园受损文物重现当年风采,并使其充分发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等作用。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举办的“文物保护,我们携手——圆明园文物修复大型公益活动”于2010年3月25日正式启动,并在圆明园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
1.国民党大员墓葬石器有皇家气度 在南京风景名胜区钟山灵谷寺后边的半山坡上,有一座风景优美、气度恢宏的墓地,这里鸟语花香、碧草如茵,但墓地前的石器更为引人注目:石牌坊、华表、经幢、花坛、花缸、祭台、石狮、石马等,均为汉白玉石雕制而成,工艺精美,气势雄伟,颇有皇家风范。此即为谭延闿墓。曾任国民党行政院长的谭延闿1930年辞世于南京,被蒋介石以国葬礼葬于此,成为此地的一个景点。 在很长时间里,人们...
圆明园海外寻宝路 2009年底,一支前往美国寻访圆明园文物的队伍,吸引了中外媒体的关注。虽然美国并非当年掳掠圆明园的国家,虽然寻宝团再三强调,此行只为建立档案,而非追讨文物,但圆明园在国人心中的特殊情结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还是让此次寻宝行为变得意味深长。 “寻宝团”的成员有预感,在美国,他们可能接受怎样的对待——出发前,国内一些媒体报道说,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追讨文物。 ...
流失在海外的圆明园文物是公众的焦点;而流失在国内的圆明园文物,则少人关心。如果抽离“国家”的概念,这对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有共同的命运——现在的拥有者,都不愿将它们归还。 2003年初春的一个上午,即将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的刘阳,来到西单,拐进西单明珠东侧的一个胡同里。 在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胡同里,刘阳发现了两件出自圆明园大水法的文物。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