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参与文物保护促山东文物“活”起来

  山东省拓宽社会资金进入文物保护利用的渠道,鼓励并引社会资本投入文物保护修缮,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给予投资者一定期限的使用权,力促文物保护工程成为文化旅游等产业的重要支撑,使其融入现代生活、惠及民生。

  山东省文物保护百项重点工程启动暨保护利用项目签约仪式22日在山东省章丘城子崖中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工地举行。仪式现场,发布了面向社会推介的66个文物保护利用项目,11项文物保护利用项目集中签约。

  据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介绍,该工程其中包括“三孔”、泰山、齐长城、大运河世界遗产工程等18项,鲁国故城、齐国故城、城子崖等考古遗址公园和定陶汉墓等重点大遗址工程16项,三孟古建筑、坊子德日建筑群等重点文物单位保护工程29项等,项目预算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据统计,近20年来山东省有1600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其中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对此谢治秀表示,以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签约和推介为契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拓宽社会资金进入文物保护利用渠道,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真正地实现文物保护,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推介和集中签约,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在讲话中强调,保护好、利用好文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文物保护百项重点工程启动,开放社会资本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将为山东文物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和活力,让齐鲁文化遗产世代传承,焕发新的光彩。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获批中国国家文物保护项目618个,共安排实施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项目1156项。山东全省对外参观开放的文物单位1180处,其中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建成景区并开放560处,文物景区收入占到旅游业总收入46%以上。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