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月26日,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等排名前26位的项目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已进行27年,新疆已经连续四年有考古项目入围终评。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结果将在4月9日-11日公布。 通天洞遗址位于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阔依塔斯村附近的萨吾尔山北麓,因该遗址洞口有一个和山顶相通的大洞,故称为通天洞。该遗址于2014年被发现...
2月26日,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陕西三项考古项目入围2017年终评。 据了解,评选活动办公室共发出选票210张,收回有效选票195张,根据投票结果,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等得票排名前26的项目入围2017年度终评。2017年度重要考古成果众多,竞争激烈,各项目之间票数差距不大,得票第一的项目获得170票,并列第25名的两个项目得票均为105票。在本次评选中,陕西共有...
今天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湖南泸溪下湾遗址等排名前26的项目入围2017年度终评。 据了解,下湾遗址位于泸溪县浦市镇北印家桥社区,地处沅水中游左岸一级阶地。既往开展过两次考古发掘工作:第一次是在1980年,由省博物馆会同湘西自治州、泸溪县、厦门大学等单位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初步认定该遗址为距今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溪文化遗址。 ...
2月26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官网获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包括浙江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浙江绍兴兰若寺墓地在内的共计26个项目入围了此次初评。据了解,陕西有3项入围,山东、山西、浙江、河北、河南各有2项入围终评。 入围的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位于大榭开发区下厂村。因配合工程建设,2016年曾进行Ⅰ期发掘,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2017年3月至11月实施了Ⅱ期发掘,发掘...
瓯窑上刻有“余王监”字样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活动日前启动,永嘉唐代瓯窑遗址入围。 此次,40个项目入围初评。其中,我省有4个项目(永嘉唐代瓯窑遗址、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绍兴兰若寺墓地、开化龙坦明代青花瓷窑址)。 永嘉唐代瓯窑遗址是浙江乃至全国的重要窑场之一,也是最早出现在文献中的窑场。 该窑址位于永嘉县三江街道龙下村,这里是楠溪江入瓯江口,也是瓯窑的重...
工作概况: 大榭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大榭开发区(宁波市北仑区大榭街道)下厂村。2015年9至12月,为配合地方经济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先期考古调查、勘探与试掘,初步探明遗址保存面积约20000平方米。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遗址约一半核心区面积得以原址保护的前提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浙江省文...
近日,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活动正式启动,浙江共有4个项目入选,开化龙坦明代青花瓷窑址位列其中。 据了解,2017年,全国经过批准的发掘项目达800多项。本次评选活动从各项目中进行遴选,推荐40个发掘和调查项目参加初评,并将通过投票产生25个进入终评。 龙坦窑址位于我市开化县苏庄镇龙坦村,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7年8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开化县文保所联...
近日,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活动启动。记者注意到,40个初评项目涉及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浙江省和陕西省获得候选项目最多,此前引发广泛关注的“张献忠江口沉银地”入选。 去年4月,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2016-2017年度水下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共发掘面积2万余平方米,出水文物3万余件,其中初步发现直接与张献忠大西国相关的文物上千件,证实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
今日,“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活动正式启动,共有来自全国各地40个考古发掘和调查项目参加初评,山西有三个考古项目参选。 相比往年而言,今年的评选工作更加激烈,因为在2017年度,全国经过批准的发掘项目达800多项。评选活动办公室从主动申报参评项目、《中国文物报·文物考古周刊》考古发现投稿项目、国家文物局2017年度中国重要考古发现项目中进行遴选,最终选出了40个项目入围...
1月24日,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活动正式启动,浙江共有4个项目入选,它们分别是浙江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浙江永嘉唐代瓯窑遗址、浙江绍兴兰若寺墓地、浙江开化龙坦明代青花瓷窑址。 每年,各单位都会踊跃推荐报名这场“文物界的奥斯卡大奖”,今年也不例外。据了解,2017年,全国经过批准的发掘项目达800多项。本次评选活动办公室从主动申报参评项目、《中国文物报·文物考古周刊》考古...
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论坛揭晓了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6个入选项目,即新疆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山东省济南章丘区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福建省明溪县南山遗址、湖北省京山县苏家垄周代遗址、河北省行唐县南桥镇故郡东周遗址、吉林省安图县宝马城金代遗址。此外,蒙古国后杭爱省和日门塔拉匈奴城址获评国外考古新发现项目。 通天洞遗址是新疆区内发现的...
1月16日,新疆境内首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通天洞遗址入选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者在颁奖现场通过图片展示了他们发掘的丰硕成果。 据了解,通天洞遗址位于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阔依塔斯村东南方向山体中,2017年6月至8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带领考古工作队在这里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一个洞穴里的文化积层从早期铁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一直到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队还在这个洞...
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16日揭晓,湖北省京山县苏家垄周代遗址入选。这项评选与“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是考古领域两大国家级权威评选,在业界享有较高声誉。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自2013年起,湖北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5年都有考古新发现入选两大评选的地方。其中,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2016年同时入选上述两大评选。 “中国考古新发现”评选由中国社科院主办,每年评选6个项目;“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16日,备受瞩目的“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出炉,湖北京山县苏家垄周代遗址,与新疆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山东济南市章丘区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福建明溪县南山遗址、河北行唐县南桥镇故郡东周遗址、吉林安图县宝马城金代遗址一道入选。 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的中国考古新发现评选,每年评选6项入选项目,与由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每年举办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都是考古领域的国家级权威评...
2017年是考古界颇为兴奋的一年,这一年,世界各地无数遗留的考古谜团逐个被破译。回顾这一年,记者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处了解并为大家揭晓吉林省考古这一年最令人瞩目的五大发现。 1.安图县二道白河镇宝马城遗址发掘收获 宝马城位于安图县二道白河镇西北4公里处的丘陵南坡上,相传唐代一将军在此地得宝马,故而得名,亦称“报马城”。城中心区地理坐标为北纬42°27′07.2″,东经128°...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