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6年10月28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恭王府召开。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郑欣淼,历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罗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著名古建筑专家郭黛姮出席会议并致辞。 未来三年,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将围绕三个...
10月22日,第十届国际音乐考古大会在湖北省博物馆编钟馆举行。与会专家透露,新成立的“编钟研究院”将邀请海外相关领域的学者加入,进行多角度的编钟音乐考古研究。 “编钟研究院”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建,落户湖北省博物馆。该研究院旨在从音乐考古、音乐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研究编钟音乐文化。 曾侯乙编钟19...
山西省文物局日前公布实施的《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暂行办法》,为社会资金进入文物建筑保护领域提供了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山西省实际,新公布的《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暂行办法》由22个法条组成,主要解决了在政府投资保护国家级、省级文物建筑保护单位的基础上,采取自愿投资保护、减免税收和开发利用等手段,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文保领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意识和行动,11月3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光明日报社将共同举办首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论坛。 此次论坛以“更多参与、更好保护”为主题,旨在搭建联系全国文化遗产保护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平台,以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为形成文物保护全民参与,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新格局,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作...
27日,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副省长蓝佛安出席会议并讲话。 蓝佛安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实施文物保护提升工程;充分挖掘文物资源价值,加大文博单位创意产品开发力度;着力提升文博事业惠民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不断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完善文物安全防范体系;继续深化文博事业交流合作,促进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强组织保...
“Very impressive(印象非常深刻)!”9月18日,“博博会”期间,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苏埃·阿克索伊在四川博物院参观了《茶马古道》展览和四川汉代陶石艺术馆后,兴奋地说道,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这几天您参观了四川的博物馆,您对它们的印象如何? 苏埃·阿克索伊:目前我只参观了成都博物馆和四川博物院的部分展厅,但四川的博物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最让我感到震...
说到底,扎紧文物保护的篱笆不能只是单向用力,政府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视角,更不可能防范所有的漏洞,只有将政府责任、法律惩治与公众参与结合在一起,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才有可能真正管好这些“宝贝”。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清东陵半年之内两次被盗,引发社会关注。国家文物局督察司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清东陵两次被盗暴露出地方政府的文物安全责任意识不强,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下一步,国家...
7月22日,在西闸社区服务中心三楼的会议室内,一场关于《传统文化与养生保健》的公益讲座正在进行。台上的养生专家讲得精彩,台下40多位社区居民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西闸社区联合明行足公益发展中心组织志愿者开展的一次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除了养生保健,后期还将把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的发展教育、家庭的情绪管理等内容结合起来。 “主要是采用体验式的方式,让居民认识到仁义礼智孝等传统文化在现实...
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全球城市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世界范围内,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他们有能力影响那些关乎他们生活质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这一趋势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也十分明显。大到对大同古城“恢复风貌”的讨论、小到北京智珠寺保护与利用的争论,远到对日本“明治工业遗产”申遗的关注、近到利用社交媒体曝光所在城市文物及历史建筑的不当拆建现象,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公众关注...
山东省拓宽社会资金进入文物保护利用的渠道,鼓励并引社会资本投入文物保护修缮,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给予投资者一定期限的使用权,力促文物保护工程成为文化旅游等产业的重要支撑,使其融入现代生活、惠及民生。 山东省文物保护百项重点工程启动暨保护利用项目签约仪式22日在山东省章丘城子崖中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工地举行。仪式现场,发布了面向社会推介的66个文物保护利用项目,11项文物保护利用项目集中...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印记,更是一个国家的印记。从2006年开始,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昨天(6月11日)是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在文化遗产日这一天,全国多地都举行了特别活动,吸引公众参与。 昨天,端午小长假最后一天,碰上了文化遗产日。北京天气晴朗,除了游客外,故宫博物院还迎来了听讲座...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是当前突破口之一。“社会力量有参与保护文物保护的强烈愿望,而且他们也有能力和条件参与到文物保护和利用上。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今天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实际需要。 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国珍贵的财富,是前辈留下来特定的、有历史积淀的宝藏。如何让文化遗产真正走进现代生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的档...
携手5.18,喜迎G20.5月1日,萧山博物馆正式启动“博物馆教育月”活动。截止5月15日,活动时间已过半,精彩而丰富的活动内容激发了观众的热情,也吸引了很多志愿者参与。 碑拓制作体验是一项既能欣赏书法大家作品又考验耐心的活动。很多观众表示之前从未接触过碑拓,觉得碑拓制作很新奇,因此参与者众多。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观众跃跃欲试,也有部分观众做出了相对完整的碑拓作品。 更多...
为深入学习贯彻《博物馆条例》,进一步强化博物馆教育职能,推动全省博物馆以更加融合的态度和开放的姿态,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努力做好博物馆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工作,日前,山东省文物局在《博物馆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召开了山东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系统总结了山东承担国家文物局“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工作情况,对做好博物馆教育工作提出要求。山东博物馆、...
11日,国家文物局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和长城保护的有关情况。 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承德市举办。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5月18日,内蒙古主会场将围绕主题举办活动。 今年是《长城保护条例》颁布10周年,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介绍说,通过过去10年的工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