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此器高10.4厘米,口径5.1厘米,足径5厘米。大口,瘦身,下腹渐敛,平底略凹。胎、釉洁白坚致,造型为崇祯至康熙时多见。纹饰用“一笔点划”法绘制,画意古雅淳朴。青花发色浓艳纯青,并有较多黑褐色的结晶斑点从青花料中逸出或蹿至釉表,出现与苏青料相同的呈色特征。由于晚明时并无使用进口钴料的记载,权作“泥做火烧”的瓷器艺术的个例,真正原因有待探讨。 罐的底部有螺旋纹(旋坯痕),而且,螺旋纹是呈逆时针...
记者12日获悉,明崇祯十二年(1639)写本《花史》即将在“中国书店2016年秋季书刊资料文物拍卖会”中上拍。此写本由永嘉人吴彦匡所撰;书内不仅介绍了百余种植物之品种、种植、产地,还介绍其著述、轶闻、药用等;考据之详,引用之广,前所未闻。此书问世后未曾付之梨枣,故写本是否存世多年来也一直是个迷。此本一出,不仅可解前辈之惑,更具有极高的版本及资料价值。 稿抄本为诸本之祖,出于著者之手,且无传抄...
1、擅长以人物故事题材入画是崇祯青花瓷器装饰的最大特点。崇祯以前虽然也有不少青花瓷器以人物作装饰,但题材大多局限于八 仙、仕女、婴戏、高士等,而崇祯青花瓷器的人物故事题材较前更为广泛,所见题材有十八罗汉、苏武牧羊、水淹七军、仙人乘槎、刘海戏金蟾、对弈图、兄弟联芳、仕女伎乐、庭院仕女婴戏、梦境图、加冠进爵图、进戟图、钟馗出猎图、东方朔偷桃、浴象图、携琴访友图、月宫图等。 崇祯青花瓷所绘人物...
《寓意草》喻嘉言著,崇祯16年(公元1643年)冬同文堂原刻本,1册。 喻嘉言,名昌、西昌,江西新建人,崇祯时以选贡入都,居京三年间,并未谋到一官半职,经“谏议”(按:谏议是谏议大夫的简称,明朝并无此官,当泛指言官)胡卣臣指点,返江西,住靖安县,又移居常熟,苦读,并精研医术,成为名医。“医者意也”,此后胡卣臣见喻嘉言医术精良,建议他总结行医经验,定书名曰《寓意草》,并出资刊行,目的使百姓增寿,“...
崇祯钱无论是从背文或版别上研究,都可以说是明代货币史上种类最多、形制最为复杂混乱的制钱。至崇祯后期,还出现了一种崇祯通宝跑马钱,常见者其背面穿下铸有一匹奔马图像,小平钱制,大多肉薄而规整,直径在23-25 毫米之间,重量在2-3.5 克,有阔廓和细廓之分,俗称“跑马崇祯”钱。据钱制和文字风格等方面考证,似应为明末南京钱局铸造。《大明泉谱》共罗列崇祯通宝跑马钱版别有12 种之多。在我国古钱以文字书法...
近日,延庆县在对境内长城南天门段(106—107号楼)进行修缮时,发现“崇祯十三年”带字瓦当残件,同时还出土了“崇祯”字样瓦当残件。由此,延庆有记载的明代持续修建长城的历史延长到190年。 这次出土的带字瓦当,是工人们在清理107号楼北侧坍塌墙体时发现的,共出土4块可以大致拼接出完整信息的带字瓦当,拼出的字包括“崇祯十三年”和“崇祯”。 延庆县在修缮明长城的工地上发现带确切年款的瓦...
工人在南天门段长城修缮现场施工和出图的带字瓦当。时丽霞摄 近日,延庆县在对境内长城南天门段(106—107号楼)进行修缮时,发现“崇祯十三年”带字瓦当残件,同时还出土了“崇祯”字样瓦当残件。由此,延庆有记载的明代持续修建长城的历史延长到190年。 这次出土的带字瓦当,是工人们在清理107号楼北侧坍塌墙体时发现的,共出土4块可以大致拼接出完整信息的带字瓦当,拼出的字包括“崇祯十三年”和“崇祯”。...
崇祯朝传世瓷器中没出现过官窑瓷器,只有民间烧制的佛前用器、一般民用瓷器及外销瓷。有一部分供器胎子相当细润,甚至达到了清代瓷器胎子细密的程度,施釉稍薄、较白、光润,青花色深蓝,很稳定。还有一种胎子较粗的,胎体厚重,施釉厚,釉子光润泛青。釉中有极细小的黑点,青花颜色暗蓝闪灰并晕散。 青花人物纹莲子罐 擅长以人物故事题材入画是崇祯青花瓷器装饰的最大特点。崇祯以前虽然也有不少青花瓷器以人物作装饰,...
新版《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6月1日已经开始施行,其禁烟范围之广,处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所以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 说起“控烟”,这件事绝不是现代才有。在古代明清两朝都曾不止一次地发过“红头文件”,还要求国民戒烟,禁止官员在衙门等公共场所内吸烟…… 烟草自明代传入中国, 古人曾认为此物可“还魂” 烟草大约于明代嘉靖末至万历初经菲律宾传入我国南方,后迅速在全国推广种植,吸烟人数呈几何级...
明代崇祯朝战乱时期多,景德镇御窑厂基本上处于半停产歇业状态,所烧制器物下降至明代最低水平,传世官窑器物十分少见。由于这个时期为明、清过度交替之际,崇祯青花瓷器除具有明代风格外,有些还孕育着清初瓷器特征。另外,由于部分瓷器继续外销荷兰、西班牙等国,所以一些瓷器在造型和装饰上仍保持有异国风情。如何把握其鉴定要点,中国古玩收藏研究会会长卢鹤寿为读者支招。 器型:崇祯朝时局动荡,瓷器烧造业受到严重影响,...
1、擅长以人物故事题材入画是崇祯青花瓷器装饰的最大特点。崇祯以前虽然也有不少青花瓷器以人物作装饰,但题材大多局限于八 仙、仕女、婴戏、高士等,而崇祯青花瓷器的人物故事题材较前更为广泛,所见题材有十八罗汉、苏武牧羊、水淹七军、仙人乘槎、刘海戏金蟾、对弈图、兄弟联芳、仕女伎乐、庭院仕女婴戏、梦境图、加冠进爵图、进戟图、钟馗出猎图、东方朔偷桃、浴象图、携琴访友图、月宫图等。 崇祯青花瓷所绘人物除了题材...
嘉万时期的青花瓷纹饰题材以仙道元素居多,而这种云雾缭绕的道教气氛在崇祯时期却大为改观。崇祯青花的纹饰内容丰富,以前官窑器上纯粹表达帝王意志及其喜好的规范图案逐渐减少,各类动物纹、山水景物、人物故事图案大批出现。尤其是人物故事题材,多反映戏曲小说、历史故事等叙事性内容,世俗人物开始成为青花人物画的主角。在笔触描绘上,较之元代、明早期和明中期同类题材的拘谨,也明显放开了手脚,人物身形普遍拉长变高,潇洒...
崇祯无官款器。器型不多,以钵式炉多见,此外还有碗、杯、瓶、花觚等。青料有石子青、浙料等。发色粗者多晕散、精者稳定。纹饰图案除传统题材外,高士图尤其多见。婴戏图小孩头大脚小比例不谐调。山水人物图(高士图)中秋草、括号云、小太阳等为典型特色。胎质粗疏。釉白中闪青,有的发灰。 1、按原有的认识,崇祯瓷一般为釉闪灰青,光泽度不强。 2、制作较粗的器底有填砂痕,底釉发青,胎釉之际无橙黄色。 3、多见酱...
崇祯,即明思宗,公元1628—1644年在位,时国势衰退,景德镇官窑处于停废状态,仅有民窑继续生产,当时仍有民窑瓷大量出口。制瓷质量明显下降。从明清制瓷史来看,崇祯青花正处于从万历后期到清康熙前期的转折点。 以人物故事题材入画是崇祯青花瓷器装饰的最大特点,此时开始大量出现带有祈求官爵升迁和吉祥平安的内容。筒瓶、莲子罐等器物的画面中几乎无一例外地画有萱草和合欢树。嵇康《养生论》提到:“合欢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