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文物修复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已修复百件文物

记者在圆明园了解到,经过半年之久的努力工作,圆明园文物修复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3万瓷片拼接出150件修复文物

今年是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社会各界都以不同的形式予以纪念。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作为热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文物保护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在今年3月25日与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举办了“文物保护,我们携手——圆明园文物修复大型公益活动”,我们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动承担了圆明园部分受损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并义务为圆明园修复150件受损文物,让它重现历史真实,以此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

工作人员从园内现存的3万多瓷片中挑选出了1884片有关联性的瓷片,经过清洗、整理后拼接成形。其中相对完整、符合修复和展出标准的约有60多件,有很多完整度达到了70%以上。如康熙二龙戏珠碗、康熙青花龙红海水纹盘和康熙釉里红龙缠枝花纹碗等。部分修复完成的圆明园文物将在10月1日开始的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系列展览中陆续与公众见面。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还拟定于明年对圆明园的修复文物进行全国性的巡回展出。

文物修复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圆明园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于洋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到:“此举圆明园文物修复工作是一项意义非同寻常的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事业,也是一项神圣的、严肃的事业。圆明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要很好的把圆明园的文物、圆明园的遗址保存好并加以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圆明园的历史,了解圆明园的文化内涵,了解圆明园所遭受的耻辱,来提高全社会民族的这种自信心、自豪感,激发全民的爱国主义的热忱。从而凝聚社会的力量,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此次修复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根本的出发点。

修复150件圆明园文物,纪念的性质更多一点,因为对于圆明园,只修复150件文物,还远远不够;圆明园文物修复与保护将会是我们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一项常态工作。我们希望的是通过我们的工作,通过我们恢复历史的一小段残片,能够激发国人自觉保护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热情。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承担起这项公益事业的使命,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