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山西省政府公布《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鼓励引导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通过出资修缮、认领认养等方式,参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文物建筑能否交给企业等社会组织?如何保证文物的安全和合理利用?山西省的这一举措引发关注。 中国的历史文物浩如烟海,但也有着“甜蜜的烦恼”——有限的文保资金和技术管理力量简直是杯水车薪。较之同样是文物大国的...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为解决文物利用不足和利用不当并存的问题,“文物大省”山西省最近允许社会力量认领认养文物建筑。3月21日,山西省政府网站公布了《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这是全国首次省一级政府出台社会力量保护文物的方案。 山西文物局政策法规处处长王志军说,山西是文物大省,素有中国古建筑博物馆的美称,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山西的经济实...
3月21日,省政府发布《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鼓励、吸引社会力量通过文物修缮、创设博物馆、捐赠、看护巡查、展示利用、文化创意、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作为我国地上文物最多的地区,山西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近年来虽取得明显成效,但依然任重道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仍面临着文物保护人员队伍不足、资金投入有限等状况。要想保护好文物,单靠政府部门单打独...
近日,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做客人民网,以“贯彻国务院《指导意见》,为文物保护注入活力”为主题,同网友在线交流。刘玉珠表示,让文物活起来主要在“活”上下功夫,众多的文物资源要向社会开放,现有的渠道要充分利用和提升,通过多方共同发力,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刘玉珠指出,我国文物事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目前,不可移动文物数量达76万多处,日常的看护、保养...
在《博物馆条例》的指导下,我馆的社会化参与管理不断加强,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馆的各项工作快速发展,博物馆的美誉度不断增强。天水市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在注重人才引进的同时,非常重视博物馆的社会化参与管理。近年来,我馆通过不断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持续引入社会化服务;通过不断加强与高校、社会团体、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博物馆发展注入活力;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服务与管理,充分发挥博物...
日前,陕西省文物局作出《关于对社会参与保护文物先进个人表彰的决定》(简称《决定》),对全省社会各界参与保护文物工作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这是陕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集中进行此类人员的表彰活动。 《决定》指出,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拥有周秦汉唐为代表的大量珍贵文化遗存,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国务院确定的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全省社会各界秉持历史人文情怀,主动担当传承...
2月8日,一条“甘肃明长城遗址遭农田啃噬,有的成农户羊圈院墙”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景泰县官方回应称,当地长期重视并通过多种途径保护长城,但因其分布范围广,自然条件差,保护需要大量经费和人力,仅靠当地,保护经费相对有限,需要全民参与。 有媒体8日报道指出,“一处位于甘肃景泰县城东约七八公里外的‘国宝’级文物明长城,被两侧的农田‘啃噬’得只剩下一两米高宽,有些地段甚至成为了附近农场住户围起的羊圈...
国家文物局局长 刘玉珠 资料图 在近日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保护濒危文化遗产国际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发言时表示,濒危文化遗产保护是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中紧迫的重要议题,中国政府愿积极参与并支持濒危文化遗产的国际保护。 本次会议由法国和阿联酋政府共同倡议,旨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通过设立国际基金和建立国际性文物避难网络,支持和加强濒危文化遗产的国...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然 11月23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然一行来我市,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条例立法进行调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安雅文、副主任贾爱珍、秘书长赵振国参加调研。 位于万荣县的李家大院建于清道光年间,整个建筑融合了北方四合院、徽式建筑和欧洲哥特式建筑三大风格。2014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家大院成功引进社会资本,实行了景区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过实施改造提升工程,大...
编者按 这是一群富有理想的人,一群充满情怀的人,一群极具毅力的人。他们想为自己、为国家、为子孙留下更多的文化遗产,为延续中华民族的文脉尽一份绵薄之力。11月3日,他们中的150位,汇聚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光明日报合办的“更多参与、更好保护——首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论坛”上,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及文保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记者:基金会和本次论坛都是大力倡导“社...
由北京数字科普协会和中国博物馆协会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虚拟现实——改变博物馆的未来”论坛于2016年11月17日下午在北京科技活动中心召开,来自京津冀三地文博界的专家学者、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代表汇聚一堂,探讨新科技如何使博物馆和古建的保护及展示达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论坛由北京数字科普协会秘书长曲学利主持,北京市文物局信息中心主任祁庆国,中科...
11月3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表示,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是文物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并且具有可行性。目前,文物博物馆系统的行政、事业机构设置与承担的繁重任务相比很不适应。 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更多参与,更好保护”——首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论坛3日在北京举行。励小捷在主旨演讲中剖析了当前文物保护的现状,认为社会组织因其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参与文物保护的过程...
11月3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更多参与,更好保护——首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论坛”在北京举行。 本次论坛以“更多参与,更好保护”为主题,旨在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交流,在加大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力度上凝聚共识、在促进全国文物保护社会组织联系上形成机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实现文物保护社会参...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 11月3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在“首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论坛”上指出,文物的保护利用之路需要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开拓,国家文物局亦将为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提供政策支持。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在主旨演讲中剖析了当前文物保护的现状和原因。他说,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不仅是文物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具有可行性。“我国文物资源的结构是正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