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记者从会理县相关部门获悉,乌东德库区考古项目持续推进,目前在区域内已发现13处新石器至战国时期的地下文物,其中在位于会理县新安乡境内的猴子洞遗址,出现了金沙江流域石棺葬中的奇特葬俗——割肢葬。 乌东德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河段,为我国目前第四大水电站,2017年6月,随着库区内文物点猴子洞遗址发掘启动,乌东德库区考古项目正式开始。乌东德库区考古项目计划发掘13.48万平方米,整个文物保护...
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参评项目汇报会现场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12月18日,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的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在宁波揭晓。宁波奉化下王渡遗址I期发掘、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Ⅱ期发掘、良渚古城钟家港及池中寺遗址、绍兴平水镇兰若寺南宋墓地、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开化明代龙坦青花窑址、杭州西湖景区南高峰遗址、杭州市临安区政府五代古建筑遗址8项考古发现成功入选。 今年...
12月12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陕西澄城发现了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春秋时期周系墓葬。在考古勘探中,工作人员发掘了夯土墙、壕沟、陶窑与灰坑等丰富遗迹,出土了铸铜陶范、大量板瓦建材与青铜器、金器、玉器、铁器等数百件珍贵而重要的文物,一个湮没千年的周代封国重见天日。 考古发掘现场 资料图片 发现两座高等级贵族大墓 据了解,此次发掘的刘家洼墓地位于陕西省澄城县王庄...
日前,苍南县文物工作人员对灵溪镇渡龙桥头发现的两通清代石碑结束拍照、拓片和文字记录及保护工作,现已在原址就地立碑保护。 两通碑刻均为青石质地,折角方形,碑下部置榫头,碑座已缺失。其中一通为“奉宪勒石”碑,刻于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距今227年),碑额楷书阳刻“奉宪勒石”,碑表面略有风化,但碑文字口清晰。另一通为“奉宪永禁”碑,刻于嘉庆玖年(公元1804年,距今213年),碑额楷书阳刻...
为发掘现场,清晰可辨的车轮形状。李超庆 摄 中新网郑州6月30日电(记者 赵晖)正在考古发掘的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郑国三号车马坑”内,2400多年前的“香车宝马”陆续露面。其中一辆车更是迄今为止“郑韩故城”内发现的规制最大的一辆车,车顶由席子制成并带有彩绘,考古专家认为,这称得上是2400多年前的“房车”。 河南新郑市是东周时期著名的诸侯国都城,先是“春秋十二诸侯”之一郑国的都城,战...
远处工作人员拍摄的地方就是留存了三百余年的卵石小路。近处的剖面可看出地基之厚,体现出当年皇家建筑的精益求精。 绿网覆盖的地方就是圆明园紫碧山房遗址 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昨天公布了今年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的七大重要发现,包括:城市副中心发掘的大量战国至清代墓葬,路县古城发掘的形制多样的汉代水井,新机场考古发现的清代家族墓,圆明园紫碧山房遗址发现的清代建筑基址等。 北...
12月11日,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陕西省西咸新区发现了65件彩绘泥塑佛像头,初步推测这些佛像年代不晚于北周时期。 据了解,考古人员从当地一处工地的古代遗存中清理出古代墓葬17座,灰坑20座,陶窑5座。出土文物160余件,其中彩绘泥塑佛像头65件。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这65件彩绘泥塑佛像头是从一座窑址窑室后壁底部发现的,均为泥质,外部施画彩绘。大部分...
已懂得稻作农耕的良渚人到底是怎样生活的? 快报画了一张良渚古城图 和你一起穿越回5000年前 良渚古城,最核心的就是王城。考古人员对王城的探索,一直在持续。 通过探勘、发掘,考古专家们发掘了古城内的河道水网体系,以及宫殿区、王陵区、仓储区和作坊区的功能布局。 而昨天,记者了解到,最新的一个发现是—— 今年又在莫角山南边发现了一个更大的仓储区,炭化的...
12月12日上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发现杭州2017——杭州考古工作年度盘点”。向各大主流媒体通报考古所2017年度考古成果。在杭媒体记者以及文博单位的同行参加了此次活动。 2017年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已完成考古项目47项。其中考古调查1项,勘探38项,发掘8项。调查面积8平方公里,勘探面积近110万平方米,发掘总面积11650平方米。紧急处理突发事件4起。发掘墓葬88座,出土...
西泠拍卖有限公司2017年秋拍品,有一件越王旨殹青铜剑,铭文清晰,品相完好。据有关资料并经实物勘对,此剑原为卢芹斋旧藏,出土时间、地点皆不详,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卢吴古玩公司售于日本藏家塩冶金雄,著录于1938年日本出版的《塩冶金雄收集品》书中,1976年日本新田美术馆作为开馆纪念品出版的《名品图录》中,也著录是剑。 2017西泠秋拍 631 战国·青铜错...
近日,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永顺老司城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型排水设施。这一重大发现,或许能揭开老司城城墙800年不倒之谜。 永顺老司城遗址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权司治之地,是中国西南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于2015年7月4日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实现了湖南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今年10月31日,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老司城遗址启动新...
临安吴越国建筑遗址出土文物 近年来,杭州日报都会在年底对杭州当年的考古新发现进行盘点,今年也不例外。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中旬,该所已完成考古项目47个,其中,考古调查1项,调查面积8平方公里;勘探38项,勘探面积近110万平方米;发掘8项,发掘总面积11650平方米,发掘墓葬88座,出土文物标本3050件(套)。 记者了解到,今年杭州的考古工作有两...
近日,华商报记者从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继去年发现陕南汉中世界级天坑群地质遗迹后,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工作人员今年又在陕北及渭北地区发现大规模丹霞地貌遗址。经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丹霞地貌阶段性成果技术审查评审会专家组鉴定,这是国内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的丹霞地质遗迹景观带。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丹霞地貌景观带南北长约750公里,东西宽10公里至70公里,主要分布在延安甘泉、志丹、安塞以及榆林靖边、神...
陕西刘家洼遗址发现规模最大春秋时期周系墓葬
良渚遗址发掘的玉三叉形器。 中青在线杭州12月1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剑平)“从2008年至2017年勘探总面积达15平方公里,新发现的遗址总数160多处,使良渚遗址点数量增加到近300处。其水利系统规模和内涵,在世界同类遗址中罕见。”今天下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在杭州市发布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考古的新发现和重大价值。 良渚古城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境内,自19...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